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東海黑潮及黑潮延伸體海域海平面變化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8 23:47
本文利用AVISO衛(wèi)星高度計資料分析了北太平洋1993-2006年海平面變化特征及主要模態(tài),并對比容、降水和蒸發(fā)對海平面不同尺度變化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對東海黑潮和黑潮延伸體鄰近海域海平面變化特征進行分析,討論比容、蒸發(fā)、降水以及黑潮流強度對海平面變化的影響。利用包含正壓Sverdrup平衡和一階斜壓羅斯貝波動力學的一層半理論模型對黑潮延伸體所在北太平洋中緯度海區(qū)的海平面進行機制研究,分析風驅(qū)動的羅斯貝波對北太平洋中緯度海區(qū)海平面變化的動力學貢獻。利用POP模式對全球海平面進行了厄爾尼諾事件及時間序列模擬實驗,分別討論海平面的年際變化及長期趨勢變化的主要影響機制。1993~2006年北太平洋大部分海區(qū)海平面都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少數(shù)海區(qū)存在下降趨勢。上升區(qū)域基本位于洋盆西側(cè)的中低緯海區(qū),高緯度海區(qū)及中低緯度海區(qū)的大洋東岸海平面在下降。上升最快和下降最快的海區(qū)位于黑潮和親潮的交匯海域。整個北太平洋在這14年間的平均上升率為2.87mm/a。北太平洋海平面以年周期的季節(jié)變化為主,最高海面出現(xiàn)在9月份,最低海面出現(xiàn)在3月份。拉尼娜年份北太平洋海平面出現(xiàn)年變幅增大;1998/99年太平洋年代際濤動...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4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熱膨脹系數(shù)圖(單位:/℃)
圖 2.1 熱膨脹系數(shù)圖(單位:/℃) 圖 2.2 鹽收縮系數(shù)圖(單位:1/psu)2.3 一層半動力學理論模型介紹本文利用 Qiu(2002a)的包含一階斜壓羅斯貝波和正壓 Sverdrup 動力學的一層半模型來海平面變化中的動力學信號進行估計。該模型的控制方程由線性化的動量方程和連續(xù)方程組成:01111Hfkughtuρτrrrr+×= + (2-23)0()1112+ = Huthhr(2-24)2122fkughg' htu+×= rrr(2-25)22 20hH ut + = r(2-26)
錯水平 B 網(wǎng)格,x 坐標網(wǎng)格下標 i 向右增加(一般是只向格下標 j 向上增加(一般是向北)。實線封閉一個 T 單元,個 U 單元。每個位置的線段 HTN, THE, HUW, HUS 和模 )xy, S ,p,u,u都有網(wǎng)格下標(i, j)。圖 2.4 3 維 T 單元中垂直速度 w 和 wU的位置
本文編號:2905895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4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熱膨脹系數(shù)圖(單位:/℃)
圖 2.1 熱膨脹系數(shù)圖(單位:/℃) 圖 2.2 鹽收縮系數(shù)圖(單位:1/psu)2.3 一層半動力學理論模型介紹本文利用 Qiu(2002a)的包含一階斜壓羅斯貝波和正壓 Sverdrup 動力學的一層半模型來海平面變化中的動力學信號進行估計。該模型的控制方程由線性化的動量方程和連續(xù)方程組成:01111Hfkughtuρτrrrr+×= + (2-23)0()1112+ = Huthhr(2-24)2122fkughg' htu+×= rrr(2-25)22 20hH ut + = r(2-26)
錯水平 B 網(wǎng)格,x 坐標網(wǎng)格下標 i 向右增加(一般是只向格下標 j 向上增加(一般是向北)。實線封閉一個 T 單元,個 U 單元。每個位置的線段 HTN, THE, HUW, HUS 和模 )xy, S ,p,u,u都有網(wǎng)格下標(i, j)。圖 2.4 3 維 T 單元中垂直速度 w 和 wU的位置
本文編號:29058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9058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