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深水海底管道沉降分析
本文關鍵詞:西非深水海底管道沉降分析 出處:《海洋工程》2016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海底管道 重塑土強度 土壤敏感系數 鋪設動力放大系數 附加沉降
【摘要】:基于西非深海安哥拉32區(qū)塊KAOMBO油田實際工程,對海底管道沉降進行了理論分析和數值計算,考慮了極淺層土力學參數的不確定性,認為土體不排水抗剪強度對管道沉降的影響不可忽視,隨著土體強度的增加,管道沉降量呈指數衰減,當土體強度達到2.0 k Pa時,管道沉降量趨于一致。同時考慮了管道安裝過程中縱橫向擺動對管道沉降的影響,引入了動力系數,考慮管道觸泥點處應力集中產生的附加沉降,荷載集中系數隨管道彎曲剛度和土壤剛度增加而增加,隨鋪設張力的增加而減小,并區(qū)分"輕""重"管道進行了沉降分析,結果與幾內亞灣和安哥拉海域實際工程和現場實際觀測數據相符。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中石化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9142) 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005005)
【分類號】:P756.2
【正文快照】: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油氣資源在水深超過500 m的深水區(qū)獲得發(fā)現,西非深海石油開發(fā)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好前景。海底油氣管道作為深海油氣田開發(fā)生產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在位穩(wěn)定性尤其是高溫高壓管道的整體穩(wěn)定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分析管道的穩(wěn)定性,管道的沉降量是一個重要參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肖文功;海底管道懸空隱患治理技術研究及應用[J];中國海洋平臺;2004年06期
2 劉明亮;張玉鳳;霍立興;鄧彩艷;;海底管道安全性評定方法的分析[J];焊接學報;2006年08期
3 陳震;譚開忍;肖熙;;設計階段海底管道的缺陷評估方法研究[J];中國海洋平臺;2007年01期
4 解泰昌;周振宇;沈光;;海底管道施工的監(jiān)測與控制[J];建筑施工;2007年07期
5 蔣俊杰1;湯民強;鄭西來;;側掃聲納系統(tǒng)在海底管道懸空調查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6 趙天奉;段夢蘭;潘曉東;;剛性連接雙層海底管道高溫側向屈曲分析方法研究[J];海洋工程;2008年03期
7 董文乙;;海底管道管跨的預防和治理[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9年07期
8 徐繼尚;李廣雪;曹立華;楊榮民;;海底管道綜合探測技術及東方1-1管道不穩(wěn)定因素[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9年05期
9 趙冬巖;余建星;岳志勇;段夢蘭;;含缺陷海底管道屈曲穩(wěn)定性的數值模擬[J];天津大學學報;2009年12期
10 趙冬巖;余建星;王琮;李秀鋒;;基于風險的海底管道安全評估方法研究[J];海洋技術;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龔順風;陳源;金偉良;李志剛;趙冬巖;何寧;;深水海底管道S型鋪設形態(tài)分析[A];第十四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曹先凡;秦延龍;聶冬;孫建偉;孫昭晨;;海底管道沖刷的數值模擬[A];第十四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徐志剛;彭紅偉;;深水海底管道安全保障技術[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4 馬洪新;江錦;杜穎;童浩;鄭秋明;;海底管道更換維修技術及工程實踐[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5 劉志剛;潘曉東;;近岸區(qū)域海底管道設計方法研究[A];第十五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C];2011年
6 江錦;馬洪新;秦立成;;幾種典型海底管道修復技術[A];第十五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C];2011年
7 夏日長;潘曉東;;海底管道高溫高壓屈曲分析[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3分會場-海洋工程裝備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冷志;葉宏平;范景濤;高慶立;趙強;;海底管道懸空處理工藝[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3分會場-海洋工程裝備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趙建平;;海底管道風險評價方法簡介[A];第三屆全國管道技術學術會議壓力管道技術研究進展精選集[C];2006年
10 潘東民;劉楚;;海底管道改線連接技術的開發(fā)和應用[A];第十三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通訊員 鄧廷輝;“863”新技術為海底管道裝上“眼睛”[N];科技日報;2010年
2 賈天添;新型海底管道連接器問世[N];中國船舶報;2014年
3 涂露芳;世界最長海底管道對接成功[N];建筑時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吳鈺驊;海底管道—流體—海床相互作用機理和監(jiān)測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2 蒲進菁;粉砂質海床對管跨渦激振動響應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3 程棟棟;復雜條件下海底管線與土相互作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蘭千鈺;波、流作用下的海底管道自埋機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2 呂春旺;海底管道的自主探測與識別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3 梁光強;高溫高壓下海底管道的屈曲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黃朝煒;海底管道與土壤的耦合作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5 李樂;基于主動加熱式的海底管道懸空監(jiān)測技術[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6 于志猛;非金屬海底管道在位穩(wěn)定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7 孫彥彥;完好管道在復雜荷載作用下的極限承載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8 白俊磊;海底管道墜物碰撞損傷數值模擬分析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9 韓文海;腐蝕海底管道可靠性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10 李景陽;粉土海床波流作用下海底管道穩(wěn)定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3188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131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