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叉梯度約束的地震初至縱波與瑞雷面波聯(lián)合反演
本文關鍵詞:基于交叉梯度約束的地震初至縱波與瑞雷面波聯(lián)合反演
更多相關文章: 初至縱波 瑞雷面波 交叉梯度 聯(lián)合反演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種初至縱波(P波)與瑞雷面波的交叉梯度聯(lián)合反演策略.通過對初至P波進行全波形反演可以獲得近地表P波速度結構;通過對僅含瑞雷面波信息的地震數據轉換到頻率-波數域進行加窗振幅波形反演(Windowed-Amplitude Waveform Inversion,w-AWI)可獲得近地表橫波(S波)速度結構.在二者反演的目標函數中均加入P波速度和S波速度的交叉梯度作為正則化約束項,使得在反演過程中P波速度和S波速度相互制約,相互約束,從而實現對地震初至P波與瑞雷面波的聯(lián)合反演.數值模擬結果表明交叉梯度聯(lián)合反演可以提高S波速度反演分辨率,而P波速度反演結果并沒有得到提高.實際資料的反演結果表明,交叉梯度聯(lián)合反演能夠獲得更加可信的近地表速度結構.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
【關鍵詞】: 初至縱波 瑞雷面波 交叉梯度 聯(lián)合反演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A515AV44423)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801151010423)共同資助
【分類號】:P631.4
【正文快照】: 1引言在勘探地震的偏移成像中,近地表速度(P波速度和S波速度)結構(劉伊克等,2001)的精確度制約著深層地質結構的構建.目前為止,大多數面波反演(Xia et al.,1999;石耀霖和金文,1995;胡家富等,1999;李明明和何玉梅,2011)基于層狀模型假設,這一假設在實際復雜的地質環(huán)境中并不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寶君;;井間電磁場的一維、二維聯(lián)合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學報;2006年01期
2 夏吉莊,李云平,閻漢杰,林治模;重磁電震聯(lián)合反演技術及應用[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3年05期
3 鄔世英;王延江;李莉;胡加山;馮國志;閻漢杰;;支持向量機在重震聯(lián)合反演中的應用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5期
4 于鵬;戴明剛;王家林;吳健生;;密度和速度隨機分布共網格模型的重力與地震聯(lián)合反演[J];地球物理學報;2008年03期
5 關小平,,黃嘉正;談重震聯(lián)合反演問題[J];物探與化探;1994年06期
6 Miguel Bosch ,陳偉;巖性約束重磁資料聯(lián)合反演[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2年02期
7 閻漢杰;;重磁聯(lián)合反演電震界面的統(tǒng)計建模技術[J];油氣地球物理;2003年01期
8 王震;刁博;;江漢盆地應城—監(jiān)利剖面重震聯(lián)合反演[J];現代地質;2005年04期
9 陳潔;溫寧;陳邦彥;;重磁電震聯(lián)合反演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5期
10 何委徽;王家林;于鵬;;地球物理聯(lián)合反演研究的現狀與趨勢分析[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雄;;地震-重力聯(lián)合反演——不同的實現方式[A];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工科分冊·上冊)[C];1992年
2 譚海平;徐寶慈;李春華;金成志;薛維志;;人機交互聯(lián)合反演及其在盆地模擬中的應用[A];1994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3 李雄;;地震-重力聯(lián)合反演——不同方式的實現與對比[A];1991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1年
4 李媛媛;劉天佑;;井約束重力地震資料聯(lián)合反演[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2002——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黎益仕;殷秀華;劉占坡;;重磁對應分析和聯(lián)合反演在塔里木東部剖面的應用[A];1994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6 陳曉;何偉;張羅磊;于鵬;王家林;吳健生;;重磁震聯(lián)合反演在瓊東南盆地的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馮銳;陶裕錄;;地震-重力聯(lián)合反演[A];199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0年
8 黃錫柳;;物探異常廣義逆聯(lián)合反演的方法與應用[A];1995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9 劉家琦;傅有升;楊煒;唐永福;匡正;劉維林;;深淺三側向聯(lián)合反演的方法研究[A];1993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10 吳媚;符力耘;;巖性和物性聯(lián)合反演新技術研究和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樸英哲;多重地球物理數據交叉梯度聯(lián)合反演研究及應用[D];吉林大學;2015年
2 張學慶;測井屬性的地震測井智能聯(lián)合反演[D];成都理工大學;2002年
3 過仲陽;環(huán)境演變中的數值模擬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于常青;鄂北地區(qū)儲層地球物理聯(lián)合反演技術[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5 陳偉文;中等強度地震的震源參數聯(lián)合反演[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6 陳曉紅;基于交叉梯度函數的重震同步聯(lián)合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飛;基于交叉梯度約束的重力、磁法和電阻率法二維聯(lián)合反演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2 付少帥;基于交叉梯度的重磁和大地電磁三維聯(lián)合反演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3 朱德朋;磁法與大地電磁法數據二維聯(lián)合反演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4 張磊;基于巖石物性約束的MT與重力二維正則化聯(lián)合反演[D];東華理工大學;2016年
5 孫中科;基于相關分析的混沌—粒子群重、磁聯(lián)合反演[D];中南大學;2012年
6 袁合民;多尺度聯(lián)合反演及其應用[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7 周官群;礦井巷道彈性波參數聯(lián)合反演技術研究與應用[D];安徽理工大學;2007年
8 索奎;重震聯(lián)合反演地殼上地幔密度結構[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9 吉日嘎拉圖;基于非結構化網格的重震聯(lián)合反演[D];中南大學;2014年
10 楊文博;多分量地震疊前聯(lián)合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634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56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