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的來歷
本文關鍵詞:東海的來歷
更多相關文章: 東海 晚中生代以來 被動陸緣 弧后擴張 滄海桑田
【摘要】:東海是中國東部的大型邊緣海,具有復雜的陸架盆地、特殊的沉積構成,以及西太平洋陸緣典型的溝-弧-盆構造體系,記錄了大量大陸邊緣演化、盆地形成和環(huán)境氣候演變的信息.研究表明,在晚白堊世之前,華南大陸以東并無東海,而是古太平洋相伴.晚白堊世之后原始的東海開始形成,其后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先后經歷了晚白堊世至早始新世的被動陸緣階段,以及中始新世以來的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兩期俯沖和弧后擴張,奠定了現(xiàn)今東海西部為水深小的寬陸架,東部為水深較大的沖繩海槽的構造格局.現(xiàn)代的東海是在末次冰期(1 5 k a B P)之后形成的,海平面的變遷塑造了現(xiàn)代東海的海底地貌.
【作者單位】: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項目(編號:2016YFC0600402) 國家海洋局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項目(編號:GASI-GEOGE-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41676027)資助
【分類號】:P736
【正文快照】: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項目(編號:2 0 1 6 Y F C 0 6 0 0 4 0 2)、國家海洋局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項目(編號:G A S I-G E O G E-0 1)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4 1 6 7 6 0 2 7)資助從有文字記載開始,東海便進入了我國先民們的視線,如果要找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Kensaku Tamaki;張裕明;;兩個弧后擴張模式[J];地震地質譯叢;1986年05期
2 A.Hynes;J.Mott;莫杰;;論弧后擴張的原因[J];海洋地質譯叢;1987年02期
3 許天銘;雷紅;劉文忠;陳超;;壓力流動引起的弧后擴張[J];地質論評;1988年05期
4 劉池洋;;對弧后擴張作用的探討[J];地質論評;1993年03期
5 G·Kimura;池國祥;黃國強;林瑤民;;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地區(qū)的碰撞、旋轉和弧后擴張[J];海洋地質譯叢;1987年02期
6 石耀霖,王其允;俯沖帶的后撤與弧后擴張[J];地球物理學報;1993年01期
7 陳奎英;西太平洋海底弧后擴張中心發(fā)現(xiàn)金礦帶[J];海洋信息;1995年04期
8 石耀霖,張健;中國東北遠離海溝陸內弧后擴張形成新生代火山的深部地球動力學背景[J];地震學報;2004年S1期
9 黃開年;峨眉山玄武巖是弧后擴張的產物嗎?[J];地質科學;1988年03期
10 王本善;;匯聚與拉張,對立的統(tǒng)一——論弧后擴張的必然性[J];中國海上油氣;199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黃建華;夏慶;傅容珊;黃雍;;青藏高原及弧后擴張與中國大陸巖石層應力格局[A];1991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1年
2 石耀霖;;后撤的俯沖帶與弧后擴張[A];199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0年
,本文編號:12677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iyang/126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