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zhèn)建筑地震破壞調查與抗震設計實踐
發(fā)布時間:2017-08-16 22:16
本文關鍵詞:村鎮(zhèn)建筑地震破壞調查與抗震設計實踐
更多相關文章: 建筑抗震 建筑設計 地震破壞 建筑體型 村鎮(zhèn)地區(qū)
【摘要】:地震給人民的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會帶來嚴重的損失。而村鎮(zhèn)地區(qū)經濟不發(fā)達,技術落后,往往成為抗震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村鎮(zhèn)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正在被現(xiàn)代化割裂,通過運用傳統(tǒng)營造技藝來表達文化成為村鎮(zhèn)建筑抗震設計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本文正是從建筑設計的角度,兼顧審美與文化,來探討村鎮(zhèn)建筑的抗震設計。首先,本文通過深入地震災區(qū)調查村鎮(zhèn)民居的破壞現(xiàn)狀,以及理解地震的發(fā)生機制,來分析建筑在地震中破壞原理。然后根據破壞機理,以建筑學的視角,針對磚混結構、框架結構、木結構以及其他村鎮(zhèn)地區(qū)常見結構形式,結合災區(qū)調研的實例,來分析可供村鎮(zhèn)地區(qū)使用的抗震設計方法。建筑設計是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分析抗震概念設計的的基礎上,本文從群體建筑布局、建筑體型、建筑平面、建筑立面、建筑結構和重要細部等六個方面來研究建筑設計與抗震性能的結合問題。接下來,通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歸納總結,本文提出了建筑抗震設計的程序,分析了在抗震需求約束下的建筑創(chuàng)作,論述了建筑的抗震設計如何結合人們的審美與當?shù)匚幕。在這其中融入作者對現(xiàn)行《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理解,并且分析現(xiàn)行規(guī)范對抗震設防的重要意義。然后,通過筆者在雅安蘆山地震災區(qū)所參與的實際項目,來具體展現(xiàn)村鎮(zhèn)地震災區(qū)建筑設計的具體應用,以及對以上抗震方法與策略進行驗證。最后,在以上論述的基礎上得出結論:震區(qū)建筑抗震設計是建筑設計、抗震性能、建筑美學與地域文化的有機統(tǒng)一。
【關鍵詞】:建筑抗震 建筑設計 地震破壞 建筑體型 村鎮(zhèn)地區(qū)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315.9;TU352.1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緒論10-28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12-15
- 1.3 研究內容15-16
- 1.3.1 研究范圍15
- 1.3.2 研究內容15-16
- 1.4 國內外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16-24
- 1.4.1 國內建筑抗震設計研究現(xiàn)狀16-21
- 1.4.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21-24
- 1.5 研究方法24-25
- 1.6 研究框架25-28
- 2 地震的破壞機理與常見震害調研28-58
- 2.1 地震對建筑的破壞機制28-30
- 2.2 地震的破壞形式30-31
- 2.3 震區(qū)主要結構形式建筑的常見震害調查31-55
- 2.3.1 木結構建筑破壞33-37
- 2.3.2 磚混結構建筑破壞37-44
- 2.3.3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破壞44-50
- 2.3.4“混合”結構建筑破壞50-55
- 2.4 局部地形對建筑抗震的影響55-56
- 2.5 本章小結56-58
- 3 建筑設計與抗震設計58-96
- 3.1 抗震概念設計58-62
- 3.1.1 設置多道抗震防線60
- 3.1.2 足夠的結構冗余度60-61
- 3.1.3 平面與豎向剛度布置61-62
- 3.2 群體建筑布局62-65
- 3.2.1 行列式布局63
- 3.2.2 圍合式布局63-64
- 3.2.3 臺地式布局64-65
- 3.3 建筑體型和抗震設計65-70
- 3.3.1 空間體量與布局65-67
- 3.3.2 建筑的高寬比與長寬比67-68
- 3.3.3 對稱與均衡68-69
- 3.3.4 豎向收進的體型變化69-70
- 3.4 建筑平面與抗震設計70-77
- 3.4.1 平面布局與抗震設計70-72
- 3.4.2 平面設計與結構布置72-74
- 3.4.3 建筑人流疏散設計74-77
- 3.5 建筑立面與抗震設計77-84
- 3.5.1 立面的虛實與抗震設計78-80
- 3.5.2 立面的凹凸與抗震設計80-83
- 3.5.3 立面的比例與抗震設計83
- 3.5.4 立面的對稱性與抗震設計83-84
- 3.6 建筑結構與抗震設計84-90
- 3.6.1 結構構思論與建筑設計84-85
- 3.6.2 磚混結構85-86
- 3.6.3 木結構86-87
- 3.6.4 夯土結構87-89
- 3.6.5 鋼筋混凝土結構89-90
- 3.7 建筑細部與抗震設計90-94
- 3.7.1 入口部位90-91
- 3.7.2 屋頂部分91-92
- 3.7.3 其他細節(jié)設計92-94
- 3.8 本章小結94-96
- 4 震區(qū)建筑抗震設計策略96-120
- 4.1 建筑抗震設計的目標96-97
- 4.2 建筑設計之下的抗震設計流程97-101
- 4.2.1 確定設防參數(shù)98
- 4.2.2 場地選址98-99
- 4.2.3 建筑設計99-101
- 4.2.4 結構計算與抗震細部構造措施101
- 4.3 抗震規(guī)范約束下的建筑創(chuàng)作101-116
- 4.3.1 對《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的理解101-102
- 4.3.2 基于抗震規(guī)范的建筑創(chuàng)新102-103
- 4.3.3 避震空間設計103-105
- 4.3.4 抗震結構創(chuàng)新105-112
- 4.3.5 建筑材料創(chuàng)新利用112-116
- 4.4 審美與文脈116-118
- 4.5 本章小結118-120
- 5 抗震設計實踐—蘆山縣龍門鄉(xiāng)工程設計120-134
- 5.1 背景及概述120-123
- 5.1.1 項目背景120-121
- 5.1.2 項目概況121
- 5.1.3 現(xiàn)狀分析121-123
- 5.2 總平面設計123-125
- 5.3 建筑體型125-126
- 5.4 建筑結構126-127
- 5.5 建筑平面設計127-130
- 5.6 建筑立面設計130-132
- 5.7 本章小結132-134
- 6 結語134-136
- 6.1 研究結論及創(chuàng)新點134-135
- 6.1.1 論文主要結論134
- 6.1.2 論文創(chuàng)新點134-135
- 6.2 展望135-136
- 參考文獻136-140
- 作者在讀期間的研究成果140-142
- 附錄142-159
- 蘆山縣龍門鄉(xiāng)核心區(qū)工程設計時間節(jié)點142-146
- 蘆山縣調研實錄146-148
- 蘆山縣龍門鄉(xiāng)核心區(qū)工程設計施工過程148-152
- 圖錄152-157
- 表錄157-159
- 致謝159
本文編號:6858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68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