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劑Irgarol 1051對三角褐指藻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防污劑Irgarol 1051對三角褐指藻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出處:《海洋科學》2016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Irgarol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生長 生理特性
【摘要】:為研究防污劑Irgarol 1051對微藻生長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為材料,分析了Irgarol 1051對P.tricornutum生長、葉綠素a含量、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等的影響。結果表明:Irgarol 1051可抑制P.tricornutum的生長,并誘導其產(chǎn)生耐受性;P.tricornutum中葉綠素a、可溶性蛋白質(zhì)含量及SOD酶活力等均隨Irgarol 1051質(zhì)量濃度的增加而升高,以維持其生長和生理狀態(tài);隨著Irgarol 1051質(zhì)量濃度的升高,藻細胞中MDA含量顯著增加,表明細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過量積累,這將破壞藻細胞的膜結構與功能。研究結果將為探討Irgarol1051對微藻的效應機制及其環(huán)境風險評價提供數(shù)據(jù)資料和科學依據(jù)。
[Abstract]:The effects of Irgarol 1051 on growth , chlorophyll a content ,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 superoxide dismutase ( SOD ) activity and Malondialdehyde ( MDA ) content of P . tricornutum were studi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rgarol 1051 inhibited P . tricornutum growth and induced tolerance ;
【作者單位】: 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200381)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2013M531370,2014T70532) 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410289035Z)~~
【分類號】:X55
【正文快照】: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成婕;謝爾瓦妮古麗·蘇來曼;鄧祥元;崔思宇;劉孟姣;鄧美琳;;納米二氧化鈦對斜生柵藻的毒性效應研究[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2 瞿建宏;羅永宏;裘麗萍;胡庚東;陳家長;;甲萘威對普通小球藻生長和主要生理指標的影響[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3年09期
3 許鳳玲;藺存國;于泓先;鄭紀勇;;海洋防污劑及其緩控釋技術進展[J];材料開發(fā)與應用;2013年03期
4 王洪斌;成明;錢鵬;李士虎;閻斌倫;;金屬離子對中肋骨條藻的脅迫效應及葉綠素a合成的影響[J];海洋科學;2012年07期
5 周曉見;董夏偉;繆莉;靳翠麗;;海洋防污損涂料添加劑Irgarol 1051環(huán)境科學研究進展[J];環(huán)境科技;2011年03期
6 于娟,唐學璽,李永祺,王晨,劉文明;UV-B輻射對海洋微藻抗氧化系統(tǒng)的影響[J];海洋科學;2002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麗美;張帥帥;李宏霞;包烏云嘎;何烏日嘎木拉;;不同形貌納米氧化亞銅的制備及應用的研究進展[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3期
2 趙胡;唐俊;鄭文教;;重金屬Cu~(2+)脅迫對紅樹植物秋茄幼苗生長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響[J];海洋科學;2016年04期
3 謝爾瓦妮古麗·蘇來曼;成婕;鄧祥元;高坤;馬志欣;;防污劑Irgarol 1051對三角褐指藻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海洋科學;2016年04期
4 鄧祥元;成婕;高坤;王長海;;防污劑Irgarol 1051在水環(huán)境中的生態(tài)效應[J];環(huán)境化學;2015年09期
5 吳明珠;何梅琳;鄒山梅;鄧祥元;王長海;;納米MgO對斜生柵藻的毒性效應及致毒機理[J];環(huán)境化學;2015年07期
6 鄶安琪;趙偉華;李青云;李歡;;典型污染物對藻類生態(tài)毒性效應研究進展[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5年06期
7 梅承芳;陳進林;田亞靜;梁燕珍;梁慧君;馬連營;孫國萍;許玫英;欒天罡;曾國驅;;防污漆中活性物質(zhì)海洋環(huán)境風險評估關鍵技術探討[J];生態(tài)毒理學報;2015年01期
8 董丹;錢鵬;王洪斌;李士虎;;水環(huán)境中草甘膦對海州灣典型優(yōu)勢微藻的毒性效應[J];科技通報;2014年05期
9 王洪斌;宋秀梅;丁媛;吳言;閻斌倫;;水環(huán)境中草甘膦對塔胞藻、塔瑪亞歷山大藻的毒性效應[J];農(nóng)藥;2014年01期
10 田密;鄭貝貝;蘇金麗;宋秀梅;王洪斌;;塔胞藻及海水小球藻對草甘膦致毒脅迫的生理應答[J];水產(chǎn)科學;2013年09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祥元;樊玲波;高坤;羅翔;丁婉婉;;汞脅迫下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生理生化響應[J];環(huán)境化學;2012年12期
2 侯東穎;馮佳;謝樹蓮;;納米二氧化鈦脅迫對普生輪藻的毒性效應[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2年06期
3 鐘秋;何楨;戴安琪;張燦;楊雪;胡曉靜;郭佳;熊麗;劉德立;;納米二氧化鈰對斜生柵藻的毒性研究[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2年02期
4 李鋒民;趙薇;李媛媛;田志佳;王震宇;;納米TiO_2對短裸甲藻的毒性效應[J];環(huán)境科學;2012年01期
5 劉曉閏;唐萌;;納米二氧化鈦的毒性研究與安全性展望[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6期
6 秦洪偉;陳柳芳;魯楠;秦偉超;袁星;;氧氟沙星對斜生柵藻的毒性效應[J];環(huán)境化學;2011年04期
7 張寧;金星龍;李曉;岳俊杰;魏東斌;;人工納米材料對藻類的毒性效應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0期
8 史航;石建高;陳曉蕾;劉永利;王魯民;;包埋苯甲酸鈉微球的制備及在海洋防污涂料中的抑菌研究[J];高分子通報;2011年01期
9 黃振芳;劉昌明;劉波;崔麗鳳;;鐵錳微量元素對淡水藻類的生長影響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Z1期
10 白偉;張程程;姜文君;張智勇;趙宇亮;;納米材料的環(huán)境行為及其毒理學研究進展[J];生態(tài)毒理學報;2009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牛海鳳;馮劍豐;周慧敏;朱琳;;脈沖式磷酸鹽輸入在不同溫度下對三角褐指藻生長的影響[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13年05期
2 曲芳兵;陳波;代易穎;郭婷;蘭麗瓊;卿人韋;;鎘對三角褐指藻生化組分及光合效能的影響[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3 廖啟斌,李文權,陳清花,鄭愛榕;營養(yǎng)鹽對三角褐指藻脂肪酸含量與百分組成的影響[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00年02期
4 周秋香,張德強,孫漢文;三角褐指藻的培養(yǎng)條件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5 梁英,麥康森,孫世春,于道德;硝酸鈉濃度對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MACC/B226生長及脂肪酸組成的影響[J];海洋科學;2002年05期
6 王麗;應波;鄂學禮;;三角褐指藻培養(yǎng)條件的選擇[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6年07期
7 張小兵;胡章喜;黃振華;段舜山;;三角褐指藻在磷營養(yǎng)限制脅迫下的補償生長效應[J];生態(tài)科學;2007年02期
8 路延篤;崔紅利;秦松;馮大偉;姜鵬;衣悅濤;;三角褐指藻基因槍轉化體系的建立[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9年06期
9 李運濤;付春華;栗茂騰;余龍江;;三角褐指藻Δ6脂肪酸延長酶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J];生物技術通報;2009年10期
10 簡建波;鄒定輝;劉文華;朱喜鋒;劉慧慧;;三角褐指藻對銅離子長期暴露的生理響應[J];海洋通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周駿;;正壬香草酰胺對三角褐指藻的化感作用機制研究[A];中國第五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Q美,
本文編號:13603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136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