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三維形貌特征粗糙裂隙加卸載滲流規(guī)律研究
本文關鍵詞:考慮三維形貌特征粗糙裂隙加卸載滲流規(guī)律研究
【摘要】:裂隙巖體在天然地質因素和人工擾動作用下處于加卸載環(huán)境是普遍存在的,裂隙面的幾何特征和加卸載環(huán)境對裂隙滲流特性的影響在實際工程中不可忽視。采用試驗和數(shù)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利用熱-流-固三場耦合滲流試驗系統(tǒng),開展了應力加卸載作用下不同粗糙度裂隙巖芯試件的滲透試驗,自主開發(fā)程序將激光掃描裂隙面的三維形貌信息導入到ABAQUS軟件,模擬應力作用下的粗糙裂隙滲流。試驗和數(shù)值模擬一致表明,粗糙裂隙的寬度和滲透率都隨載荷的增加而減小,隨著載荷的增加,裂隙接觸剛度增大,裂隙的寬度和滲透率對載荷變化的敏感性降低;由于點接觸產生的塑性變形不可恢復,卸載階段的裂隙寬度和滲透率增加幅度減小,且小于加載階段同載荷條件下的寬度和滲透率;裂隙滲透率、寬度與粗糙度呈正相關關系,且粗糙度越大,接觸應力分布越不均勻;裂隙內流場符合群島流,粗糙度越大群島流現(xiàn)象越明顯。
【作者單位】: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 裂隙 粗糙度 滲透率 加卸載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51574137)~~
【分類號】: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能源開采、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核廢料處置和地下空間利用等眾多工程的發(fā)展往往涉及到裂隙巖體的滲流問題。天然巖體構造復雜,內部存在大量連通且發(fā)育程度不同的裂隙,裂隙的滲透率和受載變形程度遠大于基質巖塊,是裂隙巖體的主要滲流 通道。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35%~40%的水電工程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兆喜;黃元慶;;基于光學原理的三維形貌測量技術研究[J];光學技術;2006年S1期
2 林瀚;鐘金鋼;;基于光學三維形貌數(shù)字重建的不規(guī)則表面的參數(shù)測量[J];光學技術;2008年06期
3 陳凡秀;李宏升;王靜;;往復沖擊條件下磨痕三維形貌的測量[J];光電子.激光;2012年01期
4 遲蒼有;廉哲滿;;車削表面三維形貌的仿真研究[J];延邊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5 張小虎;歐建良;苑云;馬欽華;朱肇昆;于起峰;;投影輪廓線輔助下的堆場三維形貌攝影測量研究[J];光學學報;2011年06期
6 楊福俊,云大真,于萬明;投影柵相位法三維形貌自動檢測應用中的問題[J];光電子·激光;2000年05期
7 羅剛銀;唐玉國;喬培玉;王弼陡;賈贊東;徐重;;結構光數(shù)字柵線法對物體三維形貌的高精度測量[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2年09期
8 唐志成;劉泉聲;劉小燕;;節(jié)理的剪切力學性質與含三維形貌參數(shù)的剪切強度準則比較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14年05期
9 張慧玉;;基于SFS的三維形貌恢復方法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10 黃珍獻;趙瑞東;孫平;;利用變形和形貌的關系測量三維形貌的方法[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哲;劉爍;肖文;商澎;;失重后恢復期內骨細胞形貌變化研究[A];2011年空間生命與生命起源暨航天醫(yī)學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孫偉;何小元;;顯微干涉法在微結構三維形貌測試中的應用[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張文棟;熊繼軍;薛晨陽;丑修建;;基于白光干涉法的雙波段三維形貌測試系統(tǒng)[A];2010中國儀器儀表學術、產業(yè)大會(論文集1)[C];2010年
4 王鼎;胡盛;吳勇;李健;;白光共焦三維形貌儀在表面工程研究中的應用[A];第七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會議暨第二屆表面工程青年學術論壇論文集(一)[C];2008年
5 邵新星;胡鄒恒;何小元;;單相機三維形貌重建技術用于體積測量的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6 池憲;鎖小紅;郭煒;安巖;;微小零件三維形貌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現(xiàn)狀[A];探索 創(chuàng)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C];2010年
7 馮平;;曲面小構件變形狀態(tài)的全場檢測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燦林;黃詳嶺;楊允鑫;賈帥帥;;基于多頻彩色投影的傅里葉變換輪廓術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實驗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馬鎖冬;基于相位恢復的三維形貌復合通道測量技術研究及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2 宋麗梅;基于單幅實時測量圖像三維形貌恢復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3 吳珂;基于數(shù)字投影的快速三維形貌測量技術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4 王濤;基于光柵投影模式的三維形貌快速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5 干江紅;基于無衍射光投影的三維形貌精密測量及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喬培玉;基于三維形貌的彈痕比對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7 肖振中;基于工業(yè)攝影和機器視覺的三維形貌與變形測量關鍵技術研究[D];西安交通大學;2010年
8 吳斌;大型物體三維形貌數(shù)字化測量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柴西林;基于數(shù)字圖像三維形貌重構技術的金屬表面粗糙度評定系統(tǒng)[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2 譚敏;光干涉移相方法檢測芯片基板形貌缺陷關鍵技術研究[D];東華大學;2015年
3 王紅國;印版表面三維形貌描述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5年
4 郜文寧;基于相位測量輪廓術的物體三維形貌重構系統(tǒng)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4年
5 喬磊;表面三維形貌分析與評定軟件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范桂杰;基于單幅圖像的三維形貌恢復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5年
7 田宇;反射表面三維形貌的測量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8 樸磊;基于單幅圖像的三維形貌恢復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9 宋佩勇;基于數(shù)字全息技術的物體三維形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賈帥帥;動態(tài)三維形貌檢測關鍵技術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395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83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