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動力論文 >

脫硫活性焦水洗再生過程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5 21:04
  對5種活性焦水洗再生前后的脫硫性能進行實驗研究,通過比表面積(BET)、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方法表征水洗再生工藝對活性焦孔隙結(jié)構(gòu)和表面化學性質(zhì)的影響,揭示影響活性焦水洗再生性能的關(guān)鍵因素。結(jié)果表明:活性焦脫硫硫容的大小和水洗再生率的高低沒有直接關(guān)系;微孔比表面積較大的活性焦脫硫性能較好,中大孔孔容較大的活性焦水洗再生率較高,同時具備較大的微孔比表面積和中大孔孔容結(jié)構(gòu)的活性焦適宜水洗再生工藝;活性焦表面極性含氧官能團含量越高水洗再生效果越好;活性焦AC5經(jīng)過6次水洗再生循環(huán),微孔中的硫酸經(jīng)過多次累積后可以被水洗出,穩(wěn)定再生率保持在45%~50%,最適用于活性焦水洗再生工藝。 

【文章來源】:熱力發(fā)電. 2020,49(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脫硫活性焦水洗再生過程實驗研究


模擬煙氣脫硫?qū)嶒炑b置

脫硫效率,脫硫


5種不同活性焦再生前后脫硫效率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活性焦AC3和AC5在水洗再生前后脫硫效率均較高,再生前脫硫效率分別為45%和40%,水洗再生后脫硫效率分別為20%和25%;而AC1和AC2活性焦水洗再生前后脫硫性能均較差。圖3為5種活性焦1次再生率及再生前后脫硫硫容。由圖3可知:活性焦AC5的初始脫硫硫容和再生脫硫硫容分別為30.86、20.18 mg/g,均處于5種活性焦中最高,再生率為48.2%;活性焦AC4的初始脫硫硫容和再生脫硫硫容分別為23.26、16.98 mg/g,再生前后硫容相差6.28 mg/g,在5種活性焦中相差最小,所以再生率最高,達到87.93%?梢娒摿蛐瘦^高的活性焦相對再生率也較高,但不存在絕對的線性關(guān)系。

脫硫,表面性質(zhì),再生過程


圖3為5種活性焦1次再生率及再生前后脫硫硫容。由圖3可知:活性焦AC5的初始脫硫硫容和再生脫硫硫容分別為30.86、20.18 mg/g,均處于5種活性焦中最高,再生率為48.2%;活性焦AC4的初始脫硫硫容和再生脫硫硫容分別為23.26、16.98 mg/g,再生前后硫容相差6.28 mg/g,在5種活性焦中相差最小,所以再生率最高,達到87.93%?梢娒摿蛐瘦^高的活性焦相對再生率也較高,但不存在絕對的線性關(guān)系。2.2水洗再生過程對活性焦表面性質(zhì)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碳材料對燃煤煙氣硫脫除及資源化研究進展[J]. 曲智斌,孫飛,皮信信,郄志鵬,高繼慧.  潔凈煤技術(shù). 2020(01)
[2]考慮燃煤機組健康度與負荷轉(zhuǎn)移的連鎖故障供防控策略[J]. 林玥廷,張維奇,林英明,丁偉,吳名新,湯俊,張家美,蔣沁.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9(17)
[3]基于云平臺的發(fā)電機組節(jié)能減排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J]. 鄭中原,趙鵬,姜玲,張佳成,于金山.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9(07)
[4]燃煤電廠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shù)進展[J]. 劉海洋,江澄宇,谷小兵,李葉紅,申鎮(zhèn).  環(huán)境工程. 2016(04)
[5]煙氣脫硫活性炭再生技術(shù)研究進展[J]. 賈艷萍,宗慶,張明爽,王子鳴,張?zhí)m河.  硅酸鹽通報. 2016(03)
[6]燒結(jié)脫硫石膏的綜合利用現(xiàn)狀[J]. 張瑤,任耘,劉佰龍,張朝暉.  硅酸鹽通報. 2015(12)
[7]活性焦煙氣凈化技術(shù)在大型燃煤電廠的應用前景[J]. 丹慧杰,余福勝,雷鳴,牛擁軍,李陽.  熱力發(fā)電. 2015(04)
[8]活性焦脫硫工藝的研究進展[J]. 黎華敏,李兵,許月陽,薛建明,王宏亮,陳姝娟.  電力科技與環(huán)保. 2015(02)
[9]煙氣脫硫新型催化劑水洗再生工藝研究[J]. 趙文艷,孫明超,郭家秀,尹華強.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3(11)
[10]兩種活性焦脫除除煙氣中SO2及水洗再生性能對比分析[J]. 吳濤,梁大明,李蘭廷,熊銀伍.  潔凈煤技術(shù). 2010(01)

博士論文
[1]多孔碳內(nèi)分子與離子吸附強化機制及方法[D]. 孫飛.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7
[2]活性焦的制備及其煙氣脫硫的實驗研究[D]. 朱惠峰.南京理工大學 2011
[3]微波改性活性炭及其脫硫特性研究[D]. 蔣文舉.四川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再生過程對活性焦理化結(jié)構(gòu)及脫硫性能的影響[D]. 皮信信.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785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34785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50e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