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觀測網海纜低阻抗故障識別及定位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07-16 14:50
針對海纜低阻抗故障識別與定位困難的問題,本文詳細分析了在海底觀測網故障定位模式下的分支單元模型及海纜故障模型,給出了岸基站與故障點之間的供電回路方程,求解故障點與岸基站之間的分支單元個數(shù),從而識別發(fā)生故障的海纜。在此基礎上,依據海底觀測網的拓撲結構列出岸基站與故障點之間的回路方程,求解故障點與分支單元之間的距離,實現(xiàn)故障點的定位。應用Simulink軟件模擬了海底觀測網供電網絡模型,并對文中所提出的方法進行了仿真驗證,試驗結果表明:算法可以實現(xiàn)低阻抗故障的識別與定位,定位精度高,不受故障位置、故障點阻抗的影響。
【文章來源】:海洋技術學報. 2020,39(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海底觀測網供電拓撲結構
式中:VBU為分支單元兩端電壓降,Vr為穩(wěn)壓二極管反向導通電壓,Vf為穩(wěn)壓二極管正向導通電壓。假設分支單元選用的穩(wěn)壓二極管反向導通電壓為6.2 V,正向導通電壓為0.7 V,則分支單元兩端的電壓降13.8 V。1.2 海纜故障點
大部分海纜故障是由海纜絕緣皮損壞造成海纜導體與海水直接接觸,導致供電回路短路。由于海水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海纜導體與海水之間的電阻一般較小,因此稱為低阻抗故障。海纜故障模型如圖3所示,假設位于分支單元a,b之間的海纜出現(xiàn)低阻抗故障,分支單元之間的距離用阻抗Rab表示,故障點f與分支單元a,b之間的距離可用N·Rab,M·Rab表示,其中M和N為比例系數(shù),且M+N=1,故障點的阻抗可用Rf表示。2 海纜故障識別方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多端行波時差的海底觀測網故障定位方法[J]. 曾祥君,毛宇,鄧豐,李越宇. 電網技術. 2019(09)
[2]全球有纜海底觀測網概述[J]. 朱俊江,孫宗勛,練樹民,殷建平,李智剛. 熱帶海洋學報. 2017(03)
[3]適用于海底觀測網絡的恒流遠供系統(tǒng)可靠性分析方法[J]. 王希晨,周學軍,周媛媛,張曉,蘇彬彬. 國防科技大學學報. 2015(05)
[4]纜系海底觀測網恒流輸電系統(tǒng)供電方案選擇方法[J]. 周學軍,樊誠,李大偉,周媛媛.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5(19)
[5]海底觀測網分支單元設計[J]. 潘立雪,馮迎賓,李智剛.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15(09)
[6]海底觀測網技術進展與發(fā)展趨勢[J]. 李風華,郭永剛,吳立新,李整林. 海洋技術學報. 2015(03)
[7]海底觀測網光電復合纜開路故障識別及區(qū)間定位方法[J]. 馮迎賓,李智剛,王曉輝,何震,潘立雪.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5(10)
[8]海底觀測網接駁盒技術[J]. 楊燦軍,張鋒,陳燕虎,李德駿,金波. 機械工程學報. 2015(10)
[9]基于BOTDR的海纜3D立體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 李永倩,趙麗娟,楊志,呂安強,吳飛龍,孫景芳,李星榮. 儀器儀表學報. 2014(05)
[10]海底觀測網恒壓遠程供電系統(tǒng)[J]. 張揚,周學軍,王希晨,樊誠. 光通信技術. 2014(01)
碩士論文
[1]基于恒流供電的海底觀測網絡電能管理與監(jiān)控系統(tǒng)研究[D]. 謝尚祥.浙江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87220
【文章來源】:海洋技術學報. 2020,39(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海底觀測網供電拓撲結構
式中:VBU為分支單元兩端電壓降,Vr為穩(wěn)壓二極管反向導通電壓,Vf為穩(wěn)壓二極管正向導通電壓。假設分支單元選用的穩(wěn)壓二極管反向導通電壓為6.2 V,正向導通電壓為0.7 V,則分支單元兩端的電壓降13.8 V。1.2 海纜故障點
大部分海纜故障是由海纜絕緣皮損壞造成海纜導體與海水直接接觸,導致供電回路短路。由于海水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海纜導體與海水之間的電阻一般較小,因此稱為低阻抗故障。海纜故障模型如圖3所示,假設位于分支單元a,b之間的海纜出現(xiàn)低阻抗故障,分支單元之間的距離用阻抗Rab表示,故障點f與分支單元a,b之間的距離可用N·Rab,M·Rab表示,其中M和N為比例系數(shù),且M+N=1,故障點的阻抗可用Rf表示。2 海纜故障識別方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多端行波時差的海底觀測網故障定位方法[J]. 曾祥君,毛宇,鄧豐,李越宇. 電網技術. 2019(09)
[2]全球有纜海底觀測網概述[J]. 朱俊江,孫宗勛,練樹民,殷建平,李智剛. 熱帶海洋學報. 2017(03)
[3]適用于海底觀測網絡的恒流遠供系統(tǒng)可靠性分析方法[J]. 王希晨,周學軍,周媛媛,張曉,蘇彬彬. 國防科技大學學報. 2015(05)
[4]纜系海底觀測網恒流輸電系統(tǒng)供電方案選擇方法[J]. 周學軍,樊誠,李大偉,周媛媛.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5(19)
[5]海底觀測網分支單元設計[J]. 潘立雪,馮迎賓,李智剛.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15(09)
[6]海底觀測網技術進展與發(fā)展趨勢[J]. 李風華,郭永剛,吳立新,李整林. 海洋技術學報. 2015(03)
[7]海底觀測網光電復合纜開路故障識別及區(qū)間定位方法[J]. 馮迎賓,李智剛,王曉輝,何震,潘立雪.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5(10)
[8]海底觀測網接駁盒技術[J]. 楊燦軍,張鋒,陳燕虎,李德駿,金波. 機械工程學報. 2015(10)
[9]基于BOTDR的海纜3D立體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 李永倩,趙麗娟,楊志,呂安強,吳飛龍,孫景芳,李星榮. 儀器儀表學報. 2014(05)
[10]海底觀測網恒壓遠程供電系統(tǒng)[J]. 張揚,周學軍,王希晨,樊誠. 光通信技術. 2014(01)
碩士論文
[1]基于恒流供電的海底觀測網絡電能管理與監(jiān)控系統(tǒng)研究[D]. 謝尚祥.浙江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872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2872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