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工論文 >

基于可靠度分析的再生混凝土材料分項系數

發(fā)布時間:2018-02-15 04:56

  本文關鍵詞: 再生混凝土 受彎梁 強度變異性 材料分項系數 可靠指標 出處:《工程力學》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研究再生混凝土強度變異性對再生混凝土材料分項系數的定量影響,以普通混凝土受彎梁為參照,保持目標可靠指標不變,分別設定再生混凝土的強度均值,標準值和設計值與普通混凝土相同,分析了三種情況下的再生混凝土的材料分項系數和強度設計值的取值。分析結果表明,上述三種情況下,當再生混凝土的強度變異系數大于普通混凝土強度變異系數時,為保證再生混凝土梁受彎時的可靠指標達到現行規(guī)范目標可靠指標,其所需配筋率依次降低,所需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強度依次增加。當再生混凝土的強度變異系數小于等于0.15時,取均值相同時的C30、C40再生混凝土的材料分項系數為1.41和1.35,標準值相同時為1.43和1.41,設計值相同時為1.45和1.41,都可以保證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彎可靠指標達到現行規(guī)范的要求。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quantitative influence of strength variability of recycled concrete on the sub-coefficient of recycled concrete material, the average strength of recycled concrete is set up with reference to ordinary concrete flexural beam and keeping 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unchanged. The standard value and design value are the same as those of ordinary concrete. The material partial coefficient and strength design value of recycled concrete under three conditions are analyzed. When the strength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recycled concret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concret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reliability index of recycled concrete beam under bending can reach 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of current code, the required reinforcement ratio decreases in turn. When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strength of recycled concrete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0.15, When the average value of C _ (30) C _ (40) recycled concrete is 1.41 and 1.35, the standard value is 1.43 and 1.41, and the design value is 1.45 and 1.41 respectively, the bending reliability index of recycled concrete bea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code.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1325802)
【分類號】:TU52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滕艷;;基于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及其性能評價[J];中國建材科技;2011年02期

2 羅超;秦擁軍;王冬梅;;探析新疆地區(qū)再生混凝土的發(fā)展應用前景[J];中國建材科技;2012年01期

3 王興國;李力;王文華;;再生混凝土性能特點及應用前景[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4 許靖裕;施養(yǎng)杭;;新型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其應用評析[J];低溫建筑技術;2012年04期

5 盧俞升;嚴捍東;;再生混凝土及其在建筑梁柱構件中應用和研究現狀[J];福建建筑;2012年09期

6 薛勇;郝永池;;預拌再生混凝土的試驗研究[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3年01期

7 姜華;;試訴再生混凝土技術的研究以及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3年07期

8 秦荷成;;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科技;2013年12期

9 祁斐;;關于利用建筑廢磚制備再生混凝土的若干問題[J];現代裝飾(理論);2013年11期

10 張璐;;再生混凝土的配制工藝及技術[J];現代婦女(下旬);201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石建光;;再生混凝土的工程應用和發(fā)展途徑[A];第三屆全國再生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2 李兵;張齊;;綠色資源—再生混凝土的研究進展與應用[A];第十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分冊)[C];2013年

3 董宏英;曹萬林;張建偉;王攀峰;;不同強度再生混凝土筒體耐火性能試驗研究[A];第20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1年

4 黨娜娜;彭一江;蒲繼偉;;基面力元法在再生混凝土細觀損傷分析中的應用[A];北京力學會第19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董江峰;侯敏;王清遠;袁書成;;再生混凝土及軸壓短柱力學性能研究[A];第三屆全國再生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6 潘云峰;張思佳;蔣亞清;;自密實再生混凝土性能研究[A];第八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7 袁俊強;肖建莊;李龍;;混凝土動態(tài)特性及不同加載速率下再生混凝土抗壓強度分析[A];第三屆全國再生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8 陳凱華;羅素蓉;鄭建嵐;;引氣;⒅樵偕炷帘馗魺嵝阅茉囼炑芯縖A];第三屆全國再生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9 葉躍忠;潘紹偉;李固華;楊彥克;;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試驗配制研究[A];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劉軍;于艷萍;張冰;孫文輝;;摻和料對再生混凝土三孔磚力學及抗凍性能的影響[A];中國硅酸鹽學會水泥分會第三屆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馮文東;兩規(guī)程發(fā)力再生混凝土[N];中國建設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海峰;再生混凝土受壓本構關系及其與鋼筋間粘結滑移性能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2 覃荷瑛;再生混凝土氯離子滲透性試驗研究及細觀數值模擬[D];廣西大學;2012年

3 黃瑩;再生粗骨料對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影響機理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天t@;鋼筋再生混凝土構件受力性能分析及設計方法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2 王麗;基于真實骨料模型的再生混凝土細觀破壞數值分析[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寶鼎晶;橡膠改性再生混凝土高溫后的基本力學性能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4 張蓉;高溫后聚丙烯纖維增強再生混凝土軸壓和斷裂性能試驗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饒一鳴;再生混凝土砌塊及其無砂漿砌體力學性能實驗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6年

6 楊琳;再生混凝土微粉制備再生膠凝材料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7 劉子赫;廢棄纖維再生混凝土梁柱節(jié)點滯回性能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4年

8 郭瑞晉;玄武巖纖維再生混凝土高溫后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7年

9 俞文軍;摻早強劑的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試驗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6年

10 李冉;再生混凝土性能的BP神經網絡預測[D];鄭州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15124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15124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b2f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