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東海環(huán)流和長江沖淡水季節(jié)連續(xù)變化的數(shù)值模擬
發(fā)布時間:2020-07-04 04:44
【摘要】: 本文應用三維ECOM模式,利用實測和模式計算結果資料,導入月平均的長江徑流量、海表面風場、太陽輻射、海表面凈加熱、蒸發(fā)和降雨量,以及外海側邊界環(huán)流和潮流,重點分析和研究黃海東海環(huán)流及長江入海沖淡水季節(jié)之間的過渡變化特征和動力機制。 在各因素共同作用下的黃海東海環(huán)流數(shù)值模擬中,模式較好地再現(xiàn)了黑潮、臺灣暖流、對馬暖流、黃海暖流和沿岸流等各環(huán)流流系。黑潮水入侵陸架的位置主要集中在臺灣東北區(qū)域。在秋、冬季節(jié),黑潮的入侵是以表、中層水為主;在春、夏季節(jié),黑潮的入侵以底層水為主。臺灣暖流表、中層水在沿閩浙近海向東北流動過程中,會有一次明顯的向東偏轉,表層水在全年中的偏轉位置存在季節(jié)性變化,而中層水偏轉東流的位置全年幾乎保持不變。對馬暖流的來源全年均有所變化,一、二月以黑潮水為主;三月到八月,來源逐步從黑潮水轉變?yōu)榕_灣海峽北上海流以及長江沖淡水的混合水;八月到九月,來源重新轉變?yōu)楹诔彼。從四月到八月,黃海中、底層出現(xiàn)黃海冷水團,其強度在八月達到最大。冷水團的出現(xiàn)使得黃海中部產(chǎn)生一個大范圍氣旋環(huán)流。九月以后,黃海中、底層區(qū)域的冷水團逐步衰減,在十一月以后幾乎完全消失,氣旋環(huán)流也隨之消失。黃海底層全年存在著自濟州島向渤海海峽方向流動的黃海暖流,在三到八月期間,隨著黃海冷水團的逐漸增強,底層的黃海暖流會有所減弱,并部分朝偏西方向流動。底層黃海暖流的來源全年都是由沖上陸架的黑潮水混合部分陸架水組成。 長江沖淡水在一到四月,由于偏北大風影響,始終保持沿岸向南擴展;五月到八月期間,隨著風向逐步向南偏轉,長江沖淡水的流向逐步北移,而由于夏季黃海冷水團的阻礙,長江沖淡水無法向正北方向擴展,只能朝東北方向延伸。其中由于七月的徑流量最大,使得七月長江沖淡水向東北方向的延伸距離最遠。九月以后,風場迅速轉回偏北風,使得九月以后的長江沖淡水迅速由向東北方向延伸轉為沿岸朝南擴展。 波浪的垂向混合作用隨著水深的增大而迅速減弱。由于冬季海洋中溫鹽躍層 不明顯,所以波浪的垂向混合作用雖然加大了近表層水體的垂向粘滯、擴散系數(shù),但對冬季溫鹽場和環(huán)流的總體結構的影響不大。在夏季,波浪的垂向混合作用使得模式計算區(qū)域內近表層水體的溫度、鹽度垂向趨于均勻分布,在表層形成了水平方向分布的溫鹽梯度結構,產(chǎn)生向岸的斜壓力,阻礙了長江沖淡水向東北擴展的趨勢。由于長江沖淡水擴展形態(tài)的改變,使得波浪的垂向混合作用對長江口外海區(qū)表層環(huán)流的總體結構產(chǎn)生了較明顯的影響,但在水深較大的海域中環(huán)流結構變化較小。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P731.27
【圖文】:
渤海、黃海、東海區(qū)域水深圖(水深單位:米)
圖3.2一、二月模式開邊界月平均余流表層圖I引40刃353736巧34‘二,‘二)尹尹幾、,‘11曰飛J飛
本文編號:2740653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P731.27
【圖文】:
渤海、黃海、東海區(qū)域水深圖(水深單位:米)
圖3.2一、二月模式開邊界月平均余流表層圖I引40刃353736巧34‘二,‘二)尹尹幾、,‘11曰飛J飛
本文編號:27406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7406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