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水熱增壓實驗研究及地質啟示
本文關鍵詞:高溫水熱增壓實驗研究及地質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水熱增壓 超壓形成機制 高溫水熱增壓實驗 孤立體系 泥巖封閉體系
【摘要】:超壓形成機制是沉積盆地油氣成藏研究的重要內容。針對溫度和封閉條件2個關鍵因素,設計雙軸承壓孔隙流體高溫水熱增壓實驗,選取典型高溫高壓盆地的砂、泥巖樣品,通過對比性實驗發(fā)現(xiàn),在泥巖封閉體系中,升溫引起的水熱增壓導致流體溫度與壓力表現(xiàn)為指數(shù)關系,而非線性關系;在孤立體系中,砂巖孔隙流體水熱增壓幅度明顯高于泥巖封閉體系;在泥巖封閉體系中,泥巖孔隙度微小差異會導致水熱增壓量存在巨大差異;在相同泥巖封閉條件下,砂巖孔隙度越高,水熱增壓幅度越大。實驗得到兩項地質啟示:在高溫盆地中,被泥巖封閉的砂巖儲層內孔隙流體水熱增壓能夠成為盆地超壓形成的重要機制,且隨著埋深增大,地溫升高,指數(shù)關系的增壓趨勢使得水熱增壓作用更加顯著;泥巖的封閉性能決定砂巖儲層水熱增壓的有效性和增壓幅度,砂巖儲層孔隙度大小影響水熱增壓幅度的強弱。
【作者單位】: 中海油研究總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
【關鍵詞】: 水熱增壓 超壓形成機制 高溫水熱增壓實驗 孤立體系 泥巖封閉體系
【基金】:“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南海北部深水區(qū)成藏組合評價研究”(2011ZX05025-002-05)資助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1水熱增壓存在的爭議超壓的形成和演化是沉積盆地油氣成藏研究的重要內容,研究盆地超壓成因機制是深入認識超壓盆地的基礎。通常情況下超壓的形成與演化是多種成因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包含非均衡壓實、礦物轉化脫水、流體充注、生烴作用、構造擠壓和水熱增壓等機制[1-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程燕;薛富民;徐清忠;李賽鈺;劉建華;程傳格;;綠色溶劑高溫水在重油加工中的應用[J];山東科學;2011年04期
2 張興軍;崔士偉;楊占惠;;煤礦高溫水害排水系統(tǒng)優(yōu)化[J];中國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3 張勝寒;檀玉;梁可心;;高溫水中添加微量Zn~(2+)對Inconel600合金氧化膜半導體性質的影響[J];化學學報;2011年23期
4 張垠茂;服裝挺括劑[J];中外技術情報;1995年05期
5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宗林;宋宇;;汽車工廠供熱系統(tǒng)應用研究——用高溫水取代蒸汽作為工業(yè)用熱的技術經濟分析[A];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熱能動力分會第十六屆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2 王守國;曹峰;邢子文;;商用空氣源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熱水器產生高溫水的實驗研究[A];中國制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彭延慶;胡恒瑤;;高溫氨水中潔凈合成2,4,5-三芳基咪唑[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綠色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4 趙艷;程從前;趙杰;曹志遠;;Sn污染對304不銹鋼高溫水腐蝕性能的影響[A];2011年全國失效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徐祺;;壓水反應堆電站水化學和高溫緩蝕劑[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敬霞;“高溫水”年創(chuàng)效益千萬元[N];黑龍江日報;2009年
2 記者 趙龍;石化公司利用余熱創(chuàng)效千萬元[N];大慶日報;2009年
3 劉正偉;大慶石化水氣廠實施熱能優(yōu)化改造得實效[N];經理日報;2008年
4 王同君邋陳英杰;抗高溫水包油鉆井液深井施工中成功應用[N];中國石化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成虎 賈艷濤 本報通訊員 丁潔 李振魯;低碳節(jié)能惠民生 和諧用熱暖萬家[N];濟寧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檀玉;高溫水中Zn離子抑制鎳合金腐蝕機理半導體電化學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徐廣;高溫水中有機合成反應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2 慕偉意;鋁在高溫水蒸汽中氧化行為及表面氧化膜性能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3 馮紅飛;火電站用TP304H和TP347H高溫水蒸汽氧化機理[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李曉玲;早期高溫水養(yǎng)護對礦物料混凝土力學性能影響的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5 趙向東;高溫水灌腸與肛腸動力學改變的相關性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6 何毅;高溫水中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Claisen重排反應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365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63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