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沙坪溝礦區(qū)地應力測量與現今應力場研究
本文關鍵詞:安徽金寨沙坪溝礦區(qū)地應力測量與現今應力場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沙坪溝鉬礦 地應力 水壓致裂法 現今地應力狀態(tài) 庫倫滑動摩擦準則
【摘要】:安徽金寨沙坪溝鉬礦位于秦嶺—大別山成礦帶東段,是近年來我國發(fā)現的世界級特大鉬礦,其開采設計和地質安全評價備受重視。為了查明沙坪溝礦區(qū)現今應力場特征,指導礦區(qū)開采設計,在礦區(qū)3個700~1000 m深鉆孔中開展了水壓致裂法地應力測量工作,測量結果表明:(a)礦區(qū)最大、最小水平主應力隨深度增加梯度系數分別為0.0226和0.0166,與區(qū)域地應力背景值基本一致;(b)礦區(qū)實測最大水平主應力優(yōu)勢方位為NE-NEE向,與區(qū)域構造應力場方向一致;(c)實測地應力數據揭示的應力結構與區(qū)域結果存在差異,分析認為,沙坪溝礦區(qū)所在的桐柏—大別構造帶特殊的構造位置和構造活動機制可能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進一步,利用庫倫滑動摩擦準則評價了實測地應力數據,探討了其對礦區(qū)開采設計的意義,結果表明,礦區(qū)現今地應力強度不足以導致以斷裂失穩(wěn)活動或地震為表現形式的地應力狀態(tài)調整事件的發(fā)生,從地應力角度講,沙坪溝礦區(qū)目前總體處于穩(wěn)定的構造應力環(huán)境。本文結果,對于沙坪溝礦區(qū)開采設計、地質安全評價及大別山造山帶東段構造應力場研究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國土資源部新構造運動與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
【關鍵詞】: 沙坪溝鉬礦 地應力 水壓致裂法 現今地應力狀態(tài) 庫倫滑動摩擦準則
【基金】: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編號:Sinoprobe-06-03)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礦產調查專項項目(編號:1212011220122)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項目(編號:DZLXJK201404)聯合資助
【分類號】:P618.65
【正文快照】: 本文由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編號:Sinoprobe-06-03)、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礦產調查專項項目(編號:1212011220122)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項目(編號:DZLXJK201404)聯合資助。賦存于地質體內未受擾動的應力稱之為地應力,地殼淺表層變形和內部構造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誠;王連婕;孫東生;王紅才;趙衛(wèi)華;;空心包體三軸地應力測量系統(tǒng)的升級改造[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年01期
2 張重遠;吳滿路;陳群策;廖椿庭;豐成君;;地應力測量方法綜述[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3期
3 任育林;趙康;;探討地應力測量[J];建設科技;2013年01期
4 白金朋;彭華;鄭哲夏;劉崇;馬秀敏;姜景捷;李振;;屯1井差應變分析法地應力測量[J];地質力學學報;2013年02期
5 任希飛,王連捷;深部地應力測量方法——水力壓裂法[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80年02期
6 遲放;;地應力測量點滴[J];化工地質;1982年02期
7 丁健民;高莉青;;當前地殼原地應力測量中的研究動向(綜述)[J];國際地震動態(tài);1982年02期
8 黃河生,劉昌謀;空氣相對濕度對電感地應力測量的影響[J];華南地震;1983年02期
9 季幼庭;張紹治;;全國地應力測量技術專業(yè)會議在京召開[J];地震學刊;1983年03期
10 張紹治;;一批地應力測量新儀器通過鑒定[J];地震學刊;198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連捷;王薇;;多種方法得到的地應力測量資料的綜合處理[A];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文集(12)[C];1989年
2 楊萬斌;付躍升;;煤礦地應力測量與回歸分析[A];礦井建設與巖土工程技術新發(fā)展[C];1997年
3 王振安;;地應力測量與煤礦設計關系的淺析[A];水電與礦業(yè)工程中的巖石力學問題——中國北方巖石力學與工程應用學術會議文集[C];1991年
4 蔡美峰;喬蘭;李長淇;于勁波;楊同;;某金礦地應力測量及其結果分析[A];全國巖石邊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礎監(jiān)測及處理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選集[C];1993年
5 廖椿庭;張春山;吳滿路;伍剛;;青藏高原現今地應力測量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A];巖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fā)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6 ;地應力測量的原理和應用[A];中國地質科學院文集(1981)[C];1983年
7 鐘作武;陳云長;羅超文;劉允芳;;空心包體式鉆孔三向應變計的深鉆孔地應力測量技術[A];巖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fā)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8 彭華;;地應力測量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A];首屆全國青年巖石力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1年
9 張宏偉;李建民;鄧智毅;;空芯包體地應力測量技術在煤礦中的應用[A];第七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C];2000年
10 張曉;;小孔徑水壓致裂三維地應力測量及其應用[A];采礦工程學新論——北京開采所研究生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于德福 本報通訊員 熊昆;地應力測量:守望重大工程[N];地質勘查導報;2005年
2 重遠;我國完成首次遠海海域深孔地應力測量[N];中國海洋報;2014年
3 記者 段金平 特約記者 孟昭升 段海明;構建首都圈深孔地應力實時監(jiān)測網[N];中國礦業(yè)報;2012年
4 特約記者 楊健;首都圈構建深孔地應力實時監(jiān)測臺網[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5 何凱濤;深孔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系統(tǒng)通過驗收[N];中國礦業(yè)報;2008年
6 何凱濤;1000米深孔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系統(tǒng)將投用[N];地質勘查導報;2009年
7 記者 段金平 特約記者 孟昭升 段海明;密云地應力監(jiān)測千米深孔開鉆[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2年
8 張超越;新型地應力測量系統(tǒng)研制成功[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范宏喜;地質科技,,托起青藏鐵路的輝煌[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6年
10 張炳橋 高峰 朱代煉 何濱;我國首臺深井探測機器人研制成功[N];工人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偉;徐州礦區(qū)深部地應力測量及分布規(guī)律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7年
2 張藝晉;基于地應力測量和分析的礦山安全開采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張鵬;金川二礦區(qū)深部地應力測量及應力狀態(tài)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4 喬彥偉;地應力測量技術在煤礦開采中的應用[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4年
5 孟楠楠;地應力測量方法及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5年
6 孫禮健;鉆孔過程對地應力測量精度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9年
7 梁繼新;東灘煤礦三采區(qū)地應力測量及應力場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05年
8 戚玉亮;地應力測量與圍巖穩(wěn)定性智能預測[D];山東科技大學;2007年
9 張永坤;潘謝礦區(qū)A組煤開采地應力測量和巷道支護技術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2年
10 賈龍;壓磁套芯解除地應力測量系統(tǒng)的數據智能分析軟件開發(fā)[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本文編號:5702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57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