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P430超低功耗海洋漂流浮標采集器的設計
本文關鍵詞: MSPMCU 超低功耗 北斗通信 數據采集 出處:《現代電子技術》2017年2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了滿足遠海氣象水文監(jiān)測需要,設計一種基于MSP430MCU海洋氣象水文漂流浮標采集器;重點研究采集器電路設計及程序設計。為了最大限度提高采集器運行時長,采用超低功耗微處理器,供電系統采用鋰電池與太陽能電池板,充電控制采用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并為所有部件設置獨立電源控制;采集器運用國內自主研發(fā)的北斗通信方式,實現深遠海氣象水文數據采集。實際測試結果驗證了系統的合理性和實用性,對于深遠海洋氣象水文觀測意義重大。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offshore meteorological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a marine meteorological hydrological floating buoy collector based on MSP430MCU is designed.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operating time of the collector, ultra-low power microprocessor is adopted, and lithium battery and solar panel are used in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charging control adopts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T) and sets up independent power control for all components. The data acquisition of sea meteorology and hydrology is realized by using Beidou communication method, which is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in China. The practical test results verify the rationa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observation of ocean meteorology and hydrology.
【作者單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電子工程學院;華云升達(北京)氣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氣象局大氣探測重點開放實驗室;
【基金】: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fā)專項:海洋氣象漂流觀測儀開發(fā)及應用(2014YQ110787)
【分類號】:P715.2
【正文快照】: 0引言海洋是我國領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寶貴的財富資源,具有重要的國防戰(zhàn)略地位和經濟實用價值。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海洋的重視。海洋觀測是認識海洋、研究海洋、開發(fā)利用海洋的基礎,海洋浮標則是海洋觀測的工具和手段。近年來,雖然我國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康明,林雨良,林中彬,覃俊琳,何慶生;近海遙測波浪儀的數據采集與處理[J];臺灣海峽;1992年03期
2 吳依林;;漂流浮標的技術狀況與發(fā)展[J];海洋技術;1990年01期
3 孫仲漢;關于發(fā)展我國漂流浮標和錨泊浮標技術的建議[J];海洋技術;2000年02期
4 王東明,楊慧;極地漂流浮標技術的最新進展[J];海洋技術;2002年02期
5 張少永;商紅梅;李文彬;;北斗定位通信系統在自持式剖面循環(huán)探測漂流浮標的應用初探[J];海洋技術;2009年04期
6 余立中;表層漂流浮標的研制與海上實驗[J];海洋技術;1995年03期
7 余立中,山廣林;表層漂流浮標及其跟蹤技術[J];海洋技術;1997年02期
8 楊福清,王乃敏;價值工程浮標的最新進展風速風向漂流浮標[J];海洋技術;1997年02期
9 董濤;楊慶保;;自持式剖面循環(huán)探測漂流浮標水下運動過程實例分析[J];海洋技術;2006年01期
10 蘇京志,王東曉,陳舉,杜巖,謝強;利用回歸模型模擬衛(wèi)星跟蹤海洋漂流浮標軌跡[J];地球科學進展;2005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吳濤;基于寬帶衛(wèi)星的海洋海事信息數據懫集裝置研發(fā)[D];集美大學;2015年
2 王鵬;新型表層漂流浮標的研制[D];青島科技大學;2017年
3 張少永;剖面漂流浮標控制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4 蘇京志;全球上層海流的漂流浮標資料分析[D];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本文編號:14693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146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