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動力機(jī)制
發(fā)布時間:2021-03-07 18:23
本文基于中國科學(xué)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LICOM海洋模式,模擬了1990-2010年期間的厄爾尼諾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在模式結(jié)果和觀測數(shù)據(jù)——TOPEX/Poseidon衛(wèi)星高度計海表高度數(shù)據(jù)和Hadley觀測中心海表溫度資料比較吻合基礎(chǔ)上,分析了2008-2010年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期間的海溫異常變化和風(fēng)應(yīng)力異常變化,并使用赤道波分解的方法對試驗結(jié)果進(jìn)行了動力機(jī)制分析,解釋了2008—2010年期間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及其演化的赤道長波動力機(jī)制。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xué)院大學(xué)(中國科學(xué)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表示的是Kelvin波、Rossby波的經(jīng)向海流結(jié)構(gòu)
振幅是一0.lm,而觀測的最大振幅是一0.2m。 3.3Uco一對海表溫度與E.SO事件的模擬圖3一4是模式控制試驗的SST和Hadley1990一2010年觀測資料的SST對比:由下面的ZON一2“S平均的赤道SST隨時間的變化能看出模式結(jié)果和觀測相差無幾,模式結(jié)果比觀測資料的振幅要略大,即模式對厄爾尼諾與拉尼娜事件的海溫模擬強(qiáng)度要強(qiáng)于觀測,這是海洋的動力過程造成的偏差,詳見梁曉妮(2007)。模式資料在1997年海表面溫度異常的中心150“W-100oW之間,而觀測資料的海表面溫度異常中心位于120oW-90oW,達(dá)到了一4℃,這可能是模式強(qiáng)迫場用的是NCEP氣溫資料導(dǎo)致的差異;同時可以看出 1995/1996年弱的拉尼娜事件能很好
odel)red(hodley)3一5黑線表示模式資料的Nino3指數(shù),紅線表示觀測資料的Nino3指數(shù)圖3一5中入in03指數(shù)時間序列圖給出了觀測和模式的Nino3區(qū)域(150。一90ow,5“S一5“N)平均海溫異常的時間序列,其中觀測數(shù)據(jù)來自 1990年1月到2010年12月的Hadley觀測中心資料。首先,可以看到模式與觀測的變化趨勢還是很一致的,能夠模擬出1990一2010年所有的 EINi6o和 LaNi6a事件,很好地表現(xiàn)出ENSO年際變化特征。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海洋環(huán)流模式的發(fā)展和應(yīng)用 Ⅰ.全球海洋環(huán)流模式[J]. 張學(xué)洪,俞永強(qiáng),劉海龍. 大氣科學(xué). 2003(04)
[2]The 1997-1998 warm ev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J]. WANG Dongxiao, XIE Qiang, DU Yan, WANG Weiqiang & CHEN JuLaboratory of Tropical Marine Environmental Dynamics,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College of Marine Environ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2(14)
[3]A possible rol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ENSO cycle[J]. Wang Qi, Liu Qinyu, Hu Ruijin, Xie Qiang1. Physical Oceanography Laboratory,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 Qingdao 266003, China2.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02(02)
[4]南海表層水溫年際變化的大尺度特征[J]. 王衛(wèi)強(qiáng),王東曉,齊義泉. 海洋學(xué)報(中文版). 2000(04)
[5]南海年際尺度海氣相互作用的初探[J]. 王東曉,秦曾灝. 氣象學(xué)報. 1997(01)
[6]Interaction between Anomalous Winter Monsoon in East Asia and EI Nino Events[J]. 李崇銀.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0(01)
本文編號:3069586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xué)院大學(xué)(中國科學(xué)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表示的是Kelvin波、Rossby波的經(jīng)向海流結(jié)構(gòu)
振幅是一0.lm,而觀測的最大振幅是一0.2m。 3.3Uco一對海表溫度與E.SO事件的模擬圖3一4是模式控制試驗的SST和Hadley1990一2010年觀測資料的SST對比:由下面的ZON一2“S平均的赤道SST隨時間的變化能看出模式結(jié)果和觀測相差無幾,模式結(jié)果比觀測資料的振幅要略大,即模式對厄爾尼諾與拉尼娜事件的海溫模擬強(qiáng)度要強(qiáng)于觀測,這是海洋的動力過程造成的偏差,詳見梁曉妮(2007)。模式資料在1997年海表面溫度異常的中心150“W-100oW之間,而觀測資料的海表面溫度異常中心位于120oW-90oW,達(dá)到了一4℃,這可能是模式強(qiáng)迫場用的是NCEP氣溫資料導(dǎo)致的差異;同時可以看出 1995/1996年弱的拉尼娜事件能很好
odel)red(hodley)3一5黑線表示模式資料的Nino3指數(shù),紅線表示觀測資料的Nino3指數(shù)圖3一5中入in03指數(shù)時間序列圖給出了觀測和模式的Nino3區(qū)域(150。一90ow,5“S一5“N)平均海溫異常的時間序列,其中觀測數(shù)據(jù)來自 1990年1月到2010年12月的Hadley觀測中心資料。首先,可以看到模式與觀測的變化趨勢還是很一致的,能夠模擬出1990一2010年所有的 EINi6o和 LaNi6a事件,很好地表現(xiàn)出ENSO年際變化特征。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海洋環(huán)流模式的發(fā)展和應(yīng)用 Ⅰ.全球海洋環(huán)流模式[J]. 張學(xué)洪,俞永強(qiáng),劉海龍. 大氣科學(xué). 2003(04)
[2]The 1997-1998 warm ev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J]. WANG Dongxiao, XIE Qiang, DU Yan, WANG Weiqiang & CHEN JuLaboratory of Tropical Marine Environmental Dynamics,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College of Marine Environ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2(14)
[3]A possible rol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ENSO cycle[J]. Wang Qi, Liu Qinyu, Hu Ruijin, Xie Qiang1. Physical Oceanography Laboratory,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 Qingdao 266003, China2. 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301,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02(02)
[4]南海表層水溫年際變化的大尺度特征[J]. 王衛(wèi)強(qiáng),王東曉,齊義泉. 海洋學(xué)報(中文版). 2000(04)
[5]南海年際尺度海氣相互作用的初探[J]. 王東曉,秦曾灝. 氣象學(xué)報. 1997(01)
[6]Interaction between Anomalous Winter Monsoon in East Asia and EI Nino Events[J]. 李崇銀.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1990(01)
本文編號:30695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0695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