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庫賽湖年紋層微區(qū)分析及形成機理
本文關鍵詞: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庫賽湖年紋層微區(qū)分析及形成機理
更多相關文章: 青藏高原北部 可可西里 庫賽湖 年紋層 微區(qū)分析 形成機理
【摘要】:湖泊年紋層是進行高分辨率古氣候環(huán)境研究的重要載體之一,其形成機理的研究能夠為高分辨率古氣候環(huán)境信息的提取提供重要的依據。本文以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庫賽湖沉積的年紋層為研究對象,通過紋層薄片顯微鏡觀察,以及紋層的掃描電鏡、X衍射和同步輻射X射線熒光等微區(qū)分析,對庫賽湖沉積年紋層的形態(tài)、沉積和成分特征進行了研究,以探討庫賽湖年紋層形成過程和機理。結果表明:年紋層層偶由深淺相間的微層組成,深色層主要由灰褐色—黑褐色的粗顆粒物質組成,磨圓中等、分選性差,礦物以石英、長石、白云母、黏土礦物等為主,其中石英含量占73%左右,且具有明顯的風力搬運特征;淺色層呈灰白色,礦物顆粒較細,除石英、長石、白云母、黏土外,還有自生的文石,同時淺色層中含有大量的枝角類碎片和半月形介形類生物殼體。研究認為,庫賽湖冬季溫度低、風力強勁,風的機械搬運作用使大量的陸源物質在冰面堆積,等到春季湖泊開封,冰面上粗顆粒物質沉積到湖底形成庫賽湖年紋層的深色層(粗顆粒層);夏季溫度升高,冰雪融化,降水增加,河流搬運的陸源粗顆粒物質由于重力作用先在湖泊邊緣沉積,而黏土礦物等細顆粒物質則在湖泊中心沉積,同時夏季湖水溫度升高,蒸發(fā)作用加強,生物活動增強,湖泊自身的生物、化學作用加強,從而形成以細碎屑礦物、生物殘體、自生碳酸鹽沉積為主的淺色層(細顆粒層)。因此,庫賽湖的年紋層層偶是由冬季冰面風成物質形成的粗顆粒深色層(冰融化后,風成物質沉降至湖底堆積)和夏季沉積的細顆粒淺色層兩者交替而形成的。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huán)境與旅游學院;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湖泊與環(huán)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基建處;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
【關鍵詞】: 青藏高原北部 可可西里 庫賽湖 年紋層 微區(qū)分析 形成機理
【基金】:湖泊與環(huán)境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編號2014SKL001) 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項目(編號XDA05080403)資助成果
【分類號】:P532;P512.2
【正文快照】: 注:本文為湖泊與環(huán)境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編號2014SKL001)和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項目(編號XDA05080403)資助成果。湖泊沉積年紋層是以年為周期的層狀沉積物,同冰芯和樹輪一樣,可以獲得年甚至季節(jié)性的古氣候環(huán)境變化信息(Saarnisto,1986;Brauer,2004;Ojala et al.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冠民,鐘建華;湖泊紋層的沉積機理研究評述與展望[J];巖石礦物學雜志;2004年01期
2 儲國強,劉嘉麒,劉東生;中國瑪珥湖中兩種沉積紋層的辨識及意義[J];科學通報;2000年14期
3 李永良,翟秋敏,李容全;安古里淖沉積紋層的掃描電鏡研究[J];電子顯微學報;2001年04期
4 覃文圣,劉建波,韓寶福,王憲曾,李福昌;山東山旺中新世硅藻土的紋層類型及成因[J];沉積學報;2004年02期
5 莊振業(yè),李振林,張永華;海灘層理中的反遞變紋層[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88年04期
6 魏靈,易朝路,賈玉連,羅清;長沙新開鋪剖面紋層沉積序列及其反映的古洪水事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7 劉強,游海濤,劉嘉麒;湖泊沉積物年紋層的研究方法及其意義[J];第四紀研究;2004年06期
8 周愛鋒;陳發(fā)虎;強明瑞;楊美臨;張家武;;內陸干旱區(qū)柴達木盆地蘇干湖年紋層的發(fā)現及其意義[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7年07期
9 陳驥;傅恒;劉雁婷;黃勇;林杭杰;;碳酸鹽巖中“假紋層構造”的成因分析[J];礦物巖石;2011年01期
10 游海濤;劉強;劉嘉麒;儲國強;;東北四海龍灣瑪珥湖年紋層的研究方法及初步成果[J];地球與環(huán)境;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永良;翟秋敏;李容全;;安古里淖沉積紋層的掃描電鏡研究[A];第二屆全國掃描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李永良;丘維理;李容全;;泥河灣井兒洼剖面沉積紋層的掃描電鏡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輝;紅柳沙包沉積紋層的年代學及其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2 崔貴妮;石筍年紋層記錄的湖北神農架小冰期氣候特征及成因[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745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57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