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烷化合物在海面溢油鑒別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9 11:13
近幾十年來,隨著全球經濟及社會的發(fā)展,人類對于石油資源的需求呈日益增高的趨勢,使海洋石油業(yè)迅速發(fā)展,導致海上溢油事故不斷發(fā)生,對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海洋自然資源及所依附的海岸帶經濟造成嚴重損害。所以,溢油一旦發(fā)生,準確及時的進行溢油鑒別找到溢油源對于確定責任方解決法律糾紛、采取適宜的處置措施、評估和預測溢油對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意義。通常溢油進入環(huán)境后會經歷一系列的風化作用,包括揮發(fā)、溶解、分散、乳化、光化學氧化、生物降解等作用,這些風化作用造成溢油化學組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溢油固有的化學指紋特征,使溢油鑒別的準確性和效率降低,因此,建立一套完整準確的溢油鑒別系統(tǒng)顯得尤為重要。不同地區(qū)原油或成品油因加工過程的不同,使不同油樣中包含的油品固有信息有所差別,溢油鑒別的主要方法是尋找既能代表油品固有特征又能被現(xiàn)代分析儀器檢測到的化合物作為鑒別指標進行溢油鑒別。目前溢油鑒別指標中研究較為成熟的有正構烷烴指標、芳烴指標及生物標志物中的萜烷指標和藿烷指標,但這些指標通常是分子量較大的化合物,在一些重質油中含量較多,在較輕質油中沒有或是含量極少。一旦發(fā)生輕質油品的溢油事故,采用現(xiàn)有的溢油指...
【文章來源】: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海面溢油鑒別研究概況
1.1 溢油污染現(xiàn)狀
1.1.1 國際溢油現(xiàn)狀
1.1.2 中國溢油現(xiàn)狀
1.2 溢油污染的危害
1.3 溢油的風化
1.4 溢油鑒別技術
1.4.1 溢油鑒別指標
1.4.1.1 烷烴指標
1.4.1.2 芳烴指標
1.4.1.3 生物標志物指標
1.4.2 溢油鑒別系統(tǒng)簡介
1.4.2.1 “Euorocrude”歐洲溢油污染源確定系統(tǒng)
1.4.2.2 Nordest 體系
1.4.2.3 我國現(xiàn)行的海面溢油鑒別系統(tǒng)
2 金剛烷化合物研究概述
2.1 金剛烷化合物簡介
2.2 金剛烷化合物研究進展
3 研究意義、研究內容和主要創(chuàng)新點
3.1 研究意義
3.2 研究內容
3.3 主要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基于原油中金剛烷指紋半定量分析進行原油鑒別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2.2 樣品前處理
2.3 分析條件
2.4 定性方法
2.5 定量方法
3 結果與討論
3.1 金剛烷 GC 色譜保留指數(shù)計算及定性
3.2 定量分析
3.3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3.4 原油樣品實例分析
4 小結
第三章 基于金剛烷診斷比值的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溢油鑒別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2.2 原油樣品來源
2.3 樣品前處理
2.4 分析條件
3 結果與討論
3.1 特征比值的選取
3.2 主成分分析
3.2.1 數(shù)據(jù)標準化處理
3.2.2 主成分的篩選及其貢獻率
4 小結
第四章 自然風條件下金剛烷的風化規(guī)律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實驗方法
2.2 儀器與試劑
2.3 樣品前處理
2.4 分析條件
3 結果與討論
3.1 風化過程中金剛烷化合物變化規(guī)律
3.2 金剛烷診斷比值的變化規(guī)律
3.2.1 短期自然風化金剛烷診斷比值變化規(guī)律
3.2.2 長期自然風化雙金剛烷診斷比值變化規(guī)律
4 小結
第五章 岸灘模擬溢油生物降解條件下金剛烷變化規(guī)律研究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生物降解實驗
2.2 儀器與試劑
2.3 樣品前處理
2.4 分析條件
3 結果與討論
3.1 金剛烷化合物變化規(guī)律
3.2 生物降解條件下金剛烷診斷比值變化規(guī)律
4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短期風化條件下渤海中部原油中PAHs風化規(guī)律研究[J]. 曹磊,韓彬,鄭立,李培昌,宋轉玲,楊東方,王小如.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11(03)
[2]基于原油中金剛烷指紋半定量分析進行原油鑒別[J]. 張魁英,楊佰娟,鄭立,臧家業(yè),詹天榮,王小如,黎先春. 分析化學. 2011(04)
[3]黃、渤海漂移滸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脂肪酸組成及聚類分析的研究[J]. 楊佰娟,鄭立,陳軍輝,臧家業(yè),王小如,黎先春. 海洋與湖沼. 2009(05)
[4]溢油對東海浮游生物垂直遷移活動的影響[J]. 鐘琳偉,王燕兵,李共國,王自磐,楊和福.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9(03)
[5]長江口海域船舶突發(fā)性溢油對漁業(yè)生態(tài)風險的評價[J]. 楊紅,陳莎,洪波.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09(03)
[6]塔河油田原油中金剛烷化合物絕對定量分析[J]. 馬安來,金之鈞,朱翠山,彭守濤,張衛(wèi)彪. 石油學報. 2009(02)
[7]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在海面溢油事故鑒別中的應用——案例分析[J]. 楊佰娟,徐曉琴,李慶玲,何鷹,黎先春,王小如.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8(06)
[8]石油類污染物對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危害[J]. 張學佳,紀巍,康志軍,孫大勇,單偉,王建. 化工科技. 2008(06)
[9]短期風化作用下輕質原油化學組成的變化[J]. 羅霞,馬啟敏,張傳松.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8(02)
[10]基于石油烴特征比值的多元統(tǒng)計方法進行原油鑒別[J]. 包木太,孫培艷,崔文林,高振會. 分析化學. 2008(04)
本文編號:2945545
【文章來源】: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海面溢油鑒別研究概況
1.1 溢油污染現(xiàn)狀
1.1.1 國際溢油現(xiàn)狀
1.1.2 中國溢油現(xiàn)狀
1.2 溢油污染的危害
1.3 溢油的風化
1.4 溢油鑒別技術
1.4.1 溢油鑒別指標
1.4.1.1 烷烴指標
1.4.1.2 芳烴指標
1.4.1.3 生物標志物指標
1.4.2 溢油鑒別系統(tǒng)簡介
1.4.2.1 “Euorocrude”歐洲溢油污染源確定系統(tǒng)
1.4.2.2 Nordest 體系
1.4.2.3 我國現(xiàn)行的海面溢油鑒別系統(tǒng)
2 金剛烷化合物研究概述
2.1 金剛烷化合物簡介
2.2 金剛烷化合物研究進展
3 研究意義、研究內容和主要創(chuàng)新點
3.1 研究意義
3.2 研究內容
3.3 主要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基于原油中金剛烷指紋半定量分析進行原油鑒別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2.2 樣品前處理
2.3 分析條件
2.4 定性方法
2.5 定量方法
3 結果與討論
3.1 金剛烷 GC 色譜保留指數(shù)計算及定性
3.2 定量分析
3.3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3.4 原油樣品實例分析
4 小結
第三章 基于金剛烷診斷比值的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溢油鑒別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2.2 原油樣品來源
2.3 樣品前處理
2.4 分析條件
3 結果與討論
3.1 特征比值的選取
3.2 主成分分析
3.2.1 數(shù)據(jù)標準化處理
3.2.2 主成分的篩選及其貢獻率
4 小結
第四章 自然風條件下金剛烷的風化規(guī)律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實驗方法
2.2 儀器與試劑
2.3 樣品前處理
2.4 分析條件
3 結果與討論
3.1 風化過程中金剛烷化合物變化規(guī)律
3.2 金剛烷診斷比值的變化規(guī)律
3.2.1 短期自然風化金剛烷診斷比值變化規(guī)律
3.2.2 長期自然風化雙金剛烷診斷比值變化規(guī)律
4 小結
第五章 岸灘模擬溢油生物降解條件下金剛烷變化規(guī)律研究
1 引言
2 實驗部分
2.1 生物降解實驗
2.2 儀器與試劑
2.3 樣品前處理
2.4 分析條件
3 結果與討論
3.1 金剛烷化合物變化規(guī)律
3.2 生物降解條件下金剛烷診斷比值變化規(guī)律
4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短期風化條件下渤海中部原油中PAHs風化規(guī)律研究[J]. 曹磊,韓彬,鄭立,李培昌,宋轉玲,楊東方,王小如.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11(03)
[2]基于原油中金剛烷指紋半定量分析進行原油鑒別[J]. 張魁英,楊佰娟,鄭立,臧家業(yè),詹天榮,王小如,黎先春. 分析化學. 2011(04)
[3]黃、渤海漂移滸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脂肪酸組成及聚類分析的研究[J]. 楊佰娟,鄭立,陳軍輝,臧家業(yè),王小如,黎先春. 海洋與湖沼. 2009(05)
[4]溢油對東海浮游生物垂直遷移活動的影響[J]. 鐘琳偉,王燕兵,李共國,王自磐,楊和福.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9(03)
[5]長江口海域船舶突發(fā)性溢油對漁業(yè)生態(tài)風險的評價[J]. 楊紅,陳莎,洪波.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09(03)
[6]塔河油田原油中金剛烷化合物絕對定量分析[J]. 馬安來,金之鈞,朱翠山,彭守濤,張衛(wèi)彪. 石油學報. 2009(02)
[7]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在海面溢油事故鑒別中的應用——案例分析[J]. 楊佰娟,徐曉琴,李慶玲,何鷹,黎先春,王小如.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8(06)
[8]石油類污染物對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危害[J]. 張學佳,紀巍,康志軍,孫大勇,單偉,王建. 化工科技. 2008(06)
[9]短期風化作用下輕質原油化學組成的變化[J]. 羅霞,馬啟敏,張傳松.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8(02)
[10]基于石油烴特征比值的多元統(tǒng)計方法進行原油鑒別[J]. 包木太,孫培艷,崔文林,高振會. 分析化學. 2008(04)
本文編號:29455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9455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