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ICP-MS分析方法:皖南中生代巖漿巖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7-09-12 11:46
本文關鍵詞:微量元素ICP-MS分析方法:皖南中生代巖漿巖的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ICP-MS 測樣方法 皖南 巖漿巖 微量元素
【摘要】:在深入認識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型號:Agilent7500cx)主要結構和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適合本實驗室的全巖微量元素分析流程:采用HF+HNO3密封消解方法,保證樣品的完全溶解;使用模擬天然巖石含量組成比的基體匹配標準溶液外部校正,抑制基體干擾;采用115In-103Rh雙內(nèi)標校正系統(tǒng),監(jiān)控和校正分析信號的短期和長期漂移,并對基體效應有補償作用;采用Nogas和He雙模式檢測。這種分析方法檢測地質(zhì)樣品中微、痕、超痕量元素具有較高準確度和較好精密度,可廣泛應用于地質(zhì)樣品中多元素的同時分析,測樣精度基本可以滿足研究需求。皖南地區(qū)位于下?lián)P子地塊,構造上屬于江南造山帶東段。區(qū)內(nèi)巖漿活動強烈,發(fā)育大量燕山期巖漿巖,以花崗巖類為主。本文選取譚山巖體、太平-黃山巖體、黟縣巖體和城安-大煙沖巖體,開展主量元素、鋯石U-Pb年代學和微量元素研究。LA-ICPMS鋯石U-Pb定年結果顯示黟縣巖體、太平巖體、城安巖體花崗閃長巖形成年齡在149.3±2.4 Ma-143.6±1.5 Ma之間,譚山巖體二長花崗巖形成年齡在128.5±1.7 Ma-126.7±1.7 Ma,譚山巖體、黃山巖體和大煙沖巖體鉀長花崗巖形成年齡在134.9±2.6 Ma-128.2±1.6 Ma,分屬皖南燕山期巖漿作用的三個階段。早期花崗閃長巖Si02(64.27 wt%-70.49 wt%),全堿含量(6.38 wt%-7.93 wt%),K20/Na201, A/CNK1, ANK,屬高鉀鈣堿性系列,為準鋁質(zhì)I型花崗巖;中期二長花崗巖具有略高的Si02(72.44 wt%~75.45 wt%),全堿含量(8.26 wt%~9.24 wt%), K20/Na201, A/CNK1, ANK,也屬于高鉀鈣堿性系列,為弱過鋁質(zhì)型花崗巖;晚期鉀長花崗巖SiO2 (73.29 wt%~76.58 wt%),低CaO(0.49 wt%~0.78 wt%), A/CNK1, ANK, K20/Na201,同樣為高鉀鈣堿性系列巖石,具有A型花崗巖特征。稀土和微量元素總含量表現(xiàn)出從早期至晚期逐漸增加的趨勢,富含大離子親石元素,如Rb、Th和U,輕重稀土分異逐漸變小,但是其內(nèi)部分異程度逐漸增強,重稀土趨于平坦,Eu、Ba、Sr越來越虧損。其配分趨勢與皖南燕山期三階段巖漿巖微量稀土元素配分圖走勢大體一致。這些巖石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在太平洋板塊低角度俯沖背景下,受到板片析出流體交代的巖石圈地幔發(fā)生部分熔融,玄武巖漿的底侵導致晚太古代-早元古代地殼也發(fā)生部分熔融,這兩種巖漿混合形成皖南早期花崗閃長巖-二長花崗巖巖體;隨著俯沖板片的后撤和俯沖角度的加大,皖南地區(qū)的構造背景轉變?yōu)榛『罄瓘?軟流圈地幔上涌,導致?lián)P子地塊中元古代基底部分熔融,形成晚期A型鉀長花崗巖。
【關鍵詞】:ICP-MS 測樣方法 皖南 巖漿巖 微量元素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585
【目錄】:
- 致謝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緒論15-19
- 1.1 引言15
- 1.2 國內(nèi)外研究概況15-16
- 1.3 選題依據(jù)及研究意義16
- 1.4 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16-18
- 1.5 論文工作量18-19
- 第二章 ICP-MS儀器介紹及測試方法的建立19-30
- 2.1 儀器結構和原理簡介19-22
- 2.1.1 矩管和ICP20
- 2.1.2 接口20-21
- 2.1.3 進樣系統(tǒng)21
- 2.1.4 離子透鏡系統(tǒng)21-22
- 2.1.5 四極桿22
- 2.1.6 檢測器22
- 2.2 ICP-MS測樣技術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22-23
- 2.3 儀器與試劑23
- 2.4 樣品制備與分析流程23-24
- 2.5 基體匹配標準溶液的配制24-25
- 2.6 內(nèi)標元素的選擇25-26
- 2.7 檢出限和測定線26
- 2.8 ICP-MS數(shù)據(jù)質(zhì)量評價26-27
- 2.9 結論27-30
- 第三章 皖南燕山期巖漿巖年代學和地球化學30-76
- 3.1 引言30
- 3.2 地質(zhì)背景及樣品描述30-39
- 3.2.1 譚山巖體巖相學特征33-34
- 3.2.2 太平-黃山巖體巖相學特征34-37
- 3.2.3 黟縣巖體巖相學特征37
- 3.2.4 城安-大煙沖巖體巖相學特征37-39
- 3.3 年代學39-57
- 3.3.1 譚山巖體39-40
- 3.3.2 太平-黃山巖體40-42
- 3.3.3 黟縣巖體42-43
- 3.3.4 城安-大煙沖巖體43-57
- 3.4 地球化學特征57-76
- 3.4.1 主量元素特征57-63
- 3.4.2 稀土元素特征63-70
- 3.4.3 微量元素特征70-76
- 第四章 巖石成因和構造背景76-88
- 4.1 巖體形成年齡與皖南燕山期巖漿作用年代學格架76-77
- 4.2 巖石類型77-82
- 4.2.1 花崗閃長巖成因類型78-79
- 4.2.2 鉀長花崗巖成因類型79-82
- 4.3 鋯石Ti飽和溫度82-83
- 4.4 巖石成因83-86
- 4.5 構造背景86-88
- 結論88-89
- 參考文獻89-9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學術活動及成果情況9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忠勝;段英楠;邵明辰;;ICP-MS分析地球化學樣品的過程控制[J];吉林地質(zhì);2012年01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守麟;胡圣虹;劉勇勝;;稀土元素的ICP-MS分析[A];第九屆全國稀土分析化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1年
2 李紅;回瑞華;侯冬巖;劉曉媛;李學成;;沱茶中微量元素的ICP-MS分析[A];中國化學會第十三屆有機分析與生物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冉;微量元素ICP-MS分析方法:皖南中生代巖漿巖的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8370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8370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