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國Ⅳ柴油機排放性能的燃燒室結構優(yōu)化研究
本文關鍵詞:提升國Ⅳ柴油機排放性能的燃燒室結構優(yōu)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NO_x生成機理 多樣本點 近似模型 多目標優(yōu)化
【摘要】:隨著國Ⅳ柴油機排放標準的全面實施,滿足更為嚴格排放標準的柴油機研發(fā)迫在眉睫。本文采用單樣本點的國Ⅳ柴油機燃燒排放預測研究和多樣本點的燃燒室結構優(yōu)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實現國Ⅳ柴油機排放性能提升的燃燒室結構優(yōu)化。使用包含64種組分154步反應的C14H28表征柴油的機理,耦合包含9步反應的詳細NOx子模型和包含23步反應的Soot子模型來模擬發(fā)動機的燃燒和排放過程。通過在ESC穩(wěn)態(tài)測試循環(huán)下的計算值與試驗值的對比驗證,對模型進行了校核評估;趩螛颖军c深入對比分析了三種NOx機理,研究了相關基團的濃度變化歷程和區(qū)域分布對NOx的影響。結果表明,O濃度和O濃度/UHC濃度都是影響NO生成的重要因素。NO2在研究柴油機NOx的排放中不能忽略,滿負荷時N02占總NOx的10%以上,低負荷高EGR率時N02占比更高。NO主要生成在高溫富氧區(qū)域,N02主要生成在NO外圍溫度較低的區(qū)域。H02濃度是N02生成的影響因素之一,H02促進了N02的生成。低負荷高EGR率時N20的排放增高,占NOx的比例增大,N2O主要生成在高溫高H02區(qū)域。采用近似模型替代復雜單樣本點的三維數值模型,開展了基于多樣本點的燃燒室結構的多目標優(yōu)化工作。采用最優(yōu)拉丁超立方試驗設計方法,完成了燃燒室縮口直徑、縮口位置、凹坑深度的取值范圍內的多樣本點的取樣,以獲得整個設計域內的預測能力;谒⒌腒riging近似模型,根據工程實際合理設置NOx和Soot排放優(yōu)化目標,使用AMGA多目標優(yōu)化算法對燃燒室進行了優(yōu)化,從所得的Pareto最優(yōu)解集中選擇一組在各工況都能較大程度降低NOx和Soot排放的作為最終解,并對最終解進行了單樣本點的三維數值模擬計算。優(yōu)化方案計算結果與原機的模擬計算結果對比表明,NOx和Soot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NOx加權排放降低6.6%,Soot加權排放降低17.9%。優(yōu)化后改善了柴油機NOx和Soot排放的trade-off關系,提高了柴油機的排放性能。本文采用單樣本點的柴油機三種NOx機理的排放預測以及多樣本點的燃燒室結構多目標優(yōu)化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國Ⅳ柴油機排放性能的提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NO_x生成機理 多樣本點 近似模型 多目標優(yōu)化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K42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23
- 1.1 引言11-15
- 1.1.1 柴油機的現行排放法規(guī)對柴油機的升級要求11-14
- 1.1.2 柴油機升級的技術路線14-15
- 1.2 燃燒室應用及結構優(yōu)化的研究現狀15-18
- 1.2.1 燃燒室的分類及應用15-17
- 1.2.2 柴油機燃燒室結構的研究現狀17-18
- 1.3 多目標優(yōu)化的研究概況18-21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方法21-23
- 第二章 計算模型的建立及驗證23-33
- 2.1 發(fā)動機的主要參數23
- 2.2 燃燒室模型的構建23-30
- 2.2.1 原機燃燒室?guī)缀闻c網格模型的建立23-24
- 2.2.2 計算子模型的選擇24-30
- 2.3 模型驗證30-32
- 2.3.1 計算工況選擇30-31
- 2.3.2 計算與試驗結果對比31-32
- 2.4 本章小結32-33
- 第三章 單樣本點不同NO_x機理對比分析33-45
- 3.1 NO_x機理研究現狀33-34
- 3.2 NO_x及相關基團生成歷程分析34-39
- 3.3 區(qū)域分布分析39-44
- 3.4 本章小結44-45
- 第四章 基于多樣本點的燃燒室結構優(yōu)化45-66
- 4.1 多目標優(yōu)化問題45
- 4.2 基于燃燒室結構參數的DOE試驗設計45-46
- 4.2.1 最優(yōu)拉丁超立方試驗設計方法45-46
- 4.2.2 設計變量及約束條件46
- 4.3 Kriging近似模型的建立46-51
- 4.3.1 Kriging近似模型的基本理論46-49
- 4.3.2 生成Kriging模型49-51
- 4.4 燃燒室結構參數的多目標優(yōu)化51-55
- 4.4.1 AMGA遺傳算法51-52
- 4.4.2 多目標優(yōu)化問題的最優(yōu)解52-54
- 4.4.3 AMGA優(yōu)化結果54-55
- 4.5 優(yōu)化后燃燒室與與原機燃燒室對比分析研究55-65
- 4.5.1 低轉速滿負荷優(yōu)化前后排放物生成對比55-58
- 4.5.2 中等轉速滿負荷優(yōu)化前后排放物生成對比58-60
- 4.5.3 中等轉速部分負荷優(yōu)化前后排放物生成對比60-63
- 4.5.4 高轉速滿負荷優(yōu)化前后排放物生成對比63-65
- 4.6 本章小結65-66
- 第五章 全文總結與展望66-68
- 5.1 全文總結66-67
- 5.2 工作展望67-68
- 參考文獻68-73
- 致謝7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國四排放標準將于明年1月1日全面執(zhí)行[J];叉車技術;2014年02期
2 周愛民;張青富;張桂戌;;一種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多目標進化算法[J];軟件學報;2014年05期
3 肖鵬;王海軍;;柴油機燃燒室形狀的發(fā)展歷程[J];汽車零部件;2013年11期
4 李石彪;葛明生;沈黎明;羅福強;;燃燒室結構對柴油機排放影響的模擬與試驗研究[J];車用發(fā)動機;2013年05期
5 王方;王志;帥石金;王建昕;;增壓小排量汽油機燃燒過程的大渦模擬[J];內燃機學報;2013年04期
6 趙昌普;朱云堯;楊俊偉;李小氈;;燃燒室形狀對增壓中冷柴油機燃燒和排放影響的數值模擬[J];內燃機學報;2013年04期
7 何超;汪勇;李加強;趙龍慶;譚建偉;;高壓共軌柴油機燃燒與二氧化氮排放特性研究[J];內燃機工程;2013年01期
8 宋云超;寧智;劉耀東;姜大海;姚廣濤;;氫氣/柴油發(fā)動機NO_x和微粒排放特性的數值模擬[J];內燃機學報;2011年06期
9 李密青;鄭金華;羅彪;;一種基于最小生成樹的多目標進化算法[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09年05期
10 公茂果;焦李成;楊咚咚;馬文萍;;進化多目標優(yōu)化算法研究[J];軟件學報;2009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陳亮;柴油燃料燃燒碳煙顆粒生成機理與演變規(guī)律的試驗和數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張紀元;重型柴油機SCR系統(tǒng)應用技術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3 謝延敏;基于Kriging模型和灰色關聯分析的板料成形工藝穩(wěn)健優(yōu)化設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4 孟紅云;多目標進化算法及其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黃冠衍;國Ⅳ柴油機燃燒系統(tǒng)性能提升的三維模擬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2 盧云;結構穩(wěn)健綜合優(yōu)化設計方法研究及其在交通路錐收放車中的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3 劉宇;基于近似模型的車輛懸架參數優(yōu)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4 張文強;復合EGR與可調兩級增壓系統(tǒng)對柴油機性能和排放影響的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5 王群;基于對稱拉丁超立方設計的多目標進化算法[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751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87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