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光電器件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本文選題:石墨烯 + 異質結。 參考:《北京郵電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自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以來,石墨烯材料以其獨特的二維蜂巢晶格結構特點受到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石墨烯產業(yè)發(fā)展,石墨烯材料的相關課題研究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高度更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由于石墨烯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其在多個領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包括電子學、光學、磁學、催化、儲能、傳感器和生物醫(yī)學等領域,而石墨烯相關器件的制備與性能優(yōu)化則成為石墨烯材料產業(yè)化的關鍵技術所在。因此,本文重點研究石墨烯材料在光電探測器方面的應用,并與不同半導體薄膜材料構成異質結構,以改善器件的結構和性能出發(fā),重點探究不同結構石墨烯基器件在紫外光照下的光電響應特性。本文論述了以石墨烯為主的二維材料的結構性質、制備方法及其主要應用領域;以Ga_2O_3為主的多種半導體薄膜材料的生長與表征;單雙層石墨烯基光電探測器的結構設計、制備與性能優(yōu)化;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拓展探究等。本文主要采用CVD法生長的銅基單層石墨烯,通過Fe~(3+)的腐蝕去除Cu基底得到獨立的單層石墨烯,再轉移到不同基片上,以Ga_2O_3/SiC異質結構為基礎,石墨烯作為透明電極比Au/Ti電極有更好的光電響應性能,尤其在254 nm紫外光照下,石墨烯電極和Au/Ti電極器件光暗比分別為63.31和4.81,響應度分別為0.18A/W和7.14×10-4 A/W,以此為基礎,本文進一步探究石墨烯與不同襯底形成異質結在紫外光照下的響應性能,包括石墨烯與SiC、GaAs;單雙層石墨烯基太陽能電池響應特性探究等。
[Abstract]: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2010, graphene material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for their unique two-dimensional honeycomb lattice struc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has issued many policies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graphene industry. The research on graphene materials not only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height but also has a wide rang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of its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graphene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many fields, including electronics, optics, magnetism, catalysis, energy storage, sensors and biomedicine. The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graphene related devices have become the key technology of graphene material industrialization.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materials in photodetectors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nd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are used to form heterostructures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s. The photoelectric response of graphene based devic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propertie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main application fields of graphene based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the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arious semiconductor thin film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single and bilayer graphene based photodetectors, the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arious semiconductor thin film materials,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single and double layer graphene based photodetectors are discussed.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aphene-like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the copper based monolayer graphene grown by CVD method is used to remove the Cu substrate by Fe~(3. The monolayer graphene is transferred to different substrates, which is based on the Ga_2O_3/SiC heterostructure. Graphene as a transparent electrode has better photoelectric response performance than Au/Ti electrode. Especially under 254nm ultraviolet light, the light-to-dark ratio of graphene electrode and Au/Ti electrode are 63.31 and 4.81, respectively, and the responsivity is 0.18A/W and 7.14 脳 10 ~ (-4) A / W,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the response properties of graphene heterojunction with different substrates under UV irradiation are further investigated, including graphene and SICP GaAs, single and double layer graphene based solar cells, and so on.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Q127.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墨烯相變研究取得新進展[J];潤滑與密封;2009年05期
2 ;科學家首次用納米管制造出石墨烯帶[J];電子元件與材料;2009年06期
3 ;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進展[J];高科技與產業(yè)化;2009年06期
4 ;新材料石墨烯[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5 ;日本開發(fā)出在藍寶石底板上制備石墨烯的技術[J];硅酸鹽通報;2009年04期
6 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進展[J];現代物理知識;2009年04期
7 傅強;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學研究進展[J];科學通報;2009年18期
8 ;納米中心石墨烯相變研究取得新進展[J];電子元件與材料;2009年10期
9 徐秀娟;秦金貴;李振;;石墨烯研究進展[J];化學進展;2009年12期
10 張偉娜;何偉;張新荔;;石墨烯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成會明;;石墨烯的制備與應用探索[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錢文;郝瑞;侯仰龍;;液相剝離制備高質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張甲;胡平安;王振龍;李樂;;石墨烯制備技術與應用研究的最新進展[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3分冊)[C];2010年
4 趙東林;白利忠;謝衛(wèi)剛;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備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7分冊)[C];2010年
5 沈志剛;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備石墨烯研究[A];顆粒學最新進展研討會——暨第十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王冕;錢林茂;;石墨烯的微觀摩擦行為研究[A];2011年全國青年摩擦學與表面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趙福剛;李維實;;樹枝狀結構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吳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無機石墨烯材料:計算與實驗的結合[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4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吳迪;彭海琳;劉忠范;;石墨烯光化學修飾及尺寸效應研究[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進展[N];中國化工報;2009年
2 劉霞;韓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觸摸屏[N];科技日報;2010年
3 記者 王艷紅;“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4 本報記者 李好宇 張們捷(實習) 特約記者 李季;石墨烯未來應用的十大猜想[N];電腦報;2010年
5 證券時報記者 向南;石墨烯貴過黃金15倍 生產不易炒作先行[N];證券時報;2010年
6 本報特約撰稿 吳康迪;石墨烯 何以結緣諾貝爾獎[N];計算機世界;2010年
7 記者 謝榮 通訊員 夏永祥 陳海泉 張光杰;石墨烯在泰實現產業(yè)化[N];泰州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紀愛玲;石墨烯:市場未啟 炒作先行[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1年
9 周科競;再說石墨烯的是與非[N];北京商報;2011年
10 王小龍;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紙硬如鋼[N];科技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苗卿華;石墨烯高溫自蔓延合成及鐵磁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2 呂敏;雙層石墨烯的電和磁響應[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3 羅大超;化學修飾石墨烯的分離與評價[D];北京化工大學;2011年
4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飾[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5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復機理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盛凱旋;石墨烯組裝體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應用研究[D];清華大學;2013年
7 姜麗麗;石墨烯及其復合薄膜在電極材料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8 姚成立;多級結構石墨烯/無機非金屬復合材料的仿生合成及機理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9 伊丁;石墨烯吸附與自旋極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10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還原電催化劑的理論計算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英_g;石墨烯基光電器件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7年
2 張恒;石墨烯/鈣鈦礦結構光電探測器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3 游聰婭;石墨烯光電探測器的功能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7年
4 徐文麗;二維原子半導體的制備及其異質器件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5 裴久陽;超聲輔助液相剝離制備石墨烯及其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7年
6 GAPPAROV ILYAR(伊力亞爾);石墨烯包覆對紅細胞結構功能影響[D];北京化工大學;2017年
7 呂哲韜;基于玻璃基波導的石墨烯光電探測器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8 詹曉偉;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王晨;石墨烯的微觀結構及其對電化學性能的影響[D];北京化工大學;2011年
10 苗偉;石墨烯制備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926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189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