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工論文 >

親水性聚醚砜超濾膜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1-18 16:35
【摘要】:聚醚砜(PES)具有良好的機械穩(wěn)定性,抗腐蝕耐酸堿,是一類性能優(yōu)良的膜材料。然而,聚醚砜超濾膜親水性不強,在使用過程中易受污染,影響分離效率,降低使用壽命。針對改善聚醚砜超濾膜親水性這一問題,本文分別采用ATRP法合成親水性高分子聚合物F127-b-PAA以及水熱法制備納米MOFs材料為添加劑,通過共混改性方法制備親水性聚醚砜超濾膜,提高超濾膜應用性能。首先,選用三嵌段聚合物F127(PEO100-PPO65-PEO100)為原料,利用原子轉(zhuǎn)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含有大量親水性基團的F127-b-PAA改性聚合物。實驗表明,當反應溫度為60℃,引發(fā)劑F127-Br與各反應物丙烯酸叔丁酯、催化劑溴化銅、配體PMEDTA的摩爾配比為1:400:0.01:0.1,反應時間為25h最佳。其次,將改性物質(zhì)F127-b-PAA與聚醚砜共混,通過相轉(zhuǎn)化法制備親水性聚醚砜超濾膜。最后,分別從鑄膜液的粘度,超濾膜的水接觸角、機械性能以及通量和截留率等方面考察了不同含量添加劑對超濾膜親水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隨著改性物質(zhì)的增加,超濾膜的親水性能逐漸提升,膜的孔隙率由原來的37.2%增加到88.07%;水接觸角也由原來的87.5°降至60.3°;水通量由68L/m2h上升到143.8L/m2h;油水分離的通量恢復率達到79.9%;而對牛血清蛋白溶液的截留率達到了 89.6%。為了進一步提升聚醚砜超濾膜的分離性能,分別將質(zhì)量分數(shù)為0.5%、1%、1.5%和2%的納米MOFs材料和鑄膜液共混成膜。實驗結果表明,改性后的聚醚砜超濾膜應用性能與純聚醚砜超濾膜相比有極大的提升。當添加物納米MOFs材料質(zhì)量分數(shù)為1%時,此時超濾膜的孔隙率為76.32%;水接觸角為54.7°;平均水通量達到158L/m2h;油水分離的通量恢復率達到84.8%;對牛血清蛋白溶液的截留率可達到90.6%;應用性能最佳。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Q051.89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玉鎖;石佳;孟昭輝;;超濾用聚醚砜類膜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J];天津科技;2012年03期

2 郭增革;程博聞;宋俊;陸飛;高磊;王煦怡;;聚醚砜含量對纖維素/聚醚砜中空纖維血液透析膜結構和性能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12年04期

3 閆恒梅;聚醚砜的應用[J];工程塑料應用;1979年03期

4 王春云;;超級工程塑料聚醚砜[J];化工新型材料;1990年01期

5 齊昆;黃銳;;聚醚砜的耐輻射特性[J];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1992年03期

6 齊昆;黃銳;;聚醚砜塑料流變性能的研究[J];塑料;1993年04期

7 馬俊;葛家新;龔鑫萍;朱文炫;王銘鈞;;聚醚砜涂料[J];上;;1993年06期

8 諶烈,宋才生,溫紅麗,童永芬,劉曉玲;含雙鄰位甲基側基聚醚砜醚酮酮/聚醚砜醚酮酮三元無規(guī)共聚物的合成與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5年05期

9 姚亮;王麗紅;李德玲;沈玉龍;楊振秀;;成膜條件對聚醚砜超濾膜性能和結構的影響[J];化學研究與應用;2008年10期

10 吳忠文,于洪澤,那輝,陳鳳琴;聚醚砜發(fā)展概況及合成新工藝的研究[J];工程塑料應用;198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奇峰;代磊;張所波;;兩性離子聚醚砜-新型特異抗蛋白質(zhì)污染材料[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2 倪士民;毛健康;沈新元;;聚醚砜抗菌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09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劉宗彬;鄧曉培;楊開廣;趙長生;;接枝牛血清白蛋白的聚醚砜膜的制備和表征[A];2006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孫俊芬;王慶瑞;;鑄膜液中聚醚砜質(zhì)量分數(shù)對聚醚砜超濾膜微結構和性能的影響[A];第九屆全國生物材料學術會議(CBMS-9)論文集[C];2002年

5 趙長生;;聚醚砜功能膜材料的研究[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H:醫(yī)用高分子[C];2013年

6 何春菊;朱思君;王慶瑞;;共混聚醚砜膜的研制[A];第九屆全國生物材料學術會議(CBMS-9)論文集[C];2002年

7 陸茵;方濤;;乙醇對聚醚砜膜的孔徑增大效應[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下)[C];2006年

8 劉壯;李龍;劉佰軍;姜振華;;新型聚醚砜材料的合成及其氣體分離性能的研究[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楊艷紅;劉金盾;張浩勤;;聚醚砜超濾膜的制備與優(yōu)化[A];第九屆全國化學工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項昭保;霍丹群;;聚醚砜磺化、肝素化改性[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5)[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史維 程泰 郭建軍;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加快成果轉(zhuǎn)化[N];中國黃金報;2009年

2 本報首席記者 陸慕寒;2010年度桑麻獎一等獎群英榜[N];中國紡織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朱曄;含氟聚醚砜特種工程塑料的合成及其摩擦學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2 朱思君;聚醚砜及其共混膜的成形結構和性能的研究[D];東華大學;2006年

3 汪錳;聚醚砜超濾膜荷電化及其表面動電現(xiàn)象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申利國;聚醚砜(PES)膜改性及抗污染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苑婷;親水性聚醚砜超濾膜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東南大學;2017年

2 鮑現(xiàn);磺化聚醚砜正滲透復合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張杰;介觀粒子屬性對聚合誘導粘彈相分離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4年

4 郭瑞乾;改性含氟聚醚砜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5 何天瑞;基于聚多巴胺自組裝涂層的抗菌改性聚醚砜血液透析膜及其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6 劉佳;碳纖維增強聚醚砜復合材料用水性上漿劑的關聯(lián)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7 王松濤;輻射接枝法改性聚醚砜超濾膜的研究[D];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6年

8 代起望;Nano-Al_2O_3/PES-MBMI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年

9 董曲;添加劑對聚醚砜(PES)膜結構和性能的影響及優(yōu)化[D];浙江理工大學;2017年

10 申干洲;聚醚砜電催化有機膜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揚州大學;2017年

,

本文編號:256266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256266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567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