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蕩水柱驅動介電彈性體發(fā)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4 20:10
基于介電彈性體(dielectric elastomer,DE)材料振蕩水柱式波浪能發(fā)電裝置由波浪能采集和發(fā)電部分組成,利用介電彈性體發(fā)電機代替?zhèn)鹘y(tǒng)空氣透平發(fā)電機,可簡化裝置并提高壽命。首先利用勢流理論的流體速度勢求解水下各點壓強,然后建立振蕩水柱與氣室內(nèi)壓強的動態(tài)模型計算裝置氣室內(nèi)壓強,該壓強作用在介電彈性體薄膜上驅動其形變。為驗證理論計算正確性,對氣室頂部結構有限元分析,仿真結果與計算結果相吻合;诖死碚摲治瞿P痛_定介電彈性體薄膜形變最大時的參數(shù)取值,分析系統(tǒng)輸出能量特性。
【文章來源】:太陽能學報. 2020,41(10)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振蕩水柱波浪能發(fā)電流體動力學模型
仿真分析中,對介電彈性體薄膜進行預拉伸處理,薄膜拉伸前半徑為3 m,厚度為0.01 m,根據(jù)式(9)計算出的拉伸比得出拉伸后薄膜半徑,對薄膜邊緣設置位移量為此薄膜拉伸后半徑。介電彈性體材料具有拉伸時大變形及網(wǎng)格扭曲等特性,需用雜交(Hybrid)單元來模擬彈性體材料等超彈性材料的材料屬性。本文對介電彈性體材料劃分網(wǎng)格時采用網(wǎng)格細化的實體六面體雜交單元(C3D8H)進行網(wǎng)格劃分。裝置頂部介電彈性體薄膜形變?nèi)鐖D2所示。將理論計算的氣室內(nèi)壓強作為輸入載荷模擬分析介電彈性體薄膜隨氣室壓強的變化關系,結果如圖3所示。在相同參數(shù)下理論計算與仿真分析存在的誤差是由于定義材料屬性時需忽略薄膜表面電極材料,曲線基本吻合,說明理論模型能有效分析介電彈性體形變,滿足介電彈性體機電耦合輸出能量轉換計算要求。
將理論計算的氣室內(nèi)壓強作為輸入載荷模擬分析介電彈性體薄膜隨氣室壓強的變化關系,結果如圖3所示。在相同參數(shù)下理論計算與仿真分析存在的誤差是由于定義材料屬性時需忽略薄膜表面電極材料,曲線基本吻合,說明理論模型能有效分析介電彈性體形變,滿足介電彈性體機電耦合輸出能量轉換計算要求。計算得出振蕩水柱驅動介電彈性體薄膜形變與波浪周期和波幅的關系如圖4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介電彈性軟體材料的能量收集:現(xiàn)狀、趨勢與挑戰(zhàn)[J]. 鐘林成,王永泉,陳花玲. 中國科學:技術科學. 2016(10)
[2]基于Neo-Hooken的介電彈性體單軸拉伸發(fā)電特性研究[J]. 曹建波,葛彩軍,鄂世舉,劉愛飛,金麗麗,江孝琪.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 2016(03)
[3]電場活化聚合物驅動器動態(tài)機電耦合特性研究[J]. 陳娟,劉焜. 中國機械工程. 2015(19)
[4]振蕩水柱波能發(fā)電裝置的研究應用進展[J]. 劉德興,鄭艷娜,張佳星.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5(02)
[5]介電彈性體發(fā)電實驗研究[J]. 陳嘉俊,鄂世舉,曹建波,湯家煒,廖麗琴,嵇佳,許琬璐,胡意立. 科技信息. 2011(12)
碩士論文
[1]介電型EAP發(fā)電特性研究[D]. 袁同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95281
【文章來源】:太陽能學報. 2020,41(10)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振蕩水柱波浪能發(fā)電流體動力學模型
仿真分析中,對介電彈性體薄膜進行預拉伸處理,薄膜拉伸前半徑為3 m,厚度為0.01 m,根據(jù)式(9)計算出的拉伸比得出拉伸后薄膜半徑,對薄膜邊緣設置位移量為此薄膜拉伸后半徑。介電彈性體材料具有拉伸時大變形及網(wǎng)格扭曲等特性,需用雜交(Hybrid)單元來模擬彈性體材料等超彈性材料的材料屬性。本文對介電彈性體材料劃分網(wǎng)格時采用網(wǎng)格細化的實體六面體雜交單元(C3D8H)進行網(wǎng)格劃分。裝置頂部介電彈性體薄膜形變?nèi)鐖D2所示。將理論計算的氣室內(nèi)壓強作為輸入載荷模擬分析介電彈性體薄膜隨氣室壓強的變化關系,結果如圖3所示。在相同參數(shù)下理論計算與仿真分析存在的誤差是由于定義材料屬性時需忽略薄膜表面電極材料,曲線基本吻合,說明理論模型能有效分析介電彈性體形變,滿足介電彈性體機電耦合輸出能量轉換計算要求。
將理論計算的氣室內(nèi)壓強作為輸入載荷模擬分析介電彈性體薄膜隨氣室壓強的變化關系,結果如圖3所示。在相同參數(shù)下理論計算與仿真分析存在的誤差是由于定義材料屬性時需忽略薄膜表面電極材料,曲線基本吻合,說明理論模型能有效分析介電彈性體形變,滿足介電彈性體機電耦合輸出能量轉換計算要求。計算得出振蕩水柱驅動介電彈性體薄膜形變與波浪周期和波幅的關系如圖4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介電彈性軟體材料的能量收集:現(xiàn)狀、趨勢與挑戰(zhàn)[J]. 鐘林成,王永泉,陳花玲. 中國科學:技術科學. 2016(10)
[2]基于Neo-Hooken的介電彈性體單軸拉伸發(fā)電特性研究[J]. 曹建波,葛彩軍,鄂世舉,劉愛飛,金麗麗,江孝琪. 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 2016(03)
[3]電場活化聚合物驅動器動態(tài)機電耦合特性研究[J]. 陳娟,劉焜. 中國機械工程. 2015(19)
[4]振蕩水柱波能發(fā)電裝置的研究應用進展[J]. 劉德興,鄭艷娜,張佳星.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5(02)
[5]介電彈性體發(fā)電實驗研究[J]. 陳嘉俊,鄂世舉,曹建波,湯家煒,廖麗琴,嵇佳,許琬璐,胡意立. 科技信息. 2011(12)
碩士論文
[1]介電型EAP發(fā)電特性研究[D]. 袁同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4952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49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