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物粒徑譜的解析及其環(huán)境指示意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7 13:46
本文建立了海洋沉積物粒徑譜新的解析方法——剝譜方法和Origin解譜方法,并利用該方法對膠州灣6個表層樣品和青島近海與膠州灣、興化灣近海、廈門灣等3個海域5個巖芯沉積物的粒徑譜進行數(shù)字分離,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各個粒徑組分進行量化研究和成因探討。以膠州灣表層沉積物為例,比較了兩種方法的優(yōu)劣,認為Origin解譜方法能更好地識別相互重疊、淹沒的峰,且由于計算時經(jīng)過多次迭代,擬合結(jié)果也更好。但剝譜方法可為Origin解譜提供參數(shù)初值,在解析一些特殊譜圖時有其獨到之處。在實際解譜過程中,以O(shè)rigin方法為主,必要時輔以剝譜方法。解析結(jié)果顯示膠州灣表層沉積物樣品由4~5種粒徑組分組成,其中第5組分僅出現(xiàn)在A3、B3、C3樣品中。粒徑組分峰位置和百分含量的變化代表了不同搬運營力的強弱。將解析結(jié)果與傳統(tǒng)的粒徑劃分方式比較,認為一個粒徑組分往往包含了2個或2個以上的傳統(tǒng)粒級。計算了膠州灣內(nèi)C23巖芯沉積物的粒度參數(shù),并對沉積物巖芯粒徑譜進行了解析。計算結(jié)果顯示整個巖芯平均粒徑為10.9~47.0μm,分選很差、粗偏、窄峭度。C23巖芯由7種粒徑組分組成,其峰位置范圍分別為:4~6μ?m、12~17μ?m...
【文章來源】:廈門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采樣站位圖
43圖 3-7 膠州灣 C23 巖芯粒徑譜(121-170cm、171-220cm)趨勢。組分 2 含量范圍為 8.53~46.2%,平均值為 30.78%,表層至 50cm 呈遞50~60cm 突然變小,70cm 迅速增加至 40%左右,并在 70~90cm 維持這一水平,90cm 以下降至 30%,隨深度波動但不再有明顯的變化趨勢。組分 3 含量的.3~36.1%,平均值為 16.66%,分層比較明顯:表層至 80cm 含量在 10%左右基變,80~100cm 緩慢增加,100~240cm 又保持不變,但含量維持在 20%左右,2又恢復(fù)到 15%的水平。組分 4 含量范圍為 0.2~50.2%,平均值為 11.28%,表層
圖 3-7 膠州灣 C23 巖芯粒徑譜(221-272cm)較低,11cm 起突然增加到 40~50%的水平,20~50cm 緩慢降低至 5~10%,并大部分層位保持這一水平,但部分層位(210cm 附近、250cm 附近)會有峰值出 5 的含量范圍為 0.1~28.3%,平均值為 4.83%,其分布特征與組分 4 類似,但開始出現(xiàn)組分缺失現(xiàn)象,250cm 以下層位含量出現(xiàn)較大波動并顯著增加。組分圍為 0.1~5.0%,平均值為 1.44%,僅在 60cm 以上層位和 250cm 以下層位以及個層位出現(xiàn),表層至 60cm 層位其含量呈遞減趨勢、250cm 含量呈遞增趨勢、位含量較低。峰 7 組分僅在表層 14cm、16cm 和底部 260cm、269cm、270cm5現(xiàn),含量范圍為 0.6~4.9%,平均值為 2.15%。組分成因與環(huán)境意義根據(jù)易勇(2006)[2]對 C23 巖芯的放射性核素測量結(jié)果和給出的沉積速率,可巖芯的年代序列。
本文編號:3054321
【文章來源】:廈門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采樣站位圖
43圖 3-7 膠州灣 C23 巖芯粒徑譜(121-170cm、171-220cm)趨勢。組分 2 含量范圍為 8.53~46.2%,平均值為 30.78%,表層至 50cm 呈遞50~60cm 突然變小,70cm 迅速增加至 40%左右,并在 70~90cm 維持這一水平,90cm 以下降至 30%,隨深度波動但不再有明顯的變化趨勢。組分 3 含量的.3~36.1%,平均值為 16.66%,分層比較明顯:表層至 80cm 含量在 10%左右基變,80~100cm 緩慢增加,100~240cm 又保持不變,但含量維持在 20%左右,2又恢復(fù)到 15%的水平。組分 4 含量范圍為 0.2~50.2%,平均值為 11.28%,表層
圖 3-7 膠州灣 C23 巖芯粒徑譜(221-272cm)較低,11cm 起突然增加到 40~50%的水平,20~50cm 緩慢降低至 5~10%,并大部分層位保持這一水平,但部分層位(210cm 附近、250cm 附近)會有峰值出 5 的含量范圍為 0.1~28.3%,平均值為 4.83%,其分布特征與組分 4 類似,但開始出現(xiàn)組分缺失現(xiàn)象,250cm 以下層位含量出現(xiàn)較大波動并顯著增加。組分圍為 0.1~5.0%,平均值為 1.44%,僅在 60cm 以上層位和 250cm 以下層位以及個層位出現(xiàn),表層至 60cm 層位其含量呈遞減趨勢、250cm 含量呈遞增趨勢、位含量較低。峰 7 組分僅在表層 14cm、16cm 和底部 260cm、269cm、270cm5現(xiàn),含量范圍為 0.6~4.9%,平均值為 2.15%。組分成因與環(huán)境意義根據(jù)易勇(2006)[2]對 C23 巖芯的放射性核素測量結(jié)果和給出的沉積速率,可巖芯的年代序列。
本文編號:30543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0543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