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綠素濃度和海表溫度與黃海綠潮海洋初級生產(chǎn)力關系的研究
本文選題:海水富營養(yǎng)化 + 綠潮 ; 參考:《海洋湖沼通報》2017年02期
【摘要】:綠潮發(fā)生時葉綠素濃度(Chla)和海水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會發(fā)生變化,此時海洋初級生產(chǎn)力(Ocean Primary Production,OPP)也會出現(xiàn)顯著變化。本文利用VGPM模型反演了2009年7月15日綠潮暴發(fā)時黃海OPP得到其空間分布情況,并且著重分析了OPP與SST、Chla之間的相關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綠潮區(qū)域的OPP高于非綠潮區(qū)域,其中綠潮區(qū)域的OPP在2600mgC·m~(-2)·d~(-1)至3200mgC·m~(-2)·d~(-1)之間,非綠潮的OOP在1600mgC·m~(-2)·d~(-1)至1900mgC·m~(-2)·d~(-1)范圍內(nèi)。同時綠潮區(qū)域的Chla明顯高于非綠潮區(qū)域的Chla,但SST比非綠潮區(qū)域低一些。
[Abstract]: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Chla)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s) will change when the green tide occurs, and there will also b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ocean Primary production (OPP). 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uang Hai OPP during the green tide outbreak on July 15, 2009 was inversed by using VGPM model,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PP and OPP Chla was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OPP of green tide reg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green tide region, in which the OPP of green tide region is between 2600mgC MJ ~ (-2) DU ~ (-1) to 3200mgC ~ (MU ~ (-2) DU ~ (-1), and the OOP of non-green tide is from 1600mgC MJ ~ (-2) DU ~ (-1) to 1900mgC ~ (MU ~ (-2) DU ~ (-1). At the same time, the Chla of the green tide region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 green tide area, but the SST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 green tide area.
【作者單位】: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遠洋漁業(yè)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基金】:海洋赤潮災害立體監(jiān)測技術(shù)與應用國家海洋局重點實驗室重點基金(201401)資助
【分類號】:X5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昕;王靜;程旭華;閆桐;;南海葉綠素濃度的時空變化特征分析[J];熱帶海洋學報;2012年04期
2 潘德爐,J.F.G.Gower,林壽仁;熒光法遙感海面葉綠素濃度的波段選擇研究[J];海洋與湖沼;1989年06期
3 詹海剛,詹海剛,施 平,陳楚群;利用神經(jīng)網(wǎng)絡反演海水葉綠素濃度[J];科學通報;2000年17期
4 傅克忖,曾憲模;海水分光反射率與葉綠素濃度的相關分析[J];黃渤海海洋;1995年01期
5 陳衛(wèi)標,吳東,張亭祿,劉智深;海洋表層葉綠素濃度的激光雷達測量方法和海上實驗[J];海洋與湖沼;1998年03期
6 矯曉陽;葉綠素α預報赤潮原理探索[J];海洋預報;2004年02期
7 陳曉翔,丁曉英;利用SeaWiFS數(shù)據(jù)估算珠江口海域表層葉綠素濃度的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8 楊靜;李海;劉欽政;何恩業(yè);任湘湘;;2006年渤海灣赤潮監(jiān)控海域葉綠素-a的影響因子分析研究[J];海洋與湖沼;2012年06期
9 沈春燕;陳楚群;詹海剛;;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反演珠江口海域葉綠素濃度[J];熱帶海洋學報;2005年06期
10 閆桐;王靜;;基于HHT的呂宋島西北海域葉綠素濃度及相關環(huán)境物理要素的多時間尺度分析[J];熱帶海洋學報;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輝;唐丹玲;王素芬;;南海西北部夏季葉綠素濃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對海洋環(huán)境的響應[A];中國海洋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海東;基于MERIS數(shù)據(jù)的內(nèi)陸湖泊葉綠素a濃度反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2 郭海峽;中國近海葉綠素衛(wèi)星遙感數(shù)據(jù)重構(gòu)及其時空變化特征研究[D];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魏志強;機載海洋激光熒光雷達測量海表層葉綠素濃度的實驗和算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4 晏懷斌;CALIPSO激光雷達水下信號反演大洋葉綠素濃度的探索[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5 曲元;海洋污染水體的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方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6 呂永濤;海水葉綠素現(xiàn)場監(jiān)測儀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024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190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