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砂土中氣體運移過程電阻率監(jiān)測探針設計與實驗
發(fā)布時間:2021-04-08 10:39
在浮力和動、靜壓力作用下,海底淺層氣會在高滲透性土中發(fā)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運移、聚集,誘發(fā)地層變形,甚至失穩(wěn)破壞。為探索一種新型的氣體運移過程原位監(jiān)測技術,實現(xiàn)氣致災害實時監(jiān)測預警,根據(jù)靜電場測量原理,設計、制作了點狀電極和環(huán)狀電極兩種形式電阻率探針。在分析了兩種探針探測精度基礎上,以砂土中氣體擴散過程監(jiān)測為例,利用其對3種速率氣體運移過程進行連續(xù)監(jiān)測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兩種探針電阻率測量誤差均小于0.1%。點狀電極探針測量靈敏度較高,可準確監(jiān)測布設點含氣量的變化、氣體匯聚、消散過程及相應速率;環(huán)狀電極探針測量靈敏度相對較低,但可監(jiān)測氣體在砂土中的時空運移過程。兩種探針各有利弊,都可實現(xiàn)氣體運移過程的有效監(jiān)測。
【文章來源】:海洋學報. 2020,42(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層氣場址工程處理方法探討[J]. 王艷秋. 科技資訊. 2017(18)
[2]地鐵建設中淺層氣危害防治對策研究[J]. 郭愛國,孔令偉,沈林沖,張金榮,王勇,秦建設,黃先鋒. 巖土力學. 2013(03)
[3]從南海北部淺層氣的成因看水合物潛在的氣源[J]. 傅寧,林青,劉英麗. 現(xiàn)代地質(zhì). 2011(02)
[4]我國近海海底淺層氣分布特征[J]. 李萍,杜軍,劉樂軍,曹成效,徐元芹. 中國地質(zhì)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0(01)
[5]海底淺層圈閉與淺層氣地震反射特征對比[J]. 顧兆峰,張志珣,劉懷山.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09(03)
[6]淺層氣逸出到海水中的氣泡聲學探測方法[J]. 顧兆峰,劉懷山,張志珣.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08(02)
[7]電阻率測井在確定某些儲層特性中的作用[J]. G.E.Archie,張庚驥. 測井技術. 2007(03)
博士論文
[1]海底沉積物電阻率原位探測技術及應用研究[D]. 丁忠軍.中國海洋大學 2013
[2]基于電阻率測量的海床蝕積過程原位監(jiān)測技術研究[D]. 夏欣.中國海洋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煤層孔隙水中瓦斯運移規(guī)律研究[D]. 顏景前.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125392
【文章來源】:海洋學報. 2020,42(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層氣場址工程處理方法探討[J]. 王艷秋. 科技資訊. 2017(18)
[2]地鐵建設中淺層氣危害防治對策研究[J]. 郭愛國,孔令偉,沈林沖,張金榮,王勇,秦建設,黃先鋒. 巖土力學. 2013(03)
[3]從南海北部淺層氣的成因看水合物潛在的氣源[J]. 傅寧,林青,劉英麗. 現(xiàn)代地質(zhì). 2011(02)
[4]我國近海海底淺層氣分布特征[J]. 李萍,杜軍,劉樂軍,曹成效,徐元芹. 中國地質(zhì)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0(01)
[5]海底淺層圈閉與淺層氣地震反射特征對比[J]. 顧兆峰,張志珣,劉懷山.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09(03)
[6]淺層氣逸出到海水中的氣泡聲學探測方法[J]. 顧兆峰,劉懷山,張志珣.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08(02)
[7]電阻率測井在確定某些儲層特性中的作用[J]. G.E.Archie,張庚驥. 測井技術. 2007(03)
博士論文
[1]海底沉積物電阻率原位探測技術及應用研究[D]. 丁忠軍.中國海洋大學 2013
[2]基于電阻率測量的海床蝕積過程原位監(jiān)測技術研究[D]. 夏欣.中國海洋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煤層孔隙水中瓦斯運移規(guī)律研究[D]. 顏景前.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1253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1253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