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級積分步長和危險性曲線控制點對地震危險性分析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8-17 00:09
本文關鍵詞:震級積分步長和危險性曲線控制點對地震危險性分析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地震安全性評價 地震危險性分析 震級積分步長 危險性曲線控制點 主觀不確定性
【摘要】:實際工程的地震危險性概率分析結果表明,即使?jié)撛谡鹪磪?shù)和衰減規(guī)律等輸入?yún)?shù)完全相同,僅因震級積分步長和地震危險性曲線控制點取值不同,就可導致計算結果的顯著差異。對于根據(jù)衰減規(guī)律累加潛源dxdy子源面積計算地震危險性的軟件,震級積分步長建議不大于0.05級。危險性曲線控制點的范圍應足夠大,控制點應該適當增加密度且按對數(shù)均勻取值,以保證跨幾個數(shù)量級的不同周期、不同超越概率反應譜的相對精度。上述積分步長和控制點取值的差異屬于主觀不確定性,在工程問題的數(shù)值計算中普遍存在。此類不確定性影響的敏感性與軟件編制的技巧有關,通過減小積分步長、加密控制點可將其影響減小乃至消除。對于特定軟件,改變積分步長和控制點密度,對比試算結果,不難確定兼顧計算速度和精度的合理取值。
【作者單位】: 上海市地震局;
【關鍵詞】: 地震安全性評價 地震危險性分析 震級積分步長 危險性曲線控制點 主觀不確定性
【基金】:中國地震局老專家科研基金課題項目(201409)資助
【分類號】:P315.9
【正文快照】: 引言1968年,美國學者Cornell提出概率法地震危險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PSHA)[1],由于概率方法能較好地表達地震活動的不可預知性,該法已成為目前國際上使用最為廣泛的地震危險性評估方法。但另一方面,PSHA在實際應用中也發(fā)現(xiàn)不少問題,較為明顯的是由,
本文編號:6861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6861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