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解—吸附用于海水除藻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17 14:19
該研究以含藻海水為研究對象,利用電氣石填料構(gòu)造的三維電極來研究微電解—吸附協(xié)同除藻效果,主要研究了電氣石投加量、電流密度、極板間距、初始含藻量對除藻效果的影響,并對電氣石的表面形貌變化進行了考察。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nèi),除藻率隨著電氣石投加量和電流密度的增加而上升;極板間距過大或過小均不利于除藻,需保持適當?shù)木嚯x;除藻率隨著初始含藻量的增加而降低;電氣石處于"吸附—降解—吸附"動態(tài)平衡中,電氣石吸附以表面吸附為主。在實驗條件下,電氣石的投加使得除藻率提高約15%,電解時間縮短約20%,最佳極板間距為2 cm~3 cm,電氣石最佳投加量為100 g。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前言
2 實驗原理及方法
2.1 實驗裝置
2.2 水樣
2.3 實驗方法
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3.1 電氣石表面形貌分析
3.2 電流密度影響
3.3 極板間距影響
3.4 電氣石投加量
3.5 初始藻含量
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維電極電解處理含鎳廢水的研究[J]. 陳琳. 綠色科技. 2019(20)
[2]水處理過程中常見的混凝除藻方法綜述[J]. 張利.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9(04)
[3]水廠除藻技術(shù)的研究進展綜述[J]. 李國平,戚菁,蘭華春. 凈水技術(shù). 2018(11)
[4]預氧化強化混凝-膜除藻工藝膜污染控制研究[J]. 陳禹志. 膜科學與技術(shù). 2016(01)
[5]幾種除藻方法對景觀海水的處理效果研究[J]. 張曉青,邱金泉,王文華,姜天翔,王靜,張雨山. 鹽業(yè)與化工. 2015(11)
[6]三維電極電化學方法處理含鋅廢水的試驗研究[J]. 陳武,梅平,吳伍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06(07)
[7]電化學法處理廢水的研究進展[J]. 盧炯元,王三反. 甘肅科技縱橫. 2004(04)
碩士論文
[1]改性活性炭作粒子電極處理亞甲基藍的研究[D]. 張騫.武漢大學 2017
[2]電解法處理含藻水的試驗研究[D]. 涂剛.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9
[3]微電解—吸附協(xié)同作用滅藻研究[D]. 王華芳.大連理工大學 2005
[4]三維電極體系電化學脫硫試驗研究[D]. 彭衛(wèi)華.武漢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720080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前言
2 實驗原理及方法
2.1 實驗裝置
2.2 水樣
2.3 實驗方法
3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3.1 電氣石表面形貌分析
3.2 電流密度影響
3.3 極板間距影響
3.4 電氣石投加量
3.5 初始藻含量
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三維電極電解處理含鎳廢水的研究[J]. 陳琳. 綠色科技. 2019(20)
[2]水處理過程中常見的混凝除藻方法綜述[J]. 張利.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9(04)
[3]水廠除藻技術(shù)的研究進展綜述[J]. 李國平,戚菁,蘭華春. 凈水技術(shù). 2018(11)
[4]預氧化強化混凝-膜除藻工藝膜污染控制研究[J]. 陳禹志. 膜科學與技術(shù). 2016(01)
[5]幾種除藻方法對景觀海水的處理效果研究[J]. 張曉青,邱金泉,王文華,姜天翔,王靜,張雨山. 鹽業(yè)與化工. 2015(11)
[6]三維電極電化學方法處理含鋅廢水的試驗研究[J]. 陳武,梅平,吳伍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06(07)
[7]電化學法處理廢水的研究進展[J]. 盧炯元,王三反. 甘肅科技縱橫. 2004(04)
碩士論文
[1]改性活性炭作粒子電極處理亞甲基藍的研究[D]. 張騫.武漢大學 2017
[2]電解法處理含藻水的試驗研究[D]. 涂剛.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9
[3]微電解—吸附協(xié)同作用滅藻研究[D]. 王華芳.大連理工大學 2005
[4]三維電極體系電化學脫硫試驗研究[D]. 彭衛(wèi)華.武漢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7200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7200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