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湊式換熱器優(yōu)化設計及其相變傳熱研究
本文關鍵詞:緊湊式換熱器優(yōu)化設計及其相變傳熱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緊湊式換熱器 數值模擬 泡沫金屬 多目標優(yōu)化 相變
【摘要】:泡沫金屬作為一種新型緊湊式換熱器的強化表面,在大大提高換熱的同時還減小了換熱器的體積和重量。本文對泡沫金屬的強化換熱性能進行分析,包括單因素的分析和復合循環(huán)的多目標優(yōu)化分析。最后又考察了波紋翅片管換熱器的相變換熱特性。主要內容和結論如下:(1)分別建立了常規(guī)的波紋翅片管換熱器和泡沫金屬翅片換熱器的數值模型,通過模型和網格考核,采用層流流動的共軛傳熱模型進行模擬,評價指標選擇綜合換熱指標PEC=(j/j0)/(f/f0)1/3。結果表明:與常規(guī)波紋翅片相比,泡沫金屬的多孔結構使得流體的分布更加均勻,固體骨架具有良好的導熱特性,同等工況下,泡沫金屬的PEC是常規(guī)波紋翅片的1.06-1.6倍。(2)對泡沫金屬翅片換熱器流動換熱影響的因素較多,主要有幾何參數、材料自身參數、操作參數等,通過對其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隨著管徑和流道寬度的增大,換熱器的PEC逐漸下降;隨著流道長度、泡沫金屬孔徑、材料導熱系數、環(huán)境溫度的增大,換熱器的PEC逐漸增大;當圓管在流道左右比值為2.8左右時PEC最大;當孔隙率為0.94~0.96附近時,其PEC最大。(3)建立了基于遺傳算法的復合循環(huán)的多目標優(yōu)化方法對泡沫金屬的流動換熱性能進行分析,目標函數為:Nu、f、PEC,結果表明:對各個目標函數影響的參數由大到小分別有進口速度、圓管縱向上部距離、圓管縱向下部距離、管徑、圓管橫向左部距離、圓管橫向右部距離等。優(yōu)化后得出最佳設計點,PEC=1.1436,此時流道寬W=15.6mm,流道長度L=34.71mm,圓管直徑De=8.92mm;操作參數為Vin=3.09m/s,Tin=307.55K,Ttube=278.97K。最后對得到的80組數據點進行擬合,得出相關的流動換熱關聯(lián)式。(4)建立了波紋翅片管換熱器的相變換熱模型,進行了場分析。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隨著濕空氣進口速度增加,jh逐漸減;同樣的,隨著進口相對濕度的增加,jh也是逐漸減小的。
【關鍵詞】:緊湊式換熱器 數值模擬 泡沫金屬 多目標優(yōu)化 相變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K17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緒論10-20
- 1.1 課題的背景及意義10-11
- 1.2 緊湊式換熱器研究現(xiàn)狀11-12
- 1.3 泡沫金屬流動換熱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2-17
- 1.3.1 實驗研究13-15
- 1.3.2 數值模擬研究15-17
- 1.4 相變傳熱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7-18
- 1.5 本文研究內容與章節(jié)安排18-20
- 2 兩種緊湊式換熱器數值模擬分析及性能比較20-40
- 2.1 常規(guī)波紋翅片管換熱器數值模擬20-28
- 2.1.1 研究對象20-21
- 2.1.2 幾何模型21-23
- 2.1.3 數學模型23-24
- 2.1.4 計算結果處理方法24-25
- 2.1.5 數值計算方法25-28
- 2.2 泡沫金屬翅片管換熱器數值模擬28-34
- 2.2.1 泡沫金屬的基本概念和參數28-29
- 2.2.2 幾何模型29
- 2.2.3 數學模型29-31
- 2.2.4 計算結果處理方法31
- 2.2.5 數值計算方法31-34
- 2.3 兩種不同翅片類型的對比分析34-39
- 2.3.1 評價方法的選取34-35
- 2.3.2 兩種強化表面性能分析35-37
- 2.3.3 場分析37-39
- 2.4 本章小結39-40
- 3 泡沫金屬翅片換熱器的單因素分析40-51
- 3.1 泡沫金屬翅片幾何參數40-45
- 3.1.1 圓管直徑40-42
- 3.1.2 流道長度42-43
- 3.1.3 流道寬度43-44
- 3.1.4 圓管沿流道方向左右值44-45
- 3.2 泡沫金屬翅片自身結構參數45-49
- 3.2.1 孔徑45-46
- 3.2.2 孔隙率46-48
- 3.2.3 材料48-49
- 3.3 操作參數49-50
- 3.3.1 環(huán)境溫度49
- 3.3.2 制冷劑溫度49-50
- 3.4 本章小結50-51
- 4 泡沫金屬翅片換熱器多目標優(yōu)化研究51-74
- 4.1 計算單元和邊界條件設置51
- 4.2 復合循環(huán)模式優(yōu)化模型51-53
- 4.3 優(yōu)化方法的選取及相關設置53-58
- 4.3.1 優(yōu)化方法的選取53-54
- 4.3.2 相關設置54-58
- 4.4 多目標優(yōu)化結果分析58-72
- 4.4.1 場分析58-60
- 4.4.2 響應面分析60-65
- 4.4.3 靈敏度和權衡圖分析65-69
- 4.4.4 優(yōu)化結果69-72
- 4.5 泡沫金屬換熱器設計關聯(lián)式72
- 4.6 本章小結72-74
- 5 波紋翅片管換熱器空氣側相變傳熱性能研究74-81
- 5.1 濕空氣冷凝理論74-75
- 5.2 控制方程及相關的計算公式75-76
- 5.3 結果分析76-79
- 5.3.1 進口風速對換熱性能的影響76-78
- 5.3.2 進口相對濕度對換熱性能的影響78-79
- 5.4 本章小結79-81
- 6 結論與展望81-83
- 6.1 結論81-82
- 6.2 創(chuàng)新點82
- 6.3 展望82-83
- 參考文獻83-87
- 個人簡歷、碩士期間科研成果及發(fā)表論文87-88
- 致謝8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谷岳;泡沫金屬[J];汽車工藝與材料;2000年09期
2 耀星;粉末冶金泡沫金屬應用前景看好[J];粉末冶金工業(yè);2001年01期
3 王錄才,于利民,王芳,李秀山;多孔泡沫金屬的研究及其前景展望[J];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4 于英華,梁冰,李智超;多孔泡沫金屬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J];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5 劉亞俊,趙生權,劉崴,陳平,湯勇;泡沫金屬制備方法及其研究概況[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4年09期
6 史承明;王曉明;張陵;;泡沫金屬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7 徐家慶;徐雍;汪京心;;鑄造泡沫金屬[J];新技術新工藝;1991年03期
8 余興泉,,何德;泡沫金屬機械阻尼性能研究[J];機械工程材料;1994年02期
9 劉中華,陳雯,張昆麗,朱誠意,何發(fā)泉;泡沫金屬的制備與應用[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10 王德慶,石子源;泡沫金屬的生產、性能與應用[J];大連鐵道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思一;呂廣庶;;具有規(guī)則孔型的泡沫金屬結構設計與制造方法研究[A];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2 柳暢;陳常青;沈亞鵬;;小泡沫金屬壓痕試驗的數值模擬及其反演[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3 陳振乾;施明恒;;泡沫金屬內流體凍結相變的傳熱過程[A];第四屆全國制冷空調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宋紹峰;姜培學;;泡沫金屬與針翅結構換熱器的實驗研究[A];2007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鄭志軍;虞吉林;;泡沫金屬的動態(tài)壓潰:沖擊壓縮、多尺度模擬和率敏感性[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6 蔣家橋;黃西成;胡時勝;;泡沫金屬緩沖器的設計新方法及應用[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3)[C];2003年
7 李劍榮;寇東鵬;虞吉林;;具有雙重尺寸孔結構的開孔泡沫金屬的優(yōu)化設計[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8 穆林;韓瑤;張建;趙桂平;盧天健;;基于分形理論的泡沫金屬材料力學細觀結構分析[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9 高建成;劉趙淼;;泡沫金屬的力學性能研究進展[A];北京力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楊秀;陳振乾;施明恒;;泡沫金屬內流體凍結相變傳熱過程的研究[A];中國制冷學會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譯中;金屬泡沫材料研究進展[N];世界金屬導報;2002年
2 中航工業(yè)制造所 侯紅亮;新型輕量化功能與結構材料——泡沫金屬及其三明治結構[N];中國航空報;2014年
3 石發(fā)清;制備泡末鋁工藝的研究[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5年
4 李有觀;制造泡沫鋁合金材料的新技術[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長峰;泡沫金屬的動態(tài)壓潰模型和率敏感性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2 李科;泡沫金屬發(fā)泡過程的泡沫演化動力學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3 韓春光;拉伸條件下泡沫金屬的細觀統(tǒng)計分析模型及統(tǒng)計特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羅彥茹;泡沫SiC_p/ZL104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周志偉;泡沫鋁合金與芳綸紙蜂窩的屈服行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6 寇東鵬;細觀結構對多孔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及多目標優(yōu)化設計[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7 劉家安;陶瓷/ZA22復合泡沫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黃曉莉;泡沫Fe-Ni電磁屏蔽材料的設計與屏蔽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龐秋;Ni-Cr-Fe泡沫合金固相浸滲制備及高溫氧化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10 敬霖;強動載荷作用下泡沫金屬夾芯殼結構的動力學行為及其失效機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媛媛;開孔泡沫金屬微結構強化傳熱性能的數值模擬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5年
2 楊皓;純鋁泡沫的真空發(fā)泡制備與力學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高曉莉;泡沫金屬磁流變液阻尼器的優(yōu)化設計及性能研究[D];上海應用技術學院;2015年
4 張學麗;吸聲降噪密胺泡沫的制備與表征[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5 王江龍;沖擊載荷作用下梯度泡沫的壓縮特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6 封偉民;泡沫鎂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牛玲;緊湊式換熱器優(yōu)化設計及其相變傳熱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8 郭坤山;泡沫鋼的制備與組織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9 李朝劍;空心微球結構泡沫金的光電特性研究[D];云南大學;2016年
10 劉三星;泡沫金屬沖擊動力學性能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167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ongligc/101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