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海及膠州灣夏季懸浮顆粒物中部分金屬元素的化學組成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P734.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保棟,張正斌,劉蓮生,鄭士淮;天然水體中懸浮顆粒物電泳性質的研究——Ⅰ.離子強度及pH對懸浮顆粒物電泳淌度的影響[J];海洋學報(中文版);1990年01期
2 張正斌,王保棟,劉蓮生,鄭士準;天然水體中懸浮顆粒物電泳性質的研究——Ⅱ.海洋有機物對懸浮顆粒物電泳淌度的影響[J];海洋學報(中文版);1990年03期
3 李云海;楊作升;陳堅;陳曉輝;;東北太平洋中國合同區(qū)懸浮顆粒物元素地球化學[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8年05期
4 曹建平,黃奕普,劉廣山,陳敏,李鴻賓;海洋懸浮顆粒物中氮同位素的EA-IRMS法測定[J];臺灣海峽;2003年01期
5 黨偉;張金萍;;室內懸浮顆粒的分布規(guī)律研究[J];大眾科技;2007年03期
6 張波濤,董德明,楊帆,張薇,花修藝;自然水體懸浮顆粒物吸附鉛和鎘的特性[J];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05年06期
7 潘科,黃凌風,郭豐,黃邦欽;夏季黃海、東海鞭毛蟲的豐度與懸浮顆粒物的關系[J];海洋學報(中文版);2005年06期
8 何本茂;童萬平;韋蔓新;;北海灣懸浮顆粒物的分布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間的關系[J];廣西科學;2005年04期
9 郭長城;喻國華;王國祥;;高等水生植物對懸浮顆粒物再懸浮的影響[J];人民黃河;2007年04期
10 董德明;劉亮;高明;花修藝;李魚;;自然水體生物膜、懸浮顆粒物和沉積物吸附鉛、鎘的熱力學參數(shù)比較[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銘陽;畢永紅;胡征宇;朱孔賢;袁希功;;三峽水庫懸浮顆粒物的周年變化[A];中國藻類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張國君;李超;;長沙市懸浮顆粒物的特征分析[A];新世紀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與大氣科學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3年年會“大氣氣溶膠及其對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分會論文集[C];2003年
3 路永正;董德明;劉亮;沈秀娥;花修藝;;松花江沉積物、懸浮顆粒物和生物膜中主要組分對Pb、Cu、Zn的富集[A];第三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5年
4 王濤;孫進忠;杜明性;王忠勝;王繼明;;膠州灣地區(qū)區(qū)域工程地質穩(wěn)定性灰色模糊綜合評價[A];工程地質力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暨工程地質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楊東方;;膠州灣浮游植物生長的生態(tài)變化過程[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馬彩華;游奎;彭斌;許志華;李康;趙煥利;袁偉;;膠州灣產業(yè)格局變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分析[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11年
7 楊永亮;麥碧嫻;潘靜;李鳳業(yè);殷效彩;;膠州灣沉積物中多環(huán)芳烴的分布及來源[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地球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8 董吉田;李萍;;膠萊運河開通后兩灣海水交換可能性的探討[A];膠萊人工海河論壇論文集[C];2006年
9 吳永森;張士魁;吳隆業(yè);張緒琴;李寶華;鄭建民;;膠州灣黃色物質物理及生化特性現(xiàn)場試驗初步分析[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10 李新正;于海燕;王永強;帥蓮梅;張寶琳;劉瑞玉;;膠州灣大型底棲動物的物種多樣性現(xiàn)狀[A];中國海洋與湖沼學會甲殼動物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與湖沼學會生態(tài)學分會200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寶寶真的安全嗎?[N];山西經濟日報;2001年
2 歸燕;在家也能深呼吸[N];中國商報;2003年
3 記者 劉成 通訊員 趙法文;膠州灣產業(yè)新區(qū)加快建設生態(tài)新城[N];經濟日報;2009年
4 證券時報記者 鄭昱;三木集團15億掘金膠州灣產業(yè)基地[N];證券時報;2010年
5 李攻;青島要把膠州灣變城區(qū)“內湖”[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6 記者 陳小艷邋代桂云 通訊員 管仁成;把膠州灣打造成“生態(tài)之灣”和“活力之灣”[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7 記者 代桂云;讓膠州灣承擔起百年發(fā)展重任[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孫慶偉 王瑜 劉錕鋒;大青島涌動藍色春潮[N];青島日報;2010年
9 國家海洋局北海監(jiān)測中心 高振會;膠州灣近岸污染變化研究[N];中國海洋報;2005年
10 代青;膠州灣濕地保護與恢復刻不容緩[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娟;濱海環(huán)境石油—懸浮顆粒物凝聚體形成的動力學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呂淑果;膠州灣懸浮顆粒物中脂肪酸的時空分布及其在初級生產者到初級消費者食物傳遞中的作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3 原野;基于聲學方法的中國近海沉積物和懸浮顆粒物動力過程觀測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4 黃德坤;基于核素示蹤的長江口、東海和海南東部近海泥沙的沉降過程[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路永正;自然水體多相介質中重金屬的分布及遷移轉化特征[D];吉林大學;2006年
6 丁輝;大沽排污河POPs歸趨行為[D];天津大學;2005年
7 張瑩瑩;長江口淡—咸水混合過程對營養(yǎng)鹽在懸浮物—水之間分配的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李云海;中太平洋及東海陸架海洋霧狀層特征及其影響因素(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9 劉秀娟;長江口海域氮的同位素特征及其環(huán)境意義[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10 羅孝俊;珠江三角洲河流、河口和鄰近南海海域水體、沉積物中多環(huán)芳烴與有機氯農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彥宏;黃、東海及膠州灣夏季懸浮顆粒物中部分金屬元素的化學組成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2 王宏鑒;黃、東海懸浮顆粒物中金屬元素化學組成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3 周楠;春季黃、東海懸浮顆粒物部分化學成分及金屬元素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4 李敏敏;我國典型近岸水體懸浮顆粒物后向散射特性研究[D];國家海洋技術中心;2013年
5 蔡立晨;湛江港海域懸浮顆粒物碳同位素時空分布及污染物來源示蹤研究[D];廣東海洋大學;2010年
6 賴建平;鄱陽湖區(qū)懸浮顆粒物和表層沉積物有機質碳、氮同位素研究[D];南昌大學;2012年
7 熊志明;大氣懸浮顆粒物對室內空氣品質影響的預測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04年
8 梁成菊;青島近海有機碳的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9 陳可;置換通風對懸浮顆粒分布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D];湖南大學;2005年
10 紀召啟;舟山海域海洋懸浮顆粒物對重質燃料油的吸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523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65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