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黃海海底麻坑沉積物特征分析及麻坑形成模型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1 16:53
海底麻坑是廣泛發(fā)育于世界各海區(qū)大陸架、大陸坡中一種特殊的海底地貌現(xiàn)象,近年來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環(huán)境指示意義而逐漸成為海洋地質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北黃海西北部的陸架淺水區(qū)發(fā)育了大規(guī)模的海底麻坑,雖然有學者曾對該區(qū)域麻坑的成因和演化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仍有一些科學問題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對采集于北黃海海底麻坑內外的兩根沉積物重力樣,進行了巖心掃描、物理性質、力學性質以及微觀結構等方面的測試分析,探討了麻坑內外沉積物特征的差異及原因;同時進行了模型試驗研究,分析了多種因素對于氣體逸出形成麻坑過程的影響。結合模型試驗結果和前人研究,探討了麻坑的成因模式。獲得的主要認識如下:巖心掃描特征表現(xiàn)為麻坑內沉積物的剪切波速高于麻坑外,麻坑內沉積物的聲阻抗大于麻坑外,麻坑內沉積物的孔隙度小于麻坑外,麻坑內沉積物的巖心掃描密度大于麻坑外。掃描參數(shù)結果說明麻坑內沉積物的密實度高于麻坑外沉積物。粒度特征表現(xiàn)為麻坑內沉積物下部粒度偏粗,上部粒度偏細;麻坑外沉積物上下粒度粗細相對均一。物理性質方面,麻坑內沉積物的平均干濕密度、平均土粒比重、平均塑性指數(shù)均高于麻坑外,平均含水率、平均孔隙比、平均液限、平均液性指數(shù)均小...
【文章來源】: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海底麻坑概述
1.2 海底麻坑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海底麻坑的分布與類型劃分
1.2.2 海底麻坑的研究方法
1.2.3 海底麻坑的成因機制
1.3 選題依據(jù)
1.4 技術路線
2 區(qū)域概況與樣品獲取
2.1 區(qū)域概況
2.2 樣品獲取
3 麻坑內外沉積物的巖心掃描特征
3.1 巖心掃描儀器
3.2 巖心掃描指標
3.3 巖心掃描結果與分析
3.4 本章小結
4 麻坑內外沉積物特征差異分析
4.1 麻坑內外沉積物的粒度特征
4.1.1 粒度組成
4.1.2 粒度參數(shù)特征
4.2 麻坑內外沉積物的物理力學性質
4.2.1 測試指標和測試方法
4.2.2 物理力學性質的測試結果
4.3 麻坑內外沉積物微觀結構特征
4.4 碳酸鹽含量
4.5 討論
4.6 本章小結
5 麻坑形成過程的模型試驗研究
5.1 試驗目的
5.2 模型試驗裝置的設計與構建
5.3 試驗材料
5.4 試驗步驟
5.5 試驗方案設計
5.6 試驗結果及分析
5.7 討論
5.8 本章小結
6 北黃海海底麻坑的成因模式探討
6.1 麻坑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6.2 麻坑的成因模式探討
6.3 本章小結
7 結論及展望
7.1 結論與認識
7.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介及發(fā)表文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黃海中部海底沉積物剪切波速度測量及其與物理力學性質參數(shù)的關系[J]. 闞光明,張一凡,蘇遠峰,李官保,孟祥梅. 海洋科學進展. 2014(03)
[2]南黃海中部海底沉積物聲阻抗特性[J]. 闞光明,蘇遠峰,劉保華,李官保,孟祥梅.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4(01)
[3]海底麻坑的構型、特征、演化及成因——以西非木尼河盆地陸坡為例[J]. 李磊,裴都,都鵬燕,阮意,鄭兵,王茂楠. 海相油氣地質. 2013(04)
[4]陜西蒲城黃土微觀結構特征及定量分析[J]. 方祥位,申春妮,李春海,汪龍,陳正漢.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3(09)
[5]北黃海長山群島外海底環(huán)狀微洼地地貌特征[J]. 劉曉瑜,陳義蘭,路波,文武,董立峰. 海洋學研究. 2013(01)
[6]鶯歌海盆地海底麻坑的形成與泥底辟發(fā)育和流體活動的關系[J]. 邸鵬飛,黃華谷,黃保家,何家雄,陳多福. 熱帶海洋學報. 2012(05)
[7]海底麻坑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 羅敏,吳廬山,陳多福. 海洋地質前沿. 2012(05)
[8]北黃海淺層聲學地層[J]. 陳曉輝,李日輝,徐曉達.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1(03)
[9]飽和粘性土劈裂注漿加固室內試驗[J]. 王玉平,朱寶龍,陳強. 西南科技大學學報. 2010(03)
[10]我國近海海底淺層氣分布特征[J]. 李萍,杜軍,劉樂軍,曹成效,徐元芹.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0(01)
博士論文
[1]北黃海末次冰消期以來沉積特征及物源環(huán)境指示[D]. 李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
本文編號:3637668
【文章來源】: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海底麻坑概述
1.2 海底麻坑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海底麻坑的分布與類型劃分
1.2.2 海底麻坑的研究方法
1.2.3 海底麻坑的成因機制
1.3 選題依據(jù)
1.4 技術路線
2 區(qū)域概況與樣品獲取
2.1 區(qū)域概況
2.2 樣品獲取
3 麻坑內外沉積物的巖心掃描特征
3.1 巖心掃描儀器
3.2 巖心掃描指標
3.3 巖心掃描結果與分析
3.4 本章小結
4 麻坑內外沉積物特征差異分析
4.1 麻坑內外沉積物的粒度特征
4.1.1 粒度組成
4.1.2 粒度參數(shù)特征
4.2 麻坑內外沉積物的物理力學性質
4.2.1 測試指標和測試方法
4.2.2 物理力學性質的測試結果
4.3 麻坑內外沉積物微觀結構特征
4.4 碳酸鹽含量
4.5 討論
4.6 本章小結
5 麻坑形成過程的模型試驗研究
5.1 試驗目的
5.2 模型試驗裝置的設計與構建
5.3 試驗材料
5.4 試驗步驟
5.5 試驗方案設計
5.6 試驗結果及分析
5.7 討論
5.8 本章小結
6 北黃海海底麻坑的成因模式探討
6.1 麻坑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6.2 麻坑的成因模式探討
6.3 本章小結
7 結論及展望
7.1 結論與認識
7.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介及發(fā)表文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黃海中部海底沉積物剪切波速度測量及其與物理力學性質參數(shù)的關系[J]. 闞光明,張一凡,蘇遠峰,李官保,孟祥梅. 海洋科學進展. 2014(03)
[2]南黃海中部海底沉積物聲阻抗特性[J]. 闞光明,蘇遠峰,劉保華,李官保,孟祥梅.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4(01)
[3]海底麻坑的構型、特征、演化及成因——以西非木尼河盆地陸坡為例[J]. 李磊,裴都,都鵬燕,阮意,鄭兵,王茂楠. 海相油氣地質. 2013(04)
[4]陜西蒲城黃土微觀結構特征及定量分析[J]. 方祥位,申春妮,李春海,汪龍,陳正漢.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3(09)
[5]北黃海長山群島外海底環(huán)狀微洼地地貌特征[J]. 劉曉瑜,陳義蘭,路波,文武,董立峰. 海洋學研究. 2013(01)
[6]鶯歌海盆地海底麻坑的形成與泥底辟發(fā)育和流體活動的關系[J]. 邸鵬飛,黃華谷,黃保家,何家雄,陳多福. 熱帶海洋學報. 2012(05)
[7]海底麻坑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 羅敏,吳廬山,陳多福. 海洋地質前沿. 2012(05)
[8]北黃海淺層聲學地層[J]. 陳曉輝,李日輝,徐曉達.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1(03)
[9]飽和粘性土劈裂注漿加固室內試驗[J]. 王玉平,朱寶龍,陳強. 西南科技大學學報. 2010(03)
[10]我國近海海底淺層氣分布特征[J]. 李萍,杜軍,劉樂軍,曹成效,徐元芹.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0(01)
博士論文
[1]北黃海末次冰消期以來沉積特征及物源環(huán)境指示[D]. 李艷.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
本文編號:36376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6376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