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裂縫對低孔低滲儲層的影響作用研究——以東濮凹陷沙三段為例
本文關鍵詞:構造裂縫對低孔低滲儲層的影響作用研究——以東濮凹陷沙三段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構造裂縫 裂縫孔隙度 低孔低滲透儲層 對儲層的影響 東濮凹陷 沙三段
【摘要】:裂縫在低孔低滲儲層中所起的作用舉足輕重。以東濮凹陷沙三段為例,綜合利用野外測量、巖心觀察、薄片鑒定、掃描電鏡、古地磁定向等方法,對研究區(qū)裂縫的類型、發(fā)育特征、表征參數(shù)等進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裂縫與儲層含油性、產能及物性的關系。結果表明:東濮凹陷沙三段裂縫按規(guī)?煞譃楹暧^裂縫和微觀裂縫,宏觀裂縫規(guī)模較大,微觀裂縫發(fā)育密集;裂縫孔隙度可作為裂縫發(fā)育程度的綜合定量評價參數(shù),宏觀裂縫平均孔隙度為0.048%,微觀裂縫平均孔隙度為0.54%;裂縫既可以作為油氣儲集空間,又可作為油氣運移通道,同時,還可以沿裂縫產生次生孔隙帶,從而改善儲層物性,提高儲層含油概率及產能;宏觀裂縫主要改善儲層滲透率,起滲流作用,微觀裂縫可增大儲層儲集空間,連通儲層孔隙,宏觀裂縫和微裂縫形成的一個連通立體的網(wǎng)絡控制著油氣的運移和富集。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
【關鍵詞】: 構造裂縫 裂縫孔隙度 低孔低滲透儲層 對儲層的影響 東濮凹陷 沙三段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東濮凹陷油氣富集規(guī)律與增儲領域”(編號:2011ZX05006-004) 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大興安嶺西緣中生界油氣資源戰(zhàn)略選區(qū)調查”(編號:DD20160202)聯(lián)合資助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2.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山東青島266580)周新桂,李世臻,等.構造裂縫對低孔低滲儲層的影響作用研究——以東濮凹陷沙三段為例[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6,27(11):1993-2004.]0引言隨著我國油氣勘探開發(fā)程度的提高,東部老油區(qū)正面臨增儲上產的巨大挑戰(zhàn)。我國東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桂成,范西彥,段昕婷,林燕,田江勇;東濮凹陷勘探開發(fā)中新技術的應用[J];石油實驗地質;2001年03期
2 胥菊珍,王世坤,黃俊峰,高漸珍;東濮凹陷構造樣式及其演化規(guī)律[J];新疆石油地質;2004年05期
3 賈斌峰;王恒飛;杜汶哲;;東濮凹陷地質特征與油氣勘探[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4年08期
4 李林強,金曉輝,林壬子;東濮凹陷二氧化碳生成模擬試驗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5 雷利安;段愛麗;;斷裂構造在油氣成藏中的作用——以東濮凹陷為例[J];新疆石油地質;2006年01期
6 郭高潮;;東濮凹陷黃河南橋新唐構造精細研究新認識[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8期
7 靳廣興;魏麗紅;張東霞;;東濮凹陷成藏史分析[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1期
8 高紅燦;鄭榮才;陳發(fā)亮;朱登峰;劉顯英;;東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組特征[J];中國地質;2011年02期
9 王萍霞;劉渝娟;蔡德燕;;東濮凹陷西斜坡勘探挖潛思路及做法[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8期
10 韓保清,曾紅兵,張洪安,胡玉杰;東濮凹陷坡折帶特征與砂體分布[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道軒;王德仁;李忠;宋海明;;東濮凹陷深層砂巖成巖作用及其儲層物性特征[A];第三屆全國沉積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2 李忠;費衛(wèi)紅;;東濮凹陷高壓振蕩流體與儲層成巖作用[A];2001年全國沉積學大會摘要論文集[C];2001年
3 劉永泉;趙景珍;;東濮凹陷構造特征及其構造應力場的探討[A];中國地震學會第二屆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1984年
4 左銀輝;張云獻;胡杰;陳梅;黃馨瑤;;東濮凹陷現(xiàn)今地溫場研究[A];2014年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專題4:地熱:從地表到深部論文集[C];2014年
5 劉秋生;龔奇;;東濮凹陷三維地震勘探技術應用[A];地球物理與中國建設——慶祝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6 紀友亮;;東濮凹陷沙三段高精度層序地層學及巖性油氣藏研究[A];2004第三屆油氣儲層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7 李健;蘇玉山;談玉明;王生朗;武曉玲;吳莉芝;;東濮凹陷深層成藏條件及有利勘探方向[A];“九五”全國地質科技重要成果論文集[C];2000年
8 賈存善;饒丹;邱蘊玉;;東濮凹陷馬廠構造深層混源氣藏氣源探討[A];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彭勇民;黃捍東;邊樹濤;羅群;李群;劉敬強;;東濮凹陷文138斷塊沙二下亞段層序地層[A];2004年全國巖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10 王立志;;東濮凹陷西部地區(qū)油藏地球化學與成藏模式[A];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記者 仇國強 通訊員 王海洋;東濮凹陷深層勘探獲得突破[N];中國石化報;2009年
2 徐二社;泌陽和東濮凹陷成烴成藏定量研究取得成果[N];中國石化報;2009年
3 楊君 仇國強;“三新”勘探多點突破[N];中國石化報;2010年
4 袁冰潔 張愿昌;東濮凹陷中生界勘探獲突破[N];中國石化報;2007年
5 口述 龔奇 整理 寶英 楊慶;撥亮“神燈”挖潛力[N];中國石化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富康;東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積體系展布及巖性圈閉區(qū)帶預測[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 靳廣興;東濮凹陷北部成藏動力系統(tǒng)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3 李繼東;東濮凹陷構造特征與斷塊群成藏條件分析[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4 常振恒;東濮凹陷深層天然氣成藏機理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5 劉劍平;東濮凹陷馬廠地區(qū)變換構造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6 慕小水;東濮凹陷文留地區(qū)含鹽層系油氣成藏機理與模式[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7 屈紅軍;東濮凹陷濮衛(wèi)洼陷含鹽層系沉積層序與油氣聚集規(guī)律[D];西北大學;2003年
8 馮建輝;東濮凹陷杜橋白深層油氣特征及成藏歷史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3年
9 魏福軍;東濮凹陷劉莊地區(qū)ES_2~下段層序地層及相控儲層預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10 程秀申;東濮古近紀伸展斷陷構造樣式[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克成;東濮凹陷北部沙河街組溫壓場與油氣相態(tài)演化[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2 隋筱銳;東濮凹陷濮衛(wèi)地區(qū)中深層有效性儲層形成機制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3 石雪峰;東濮凹陷北部沙三段層序地層學研究及重點層位有利區(qū)帶預測[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4 尹彥龍;東濮凹陷沙三—沙四段有效性儲層發(fā)育與鹽膏巖分布的關系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5 付菊;東濮凹陷沙三下古地理背景及沉積相展布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6 任來義;東濮凹陷下第三系生物地層及隱蔽油氣藏勘探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7 王波;東濮凹陷衛(wèi)城地區(qū)沙河街組油氣目標綜合評價[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8 陶利萍;東濮凹陷黃河南地區(qū)斷裂構造特征及其與油氣成藏關系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9 李令喜;東濮凹陷河岸地區(qū)構造演化與油氣聚集規(guī)律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10 秦菲莉;東濮凹陷低電阻率油層解釋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797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579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