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牟乳成礦帶金礦床石英熱釋光特征及意義
本文關鍵詞:膠東牟乳成礦帶金礦床石英熱釋光特征及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牟乳成礦帶 石英 熱釋光 峰值溫度 熱釋光強度
【摘要】:牟平-乳山成礦帶位于我國著名的膠東金礦礦集區(qū)東部,牟平—即墨斷裂的東側,是僅次于招掖成礦帶的第二大金礦遠景區(qū),該區(qū)分布有我國典型的大中型石英脈型金礦床。石英作為該區(qū)貫通性脈石礦物,也是金的主要載體之一,對其研究和開發(fā)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勘探價值。本文利用熱釋光劑量儀對區(qū)內(nèi)金青頂、鄧格莊、英格莊等14個礦床(點)進行石英熱釋光分析,通過石英熱釋光曲線的特征及熱釋光峰值溫度、熱釋光強度等參數(shù)進行分析比較,得出一定的找礦信息。本區(qū)石英熱釋光曲線分成為四種類型,分別是尖銳峰、寬峰、平緩峰和雙峰,其中尖銳峰和雙峰石英與金成礦密切相關,熱釋光中溫峰、強度較大的石英也有利金的富集。石英熱釋光曲線峰型及熱釋光曲線峰值溫度和熱釋光強度填圖表明,牟乳金成礦帶石英大多生成較早,為金礦含金石英,整個區(qū)域指示出良好的找礦前景。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地質調(diào)查局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過程與礦產(chǎn)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牟乳成礦帶 石英 熱釋光 峰值溫度 熱釋光強度
【基金】:中國地質調(diào)查局項目資助(編號:1212011220916)
【分類號】:P618.51
【正文快照】: 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過程與礦產(chǎn)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83)熱釋光劑量儀可廣泛應用于如石英、方解石、長石、鋯石和磷灰石等具有熱釋光現(xiàn)象的礦物。隨著其研究的深入,近年來熱釋光在金礦找礦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巖石中各成礦元素的不同,可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維達;周智新;;用熱釋光元件測定陶器的年熱釋光量——熱釋光斷代技術的新進展[J];考古;1983年07期
2 劉京發(fā) ,王維達;月巖(70017—291)的熱釋光測定[J];地球化學;1980年04期
3 李虎侯;應用石英熱釋光性質測定沙漠年齡的初步探討[J];中國沙漠;1983年03期
4 李虎侯;石英110℃熱釋光峰的性質[J];科學通報;1983年19期
5 王維達,周智新;直接用熱釋光測定年代研究[J];科學通報;1983年24期
6 肖舟;;《熱釋光》簡介[J];上海地質;1983年01期
7 李虎侯;黃土的熱釋光年代——光曬退的實驗測定和結果修正[J];地球化學;1984年02期
8 李虎侯;一種方解石的熱釋光性質[J];科學通報;1984年24期
9 孫建中,李虎侯;石英熱釋光的光曬退及其地質意義[J];礦物學報;1985年01期
10 李虎侯;馬蘭黃土的形成年齡 Ⅱ.洛川剖面的熱釋光研究[J];科學通報;198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俊生;趙英;張繼紅;于青玉;;熱釋光前劑量重建技術研究[A];第十屆全國固體核徑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萬俊生;趙英;張繼紅;于青玉;;熱釋光前劑量技術中拋光影響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固體核徑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王磊;魏明建;呂同艷;;安徽績溪螢石的熱釋光性質[A];第四屆北京核學會核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潘德武;楊潤安;張繼付;;新型熱釋光輻照器的研制[A];第七屆全國核儀器及其應用學術會議暨全國第五屆核反應堆用核儀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趙英;萬俊生;;石英熱釋光前劑量技術研究現(xiàn)狀[A];第十屆全國固體核徑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趙慧霞;劉國良;陳應明;;影響JR1152型熱釋光γ劑量使用性能的因素分析[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5冊)[C];2009年
7 黃鶴橋;;石英晶體的375℃熱釋光峰[A];第三屆(2005年)同位素技術與應用學術研討會會議文集[C];2005年
8 熊萬春;鄭建國;楊亞鵬;陳寶維;;熱釋光發(fā)光曲線解譜技術及其空間劑量測量方法介紹[A];第十屆全國固體核徑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王麗偉;徐征;;熱釋光過程的Monte Carlo模擬及其應用[A];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文選——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屆全國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沈樂園;崔楊;周程;;熱釋光與光致發(fā)光技術測定累積劑量的比較[A];全國個人劑量監(jiān)測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龍吳;熱釋光鑒定古瓷器[N];聯(lián)合時報;2003年
2 王瑞良;水下建筑的年代是怎樣測定的?[N];山東科技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志鵬;摻碳氧化鋁晶體和陶瓷的制備及其熱釋光和光釋光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鄧保霞;Al_2O_3薄膜摻碳方法和發(fā)光特性的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3 黃賢黎;γ輻照條件下水的輻射分解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4年
4 汪美玲;稀土摻雜硅酸鉍材料的熱釋光研究[D];上海應用技術大學;2016年
5 趙瑩;Tb摻雜Mg_2SiO_4熱釋光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6 蔣曉娟;聚合物熱釋光的測量及譜特性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3年
7 尹剛;石英對輻射的熱釋光響應和輻照系統(tǒng)的標定[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8 馬凱迪;Al_2O_3:C薄膜的熱釋光與輻射致發(fā)光特性研究[D];新疆大學;2014年
9 貼長軍;摻雜Al_2O_3薄膜的制備及其熱釋光、光致發(fā)光特性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10 成樹林;關于熱釋光探測器對宇宙射線響應的研究[D];南華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9917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99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