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定流作用下的二維海底管道底部沖刷數(shù)值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4-16 22:57
針對目前海底管道底部沖刷研究的不足,選取RNG k-ε湍流模型求解管道周圍流場,采用Tru-VOF法追蹤水-沙界面,建立了穩(wěn)定流作用下的二維海底管道底部沖刷數(shù)值模型。后續(xù)選擇經(jīng)典管道沖刷物理實驗數(shù)據(jù)驗證了該模型具有較高的精度及可靠性,并運用此模型詳細分析了海底管道底部沖刷坑的形成和發(fā)展機理。同時,進一步探討了入流流速、靜水深度、管道直徑以及管道與沙床間隙等相關參數(shù)對沖刷坑發(fā)展的影響。結果表明:水流入流流速越小,靜水深度越大;水深與管徑比越大(一般在■內),管道與沙床間隙越大;均會造成分流后管道下方水流流速減小,沙床表面瞬時剪切應力變小,輸運泥沙能力減弱,進而使得沖刷坑所能達到的平衡沖刷深度越小。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1 數(shù)值模型
1.1 控制方程
1.2 FAVOR處理復雜模型
1.3 Tru-VOF界面追蹤
1.4 泥沙模型
2 海底管道底部沖刷坑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分析
3 海底管道底部沖刷的影響因素
3.1 流速
3.2 水深
3.3 管道直徑
3.4 管道與沙床間隙
4 結論
本文編號:3792051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1 數(shù)值模型
1.1 控制方程
1.2 FAVOR處理復雜模型
1.3 Tru-VOF界面追蹤
1.4 泥沙模型
2 海底管道底部沖刷坑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分析
3 海底管道底部沖刷的影響因素
3.1 流速
3.2 水深
3.3 管道直徑
3.4 管道與沙床間隙
4 結論
本文編號:37920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7920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