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黑潮區(qū)PN斷面鹽度不同季節(jié)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發(fā)布時間:2022-10-18 19:12
黒潮是北太平洋副熱帶總環(huán)流系統(tǒng)中的西邊界流,與北大西洋中的灣流齊名,是世界大洋中的著名強流。東海黒潮具有高溫、高鹽、流速強、流量大的特征,是我國近海環(huán)流變異的主要動力,對我國氣候環(huán)境有重要的影響。其中鹽度作為黑潮邊界流關(guān)鍵特征之一,是表征海洋物理、化學(xué)特征的基本要素,也是反映海洋水文與氣候的特征重要指標之一,并且海洋鹽度的變化能夠成為局地和全球水文循環(huán)的一個良好指示。但是’由于以往受海洋鹽度測量條件及科技水平有限,觀測資料相對匱乏,以及資料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不連續(xù)性,增加了研究海洋鹽度變化的難度。故本文以此為突破口,著眼于東海黑潮觀測的PN典型斷面,利用東海1945-2010年再分析資料,提取PN斷面夏季(8月)、冬季(2月)、春季(5月)、秋季(11月)0-700米鹽度資料,采取切片、特征點定位、特征值提取等方法,探討PN斷面四季鹽度結(jié)構(gòu)的年際、年代際變化過程、長期趨勢和影響因素,進一步了解黑潮對我國氣候變化的影響,為氣候預(yù)測提供重要依據(jù)。 對研究結(jié)果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結(jié)論: (1) PN斷面四季鹽度特征的年際變化:四季鹽度的0-300米各層鹽度特征值在1976/197...
【文章頁數(shù)】:10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背景介紹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進展
1.3.1 東海黑潮的研究進展
1.3.2 東海黑潮鹽度的研究進展
1.3.3 PN 斷面研究進展
1.4 研究內(nèi)容與技術(shù)路線
1.4.1 提出科學(xué)問題
1.4.2 本文研究內(nèi)容
1.4.3 技術(shù)路線圖
第二章 資料、方法及誤差評估
2.1 資料來源
2.2 研究區(qū)域
2.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3.1 研究思路
2.3.2 研究方法
2.4 誤差評估
第三章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夏季鹽度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3.1 PN 斷面夏季鹽度特征值的年際變化和長期趨勢
3.2 PN 斷面夏季鹽度特征值的年代際變化
3.3 PN 斷面夏季高鹽核強度的年際/年代際變化特征
3.4 PN 斷面夏季鹽度空間變化特征
3.5 PN 斷面夏季鹽度特征值和高鹽核強度的周期變化
3.6 ENSO、PDO 對 PN 斷面夏季鹽度的影響
3.7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冬季鹽度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4.1 PN 斷面冬季鹽度特征值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4.1.1 PN 斷面冬季鹽度特征值的年際變化
4.1.2 PN 斷面冬季鹽度特征值的突變現(xiàn)象
4.2 PN 斷面冬季高鹽核強度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4.3 PN 斷面冬季鹽度空間變化特征
4.4 PN 斷面冬季鹽度特征值和高鹽核強度的周期變化
4.5 ENSO、PDO 對 PN 斷面冬季鹽度的影響
4.6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年際/年代際變化
5.1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特征值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5.1.1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特征值的年際變化
5.1.2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特征值的突變現(xiàn)象
5.2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春、秋季高鹽核強度的年際/年代際
5.3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空間變化特征
5.4 東海黑潮區(qū)春、秋季鹽度特征值和高鹽核強度的周期變化
5.5 ENSO、PDO 對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的影響
5.6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討論與分析
6.1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四季鹽度年際/年代際變化的共性
6.2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四季鹽度年際/年代際變化的差異性
第七章 結(jié)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jié)論
7.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參與的科研項目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尺度海氣相互作用研究展望——第61期“雙清論壇”綜述[J]. 蘇紀蘭,吳國雄,周天軍,陳大可,王桂華. 中國科學(xué)基金. 2012(01)
[2]東海黑潮表層鹽度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任惠茹,康建成,李衛(wèi)江,安琰,張建平,王甜甜. 熱帶海洋學(xué)報. 2011(05)
[3]東海黑潮溫鹽與中國東部氣溫和降水的相互關(guān)系(英文)[J]. 吳志彥,陳紅霞,劉娜.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0(01)
[4]臺灣暖流水和長江沖淡水在32°N斷面和PN斷面上的分布及其變化[J]. 白虹,王凡. 海洋科學(xué)集刊. 2010(00)
[5]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barrier layer in the PN section[J]. 張媛,吳德星,林霄沛,山峰.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9(02)
[6]東海黑潮熱核的時空變化[J]. 任惠茹,康建成,王甜甜,安琰.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08(05)
[7]PDO和ENSO與大連6—9月降水關(guān)系分析[J]. 于德華,隋洪起,王秀萍. 氣象與環(huán)境學(xué)報. 2008(04)
[8]黑潮和北大西洋海溫異常在2008年1月我國南方雪災(zāi)中的可能作用的數(shù)值模擬[J]. 宗海鋒,張慶云,布和朝魯,紀立人,陳烈庭. 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 2008(04)
[9]PN斷面東海黑潮的地轉(zhuǎn)經(jīng)驗?zāi)B(tài)分析[J]. 劉在科,胡敦欣,孫澈. 海洋與湖沼. 2008(03)
[10]全球和南海海平面變化及其與厄爾尼諾的關(guān)系[J]. 榮增瑞,劉玉光,陳滿春,宗海波,修鵬,文凡. 海洋通報. 2008(01)
碩士論文
[1]東海黑潮鹽度的月際變化及成因分析[D]. 李燕.上海師范大學(xué) 2012
[2]PN斷面東海黑潮的地轉(zhuǎn)經(jīng)驗?zāi)B(tài)分析[D]. 劉在科.中國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本文編號:3692893
【文章頁數(shù)】:10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背景介紹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進展
1.3.1 東海黑潮的研究進展
1.3.2 東海黑潮鹽度的研究進展
1.3.3 PN 斷面研究進展
1.4 研究內(nèi)容與技術(shù)路線
1.4.1 提出科學(xué)問題
1.4.2 本文研究內(nèi)容
1.4.3 技術(shù)路線圖
第二章 資料、方法及誤差評估
2.1 資料來源
2.2 研究區(qū)域
2.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3.1 研究思路
2.3.2 研究方法
2.4 誤差評估
第三章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夏季鹽度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3.1 PN 斷面夏季鹽度特征值的年際變化和長期趨勢
3.2 PN 斷面夏季鹽度特征值的年代際變化
3.3 PN 斷面夏季高鹽核強度的年際/年代際變化特征
3.4 PN 斷面夏季鹽度空間變化特征
3.5 PN 斷面夏季鹽度特征值和高鹽核強度的周期變化
3.6 ENSO、PDO 對 PN 斷面夏季鹽度的影響
3.7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冬季鹽度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4.1 PN 斷面冬季鹽度特征值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4.1.1 PN 斷面冬季鹽度特征值的年際變化
4.1.2 PN 斷面冬季鹽度特征值的突變現(xiàn)象
4.2 PN 斷面冬季高鹽核強度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4.3 PN 斷面冬季鹽度空間變化特征
4.4 PN 斷面冬季鹽度特征值和高鹽核強度的周期變化
4.5 ENSO、PDO 對 PN 斷面冬季鹽度的影響
4.6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年際/年代際變化
5.1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特征值的年際/年代際變化
5.1.1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特征值的年際變化
5.1.2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特征值的突變現(xiàn)象
5.2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春、秋季高鹽核強度的年際/年代際
5.3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空間變化特征
5.4 東海黑潮區(qū)春、秋季鹽度特征值和高鹽核強度的周期變化
5.5 ENSO、PDO 對 PN 斷面春、秋季鹽度的影響
5.6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討論與分析
6.1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四季鹽度年際/年代際變化的共性
6.2 東海黑潮區(qū) PN 斷面四季鹽度年際/年代際變化的差異性
第七章 結(jié)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jié)論
7.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攻讀碩士學(xué)位期間參與的科研項目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尺度海氣相互作用研究展望——第61期“雙清論壇”綜述[J]. 蘇紀蘭,吳國雄,周天軍,陳大可,王桂華. 中國科學(xué)基金. 2012(01)
[2]東海黑潮表層鹽度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任惠茹,康建成,李衛(wèi)江,安琰,張建平,王甜甜. 熱帶海洋學(xué)報. 2011(05)
[3]東海黑潮溫鹽與中國東部氣溫和降水的相互關(guān)系(英文)[J]. 吳志彥,陳紅霞,劉娜.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0(01)
[4]臺灣暖流水和長江沖淡水在32°N斷面和PN斷面上的分布及其變化[J]. 白虹,王凡. 海洋科學(xué)集刊. 2010(00)
[5]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barrier layer in the PN section[J]. 張媛,吳德星,林霄沛,山峰.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9(02)
[6]東海黑潮熱核的時空變化[J]. 任惠茹,康建成,王甜甜,安琰.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08(05)
[7]PDO和ENSO與大連6—9月降水關(guān)系分析[J]. 于德華,隋洪起,王秀萍. 氣象與環(huán)境學(xué)報. 2008(04)
[8]黑潮和北大西洋海溫異常在2008年1月我國南方雪災(zāi)中的可能作用的數(shù)值模擬[J]. 宗海鋒,張慶云,布和朝魯,紀立人,陳烈庭. 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 2008(04)
[9]PN斷面東海黑潮的地轉(zhuǎn)經(jīng)驗?zāi)B(tài)分析[J]. 劉在科,胡敦欣,孫澈. 海洋與湖沼. 2008(03)
[10]全球和南海海平面變化及其與厄爾尼諾的關(guān)系[J]. 榮增瑞,劉玉光,陳滿春,宗海波,修鵬,文凡. 海洋通報. 2008(01)
碩士論文
[1]東海黑潮鹽度的月際變化及成因分析[D]. 李燕.上海師范大學(xué) 2012
[2]PN斷面東海黑潮的地轉(zhuǎn)經(jīng)驗?zāi)B(tài)分析[D]. 劉在科.中國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本文編號:36928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6928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