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冰在潮汐和波浪作用下的斷裂機理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0
【分類號】:P731.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文潔;許國輝;于月倩;林霖;王欣;趙慶鵬;;波致土體液化下水體含沙量垂向分布試驗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S1期
2 李志軍;張麗敏;盧鵬;Matti LEPPARANTA;李廣偉;;渤海海冰孔隙率對單軸壓縮強度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科學:技術科學;2011年10期
3 許占堂;楊躍忠;曹文熙;王桂芬;孫兆華;周雯;王林;;遼東灣海冰有色溶解有機物和顆粒物的光學特性[J];光學學報;2011年07期
4 沈美芳;;南極冰川融化使企鵝挨餓[J];自然雜志;2011年04期
5 何晉娜;沙龍濱;劉焱光;蔣輝;;西格陵蘭附近海域表層沉積硅藻組合[J];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2011年04期
6 宋天澤;;格陵蘭海近海海域夏季海水水質(zhì)特征分析[J];地理科學;2011年06期
7 王文介;;海陸相互作用下粵東岬灣海岸剖面的侵蝕演變[J];熱帶海洋學報;2011年03期
8 繆吉倫;陳景秋;張永祥;;SPH方法在自由表面流體研究中的應用[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11年03期
9 李佳;白乙拉;李信佳;李志軍;;南極威德爾海兩類典型冰脊形態(tài)特征統(tǒng)計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李鐵志;;北方濱海核電可研階段水文專題研究外委管理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武皓微;龐永杰;;海冰的危害及其淡化利用[A];第十五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C];2011年
2 郭紀捷;;應用chirp聲吶探測海冰的試驗研究[A];2004年全國水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唐述林;康建成;周尚哲;;2003年夏季威德爾海中部到普里茨灣之間海冰的分布特征及其反照率測算[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孫波;何茂兵;康建成;溫家洪;李院生;;探地雷達對北冰洋海冰的探測與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2002——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李小均;高福平;鄢文杰;吳應湘;;波浪作用下海床土體的孔隙水壓累積響應[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6 陳虹;林建華;;油污染物在波浪作用下的擴散傳輸規(guī)律[A];第十六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文集[C];2002年
7 周凱;;基于機載多傳感器系統(tǒng)的海冰航空遙測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遙感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8 趙平;張向東;周秀驥;Moto Ikeda;殷永紅;;北太平洋海冰異常對夏季東亞副熱帶季風降水影響的機制[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9 付玉慧;王少青;;加拿大東岸水域冰季航行安全[A];中國航海學會海洋船舶駕駛專業(yè)委員會天氣海洋與航海安全論文集[C];2000年
10 王幫兵;孫波;田鋼;郭井學;張向培;;三維雷達方法探測北極夏季海冰[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一玲;科學利用海冰資源 淡化研究取得進展[N];中國海洋報;2010年
2 通訊員 李巖;唐山市局專人實地調(diào)查海冰[N];中國氣象報;2010年
3 記者 張建松;北極點周邊海域海冰“未融先開”[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4 記者 韓曉玲;為海冰傳熱研究采集第一手資料[N];湖北日報;2010年
5 本報特派記者 陳瑜;“行走”海冰上[N];科技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李建東;海冰加劇,水產(chǎn)品一路看漲[N];中國食品報;2011年
7 曹未 本報記者 馮保良;面對肆虐的海冰……[N];錦州日報;2011年
8 李娜;姬海冰 追求音樂人生的真、善、美[N];音樂生活報;2011年
9 海科;白色災害——海冰[N];大眾科技報;2001年
10 王海;海冰:白色災害還是白色資源[N];中國船舶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春花;海冰在潮汐和波浪作用下的斷裂機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2 劉玉萍;海冰影響凍融損傷的橋梁結構安全的機理及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季順迎;渤海海冰數(shù)值模擬及其工程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4 楊立鵬;波浪作用下的海底管線沖刷與防護技術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5 曲月霞;海冰與近海結構物作用的物理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6 王全富;南極嗜冷菌Colwellia sp.NJ341產(chǎn)適冷蛋白酶及低溫適應性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7 沙勇;懸跨海底管線動力響應試驗與數(shù)值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8 呂巍;海冰物理參數(shù)的辨識及熱力學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9 應銘;廢棄亞三角洲岸灘泥沙運動和剖面塑造過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勇;基于固液兩相紊流理論的近岸懸移質(zhì)泥沙運動數(shù)值研究[D];清華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春亮;海冰離心脫鹽理論與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王欣;波浪作用下粉質(zhì)土底床液化后運動特征的試驗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李潤祥;利用南極冰芯代用指標反演南印度洋近300年海冰變化[D];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12年
4 王迎暉;波浪作用下船舶操縱運動模擬[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5 陳靜;波浪作用下原位孔壓響應及其在粉土海床穩(wěn)定性評價中的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6 李帥;渤海海冰作為淡水資源的儲量估算及采冰船設計開發(fā)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7 劉瑩;波浪作用下黃河水下三角洲粉質(zhì)土體海床響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馬吉飛;南極普里茲灣夏季海冰氨氧化菌多樣性及豐度分析[D];山東大學;2012年
9 白洋;海冰水灌溉對土壤水鹽特性及棉花產(chǎn)量品質(zhì)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海文;北極區(qū)域海冰異常變化與華北夏季降水的年際關系及其年代際變化[D];南京氣象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26313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263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