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球物理綜合探測法在海底管線探測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13:39
海底管線探測是人力難以到達、肉眼無法直接識別的特定目標位探測。海面寬廣、海底暗潮復雜、特征參照物少,決定了海底管線探測的復雜性和困難性;而對社會基礎性資源輸送的安全性決定了海底管線探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從磁法探測入手,分析了方法的優(yōu)、缺點,并梳理了當前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的發(fā)展,提出了以側(cè)掃聲吶、淺地層剖面、磁法探測,電磁法探測等多種探測技術組合為基礎的海底管線綜合探測法,有效解決了當前海底管線材質(zhì)各異、種類繁多的系統(tǒng)探測方法,并在典型工程應用實踐中,證明該綜合探測法對于海底管線探測具有系統(tǒng)、高效、準確的效果。
【文章來源】:電力勘測設計. 2020,(S1)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海底電纜磁力探測實測異常圖
在海底管線磁法探測中,影響磁場大小的因素主要有管線磁性物質(zhì)的規(guī)模和埋深、海底管線走向、橫截面積等因素。以鋼管材質(zhì)為主的海底油氣管道、海底自來水管道和用鋼絲鎧裝的光纜等類型的海底管線具有磁性,因此理論上都可以被磁力儀探測到。但根據(jù)磁性物質(zhì)所產(chǎn)生的磁場強度可知,一般管線所產(chǎn)生的磁場是很微弱的,分辨率低,要探測到它必須使磁力儀的拖魚盡量貼近海底,離底高度不大于2 m,見圖2。磁法探測過程為獲取較強的磁場異常值,探測測線一般垂直于已有管線布設[3-4]。海洋磁力儀根據(jù)海底管線中攜帶的磁性材料感應出磁場強度,通常海底電纜及大口徑海底輸油管道位置,但是當遇到磁性材料較少的海底光纜、小口徑輸油供水管道或其他埋深較深的海底管線,因海水對于磁場是一個強衰減體,以及磁力儀拖魚到海底距離所限(如大于2 m),感應磁場能力會越來越微弱,疊加海底強磁噪聲,單一采用磁力儀探測技術很有可能無法準確探測出復雜的海底管線。為提升探明各類海底管線坐標走向等信息的能力,此時就需考慮采用多種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相疊加的綜合海底管線探測技術。
側(cè)掃聲吶技術最直觀、最有效的應用在于探測暴露于海底的構筑物和障礙物。暴露于海底的輸油、輸水管道、海底電纜和海底光纜等會在海底形成有規(guī)則“線狀”突起,當側(cè)掃聲吶聲波傳播到裸露的海底管道或電纜時,會形成很強的反射,回波實時的反映在聲吶圖像上,在聲吶記錄上呈現(xiàn)極強的線狀反射,見圖3。與其它海底地物地貌極易區(qū)分。高出海底和懸空的海底管線在黑色線狀反射的一側(cè)會伴隨有明顯的白色陰影。通過全覆蓋測量,可以將探測區(qū)內(nèi)海底暴露的已有管道、電纜、光纜等的位置和走向。2.2.2 淺地層剖面探測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海底纜線的磁力探測方法與實踐[J]. 裴彥良,梁瑞才,鄭彥鵬,韓國忠,李正光.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2(05)
[2]海底管線調(diào)查綜合物探作業(yè)方法研究[J]. 張彥昌,鄭佳. 海洋技術. 2010(01)
[3]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及其在近海工程中的應用[J]. 劉保華,丁繼勝,裴彥良,李西雙,高俊國,呂京福. 海洋科學進展. 2005(03)
[4]應用磁力儀探測海底電纜方法的探討[J]. 鐘獻盛,裴彥良. 海洋科學. 2001(09)
本文編號:3052665
【文章來源】:電力勘測設計. 2020,(S1)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海底電纜磁力探測實測異常圖
在海底管線磁法探測中,影響磁場大小的因素主要有管線磁性物質(zhì)的規(guī)模和埋深、海底管線走向、橫截面積等因素。以鋼管材質(zhì)為主的海底油氣管道、海底自來水管道和用鋼絲鎧裝的光纜等類型的海底管線具有磁性,因此理論上都可以被磁力儀探測到。但根據(jù)磁性物質(zhì)所產(chǎn)生的磁場強度可知,一般管線所產(chǎn)生的磁場是很微弱的,分辨率低,要探測到它必須使磁力儀的拖魚盡量貼近海底,離底高度不大于2 m,見圖2。磁法探測過程為獲取較強的磁場異常值,探測測線一般垂直于已有管線布設[3-4]。海洋磁力儀根據(jù)海底管線中攜帶的磁性材料感應出磁場強度,通常海底電纜及大口徑海底輸油管道位置,但是當遇到磁性材料較少的海底光纜、小口徑輸油供水管道或其他埋深較深的海底管線,因海水對于磁場是一個強衰減體,以及磁力儀拖魚到海底距離所限(如大于2 m),感應磁場能力會越來越微弱,疊加海底強磁噪聲,單一采用磁力儀探測技術很有可能無法準確探測出復雜的海底管線。為提升探明各類海底管線坐標走向等信息的能力,此時就需考慮采用多種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相疊加的綜合海底管線探測技術。
側(cè)掃聲吶技術最直觀、最有效的應用在于探測暴露于海底的構筑物和障礙物。暴露于海底的輸油、輸水管道、海底電纜和海底光纜等會在海底形成有規(guī)則“線狀”突起,當側(cè)掃聲吶聲波傳播到裸露的海底管道或電纜時,會形成很強的反射,回波實時的反映在聲吶圖像上,在聲吶記錄上呈現(xiàn)極強的線狀反射,見圖3。與其它海底地物地貌極易區(qū)分。高出海底和懸空的海底管線在黑色線狀反射的一側(cè)會伴隨有明顯的白色陰影。通過全覆蓋測量,可以將探測區(qū)內(nèi)海底暴露的已有管道、電纜、光纜等的位置和走向。2.2.2 淺地層剖面探測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海底纜線的磁力探測方法與實踐[J]. 裴彥良,梁瑞才,鄭彥鵬,韓國忠,李正光.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2(05)
[2]海底管線調(diào)查綜合物探作業(yè)方法研究[J]. 張彥昌,鄭佳. 海洋技術. 2010(01)
[3]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及其在近海工程中的應用[J]. 劉保華,丁繼勝,裴彥良,李西雙,高俊國,呂京福. 海洋科學進展. 2005(03)
[4]應用磁力儀探測海底電纜方法的探討[J]. 鐘獻盛,裴彥良. 海洋科學. 2001(09)
本文編號:30526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30526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