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嶺早古生代玄武巖的巖漿源區(qū)及演化過程
發(fā)布時間:2022-08-07 21:03
南秦嶺地區(qū)早古生代玄武巖中發(fā)育的大量單斜輝石斑晶為研究火山巖的深部演化過程及源區(qū)屬性提供了重要的載體。本文通過對早古生代玄武巖及其中的單斜輝石斑晶進行礦物學、巖石學及地球化學分析,討論火山巖的演化歷程及源區(qū)屬性。電子探針分析結果表明玄武巖中單斜輝石斑晶屬于透輝石,其成分與全巖成分并不平衡,暗示巖石經歷了單斜輝石的堆晶作用。通過質量平衡計算得到了與單斜輝石斑晶平衡的熔體并計算了單斜輝石結晶的溫壓條件,結果顯示單斜輝石斑晶結晶壓力為7.6~14.0kbar,溫度為1201~1268℃。高壓下的分離結晶作用導致了單斜輝石成為主要的結晶相。重建后的玄武巖具有高鎂、高鈣、富鈦,富集高場強元素Nb、Ta,虧損Rb、K、Sr和P,Dy/Yb比值高的地球化學特征,指示其源區(qū)為含單斜輝石、磷灰石及石榴石的交代巖石圈地幔。同地區(qū)發(fā)現的玄武質角礫也具高鎂及高鈣的特征,其富集Ba、Nb、Ta、Ti及低Dy/Yb比值表明源區(qū)為含單斜輝石、角閃石及尖晶石的交代巖石圈地幔。
【文章頁數】:14 頁
【文章目錄】:
1 地質背景及巖石學特征
2 樣品采集和巖相學特征
3 樣品分析方法
4 分析結果
4.1 全巖主量元素特征
4.2 全巖微量元素特征
4.3 Sr-Nd同位素特征
4.4 單斜輝石斑晶地球化學特征
5 討論
5.1 單斜輝石與熔體的平衡狀態(tài)及熔體成分的重建
5.2 單斜輝石結晶溫壓條件
5.3 巖漿起源及源區(qū)性質
5.4 構造意義
6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大巴山早古生代輝綠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張方毅,賴紹聰,秦江鋒,朱韌之,楊航,朱毓. 巖石礦物學雜志. 2020(01)
[2]南秦嶺竹山地區(qū)粗面質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LA-ICP-MS鋯石U-Pb年齡及其大地構造意義[J]. 萬俊,劉成新,楊成,劉萬亮,李雄偉,付曉娟,劉虹顯. 地質通報. 2016(07)
[3]北大巴山超基性、基性巖墻和堿質火山雜巖形成時代的新證據及其地質意義[J]. 向忠金,閆全人,宋博,王宗起. 地質學報. 2016(05)
[4]南秦嶺構造帶內早古生代堿基性巖漿活動:古特提斯洋裂解的證據[J]. 陳虹,田蜜,武國利,胡健民. 地質論評. 2014(06)
[5]北大巴山鳳凰山巖體鋯石U-Pb LA-ICP-MS年齡及其構造意義[J]. 李建華,張岳橋,徐先兵,董樹文,李廷棟. 地質論評. 2012(03)
[6]北大巴山鎮(zhèn)坪地區(qū)輝綠巖鋯石SHRIMP U-Pb定年和巖石地球化學特征[J]. 鄒先武,段其發(fā),湯朝陽,曹亮,崔森,趙武強,夏杰,王磊. 中國地質. 2011(02)
[7]南秦嶺嵐皋基性火山巖的地質學、地球化學及其構造意義[J]. 陳友章,劉樹文,李秋根,代軍治,張帆,楊朋濤,郭麗爽.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4)
[8]北大巴山志留系滔河口組堿質斑狀玄武巖的巖漿源區(qū)及形成環(huán)境——來自全巖和輝石斑晶地球化學的約束[J]. 向忠金,閆全人,閆臻,王宗起,王濤,張英利,覃小鋒. 巖石學報. 2010(04)
[9]秦嶺造山帶主要大地構造單元的新劃分[J]. 王宗起,閆全人,閆臻,王濤,姜春發(fā),高聯達,李秋根,陳雋璐,張英利,劉平,謝春林,向忠金. 地質學報. 2009(11)
[10]北大巴基性巖墻群地球化學特征、LA-ICP-MS鋯石U-Pb定年及其大地構造意義[J]. 王存智,楊坤光,徐揚,程萬強. 地質科技情報. 2009(03)
本文編號:3671039
【文章頁數】:14 頁
【文章目錄】:
1 地質背景及巖石學特征
2 樣品采集和巖相學特征
3 樣品分析方法
4 分析結果
4.1 全巖主量元素特征
4.2 全巖微量元素特征
4.3 Sr-Nd同位素特征
4.4 單斜輝石斑晶地球化學特征
5 討論
5.1 單斜輝石與熔體的平衡狀態(tài)及熔體成分的重建
5.2 單斜輝石結晶溫壓條件
5.3 巖漿起源及源區(qū)性質
5.4 構造意義
6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北大巴山早古生代輝綠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張方毅,賴紹聰,秦江鋒,朱韌之,楊航,朱毓. 巖石礦物學雜志. 2020(01)
[2]南秦嶺竹山地區(qū)粗面質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LA-ICP-MS鋯石U-Pb年齡及其大地構造意義[J]. 萬俊,劉成新,楊成,劉萬亮,李雄偉,付曉娟,劉虹顯. 地質通報. 2016(07)
[3]北大巴山超基性、基性巖墻和堿質火山雜巖形成時代的新證據及其地質意義[J]. 向忠金,閆全人,宋博,王宗起. 地質學報. 2016(05)
[4]南秦嶺構造帶內早古生代堿基性巖漿活動:古特提斯洋裂解的證據[J]. 陳虹,田蜜,武國利,胡健民. 地質論評. 2014(06)
[5]北大巴山鳳凰山巖體鋯石U-Pb LA-ICP-MS年齡及其構造意義[J]. 李建華,張岳橋,徐先兵,董樹文,李廷棟. 地質論評. 2012(03)
[6]北大巴山鎮(zhèn)坪地區(qū)輝綠巖鋯石SHRIMP U-Pb定年和巖石地球化學特征[J]. 鄒先武,段其發(fā),湯朝陽,曹亮,崔森,趙武強,夏杰,王磊. 中國地質. 2011(02)
[7]南秦嶺嵐皋基性火山巖的地質學、地球化學及其構造意義[J]. 陳友章,劉樹文,李秋根,代軍治,張帆,楊朋濤,郭麗爽.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4)
[8]北大巴山志留系滔河口組堿質斑狀玄武巖的巖漿源區(qū)及形成環(huán)境——來自全巖和輝石斑晶地球化學的約束[J]. 向忠金,閆全人,閆臻,王宗起,王濤,張英利,覃小鋒. 巖石學報. 2010(04)
[9]秦嶺造山帶主要大地構造單元的新劃分[J]. 王宗起,閆全人,閆臻,王濤,姜春發(fā),高聯達,李秋根,陳雋璐,張英利,劉平,謝春林,向忠金. 地質學報. 2009(11)
[10]北大巴基性巖墻群地球化學特征、LA-ICP-MS鋯石U-Pb定年及其大地構造意義[J]. 王存智,楊坤光,徐揚,程萬強. 地質科技情報. 2009(03)
本文編號:36710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67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