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zhì)論文 >

南極及南海陸架沉積物中黑碳的年代際變化及其對環(huán)境變化的指示

發(fā)布時間:2022-01-08 15:45
  本研究以第32次南極科考航次期間于南極半島東北部海域采集的D6-03、D6-06巖芯和2014年春季南海北部航次在陸架采集的1 1、16號站巖芯為研究對象,通過巖芯中放射性核素210Pb和2266Ra的測定構(gòu)建了近代150年左右的年代學基礎(chǔ),結(jié)合沉積物沉積速率的變化、黑碳含量及沉積通量的年代際變化、有機質(zhì)δ13CTOC信號、黑碳14C豐度(B14C)以及其它輔助參數(shù),以近代沉積年代學為背景研究了近百年來黑碳年代際變化規(guī)律、對周邊環(huán)境的指示以及兩個海域陸架沉積物中黑碳對全球黑碳的貢獻。南極半島東北部海域兩個巖芯中的黑碳在工業(yè)革命前后來源存在較大差異,1860s之前源于巖石風化和生物質(zhì)燃燒,工業(yè)革命之后多了化石燃料的貢獻。黑碳沉積通量的年代際變化整體記載了自20世紀60年代起南奧克尼群島侵蝕加劇和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歷史,兩個巖芯間的差異揭示了局地海流在調(diào)控黑碳年代際變化方面起關(guān)鍵作用。根據(jù)D6-03和D6-06巖芯中黑碳含量和通量,估算得南極陸架沉積物中黑碳年埋藏通量為2316 Gg,占全球陸架黑碳年埋藏通量的13.5-79.9%,揭示了南極陸架是全球黑碳的高效埋藏區(qū)。南極陸架沉積物中黑碳... 

【文章來源】:廈門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南極及南海陸架沉積物中黑碳的年代際變化及其對環(huán)境變化的指示


圖1.1黑碳的基本結(jié)構(gòu)單元和主要結(jié)構(gòu)(引自Schmidt,2000)??Fig?1.1?Basic?structural?units?and?principal?structures?of?black?carbon?(cited??from?Schmidt,?2000)??

南極及南海陸架沉積物中黑碳的年代際變化及其對環(huán)境變化的指示


圖1.2黑碳連續(xù)譜圖(引自Bird等,2015)??Fig?1.2?The?black?carbon?continuum?(cited?from?Bird?et?al.,?2015)??

南極及南海陸架沉積物中黑碳的年代際變化及其對環(huán)境變化的指示


圖1.3黑碳測量方法對應(yīng)的黑碳譜圖(修改自Hammes等,2007;?Hedges??等,2000;?Masiello,?2004;?Michael?等,2015;方仔銘,2018)??Fig?1.3?Relat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極羅斯海柱樣沉積物中有機碳和氮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來源[J]. 修淳,霍素霞,周勐佳,張旭,邢健,徐美娜.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9(01)
[2]青藏高原黑碳氣溶膠外源傳輸及氣候效應(yīng)模擬研究進展與展望[J]. 吉振明.  地理科學進展. 2018(04)
[3]幾種沉積物圖解法與矩值法粒度參數(shù)的對比研究及其意義[J]. 戴建,張平.  地質(zhì)學刊. 2017(02)
[4]南海北部陸架區(qū)表層沉積物粒度特征與沉積環(huán)境[J]. 趙利,彭學超,鐘和賢,蔡觀強,李波,李順,田成靜.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6(06)
[5]東海內(nèi)陸架沉積物敏感粒級構(gòu)成及其地質(zhì)意義[J]. 田元,范德江,張喜林,陳彬,王亮,逄悅.  海洋與湖沼. 2016(02)
[6]基于MATLAB編程的沉積物粒度計算方法與結(jié)果對比研究[J]. 張曉曉,毛龍江,杜吉凈,李楠,賈耀鋒.  河南科學. 2015(11)
[7]南極半島Bransfield海峽6kaBP以來的古氣候變化及其對ENSO的響應(yīng)[J]. 聶森艷,肖文申,王汝建.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5(03)
[8]南極半島東北部海域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指示意義[J]. 陳志華,黃元輝,唐正,王豪壯,葛淑蘭,方習生,韓喜彬,王愛軍,武力,朱志敏.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5(03)
[9]近百年來南極威德爾海北部水動力環(huán)境演變[J]. 韓喜彬,章偉艷,楊海麗,初鳳友,唐靈剛,許冬,葛倩,邊葉萍.  海洋學研究. 2015(02)
[10]南極半島Bransfield海峽約6000年以來的陸源組分記錄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J]. 聶森艷,王汝建,肖文申.  第四紀研究. 2014(03)

博士論文
[1]南海及極地海域黑碳的源、匯及其對海洋碳循環(huán)的影響[D]. 方仔銘.廈門大學 2018
[2]長江及東海沉積物中的黑碳分布及與多環(huán)芳烴的相關(guān)性研究[D]. 黃亮.華東師范大學 2016
[3]北京市黑碳及PM2.5對代謝綜合征患者心血管健康影響的臨床及機制研究[D]. 趙肖奕.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4

碩士論文
[1]大亞灣和膠州灣懸浮顆粒有機物碳、氮同位素組成[D]. 牟新悅.廈門大學 2018
[2]雪的反射率模型研究[D]. 劉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17
[3]中國近海沉積物中黑碳與多環(huán)芳烴的研究[D]. 康延菊.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



本文編號:35768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5768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2be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