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zhì)論文 >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剖面的沉積特征及其環(huán)境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2-12-25 12:36
  中國暖溫帶海岸黃土沉積序列呈斑塊狀散布于渤海-北黃海海岸,主要見于遼東半島、廟島群島、山東半島的西北迎風岸段,這套沙漠-黃土沉積,蘊含著豐富的古環(huán)境信息,對于論證“東亞季風演變-海平面變化-渤海陸架沙漠化-海岸帶風塵沉積”問題具有重要的佐證意義。在野外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選擇位于山東半島北部的芝罘剖面進行工作,其沉積序列由砂黃土、黃土、古土壤疊覆堆積組成。通過光釋光定年,運用沉積物粒度和色度等氣候指標,反演了該區(qū)域末次間冰期-末次冰期MIS4階段的氣候變化特征及其與東亞季風的關(guān)系,得出結(jié)論如下:(1)芝罘剖面可分為MIS5和MIS4兩個階段。其中,MIS5又可劃分為MIS5e(118.5-124.9ka BP)、MIS5d(105.2-118.5ka BP)、MIS5c(94.7-105.2ka BP)、MIS5b(83.4-94.7ka BP)和MIS5a(70.18-83.4ka BP)5個亞階段,MIS4階段為62.85-70.18ka BP,表明芝罘剖面為末次間冰期-末次冰期中早期的產(chǎn)物。(2)芝罘剖面以粉砂為主(74.95%),粘土(10.05%)和極細砂(9.57%)次之,其余為...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
        1.2.1 海岸帶黃土研究的現(xiàn)狀
        1.2.2 晚更新世黃渤海海面變化的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設(shè)計
        1.3.1 研究內(nèi)容
        1.3.2 技術(shù)路線
2 剖面描述與樣品采集
    2.1 自然地理概況
    2.2 剖面概況
    2.3 樣品采集
3 芝罘剖面的年代學框架
    3.1 光釋光測試方法
    3.2 年代學結(jié)果和討論
    3.3 構(gòu)建深度—年代框架
4 芝罘剖面的粒度特征及古環(huán)境意義
    4.1 粒度分析方法
    4.2 粒度特征
    4.3 粒度分析方法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
        4.3.1 分維值的計算方法
        4.3.2 分維值的結(jié)果及其古氣候意義
        4.3.3 環(huán)境敏感粒組的提取
        4.3.4 粒度端元法結(jié)果及其古氣候意義
5 芝罘剖面的色度特征及古環(huán)境意義
    5.1 色度測試方法
    5.2 色度變化特征
    5.3 色度指示的古環(huán)境意義
6 芝罘剖面粒度和色度揭示的古環(huán)境特征
7 結(jié)論與展望
    7.1 主要結(jié)論
    7.2 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在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粒度端元揭示的芝罘剖面末次間冰期——末次冰期氣候環(huán)境變化特征[J]. 黎武標,李志文,王志剛,馬澤源,王珍珍,梁麗嬋.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9(02)
[2]海洋沉積物光釋光測年中鈾、釷、鉀的γ能譜法分析[J]. 何樂龍,辛文彩,張劍,常文博.  海洋地質(zhì)前沿. 2018(12)
[3]中國遼寧典型風成黃土分維區(qū)間選取研究[J]. 孫仲秀,王秋兵.  土壤. 2018(03)
[4]渤海西部海域晚更新世以來的孢粉組合及古環(huán)境變化[J]. 李杰,李日輝,楊士雄,陳曉輝,陳珊珊.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8(02)
[5]中國東部主要黃土分布區(qū)的Sr-Nd同位素物源示蹤研究[J]. 鄭力.  高校地質(zhì)學報. 2018(02)
[6]中國自然地理學中的氣候變化研究前沿進展[J]. 鄭景云,方修琦,吳紹洪.  地理科學進展. 2018(01)
[7]四川省石棉縣“7·4”特大泥石流堆積物粒度分布及結(jié)構(gòu)分維[J]. 卜祥航,唐川,屈永平,向國萍,賈濤.  防災(zāi)減災(zāi)工程學報. 2017(06)
[8]青海湖東岸沙地風成沉積物粒度敏感組分及其古氣候意義[J]. 李騰飛,李金鳳,魯瑞潔,劉小槺,陳璐.  中國沙漠. 2017(05)
[9]粒度端元法在東海內(nèi)陸架古環(huán)境重建中的應(yīng)用[J]. 趙松,常鳳鳴,李鐵剛,徐燁.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7(03)
[10]黃土高原見證季風和荒漠的由來[J]. 郭正堂.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7(04)



本文編號:37266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7266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2e7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