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海洋學論文 >

膠州灣沉積物中硫形態(tài)及早期成巖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12-15 04:01

  本文關(guān)鍵詞:膠州灣沉積物中硫形態(tài)及早期成巖作用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有機硫 黃鐵礦 硫同位素 沉積物 膠州灣


【摘要】:硫是海洋沉積物早期成巖作用的重要參與者。硫在成巖過程中的地球化學循環(huán)直接影響海洋沉積物中的碳、鐵、磷及許多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學循環(huán)。黃鐵礦硫和有機硫是海洋沉積物中固相硫的兩種重要保存形式。研究兩者含量及其硫同位素組成對于了解黃鐵礦的形成、有機硫來源及成因機制、鐵硫化物形成與有機質(zhì)硫化的相對關(guān)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膠州灣沉積物作為研究對象,采集了2個站點沉積物柱狀樣,用化學提取法和硫同位素定量研究了酸揮發(fā)性硫化物(AVS)、黃鐵礦硫(Spy)、Cr(II)不可還原有機硫(non-CROS)、腐殖酸硫(HA-S)和富里酸硫(FA-S)等形態(tài)特征。采集了23個站點表層沉積物,測定了HA-S、FA-S、Spy和殘余有機硫含量(ROS);采集了膠州灣周邊4條河流沉積物、長江河流4站點沉積物、東海和膠州灣沉積物各4個表層樣,測定了腐殖酸硫、富里酸硫和總硫含量。結(jié)合各硫形態(tài)含量、分布,硫同位素組成、活性鐵(Feox)含量,詳細分析了黃鐵礦形成的制約因素、有機硫來源及形成路徑、鐵硫化物形成與有機質(zhì)硫化的相對關(guān)系,主要結(jié)論如下: 1.膠州灣沉積物中non-CROS和HA-S均以海洋生物有機硫為主,其份數(shù)分別為67~77%和65~68%,而FA-S則以成巖有機硫為主(54~73%)。與世界近海沉積物相比較,人類活動以及河流污染物輸入并未明顯提高沉積物中有機硫含量。 2.硫同位素研究表明,腐殖質(zhì)硫和non-CROS都不能全面反映沉積物中有機硫的組成和來源,應(yīng)將這兩種提取方法結(jié)合起來研究有機硫組成及成因。 3.在沉積物剖面上,鐵硫化物形成與有機質(zhì)硫化并存,并且兩者都與活性有機質(zhì)含量有關(guān),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相互競爭。 4.表層沉積物中黃鐵礦的存在(2.8~36mol/g)表明硫酸鹽還原細菌活性高、黃鐵礦在沉積物表層快速形成。Spy與TOC良好的空間耦合關(guān)系表明活性有機質(zhì)含量對黃鐵礦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5. FA-S與TOC良好的空間耦合關(guān)系是FA成巖硫化的結(jié)果,沉積物中有機質(zhì)富集是硫化程度的重要影響因素。HA-S與TOC較差空間耦關(guān)系與HA-S中成巖有機硫占的比例較小有關(guān)。ROS主要來自河流輸入,,其中含有人類活動輸入的殘余有機硫。表層沉積物中TOC、Spy和FA-S之間的空間耦合可作為人類活動對底棲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影響的敏感指標。 6.河流沉積物HA-S、FA-S含量相近,且不存在明顯地域差異,河流沉積物中有機硫主要以殘余有機硫為主。沉積環(huán)境、富營養(yǎng)化狀況以及河流污染狀況等因素導(dǎo)致膠州灣沉積物中的FA-S和HA-S含量平均值明顯高于和東海沉積物中的含量。海洋沉積物中HA-S含量稍高于河流沉積物,但相差較小。海洋沉積物中FA-S含量明顯高于河流中的含量可能是成巖硫化作用的結(jié)果。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P736.41;P58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朱茂旭;史曉寧;楊桂朋;李鐵;呂仁燕;;海洋沉積物中有機質(zhì)早期成巖礦化路徑及其相對貢獻[J];地球科學進展;2011年04期

2 林海潮,余家康,史志明,嚴川偉;含硫原油煉制過程中活性硫腐蝕[J];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shù);2000年06期

3 沈志良;膠州灣營養(yǎng)鹽的現(xiàn)狀和變化[J];海洋科學;1997年01期

4 鮑根德;;海洋沉積物中自生硫化鐵及其意義[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訊;1988年02期

5 劉運令;汪亞平;高建華;賈建軍;夏小明;;膠州灣鉛-210比活度的分布模式及百年尺度的沉積速率[J];海洋學報(中文版);2010年01期



本文編號:129050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129050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6283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