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協調比方法在云南地區(qū)地震預測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05:48
采用斷層協調比方法,對云南省內所有跨斷層場地進行了計算,利用3倍標準差為閾值,統(tǒng)計分析協調比參數單測點單項異常、單測點和多測點準同步異常與云南省內M≥6地震的關系。結果表明多測點協調比準同步異常與云南省內M≥6地震有很好的對應關系,在研究時段內出現的14次準同步異常后的1~16個月統(tǒng)計范圍內,均有M≥6地震發(fā)生,無一虛報,且對應地震集中分布于川滇菱形塊體內,占比64%。因此,跨斷層多測點協調比準同步異?勺鳛槟甓扰卸ㄖ笜诉\用于日常數據跟蹤分析。
【文章來源】: 中國地震. 2020,36(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斷層協調比方法
2 測點概況及震例選取
3 跨斷層“瞬時協調比”計算結果與分析
3.1 協調比異常時段與氣象關系
3.2 協調比單測點單項及準同步異常與統(tǒng)計區(qū)內M≥6地震關系
3.3 協調比多測點準同步異常與統(tǒng)計區(qū)內M≥6地震關系
4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斷層形變協調比的斷層形變分析 [J]. 李文靜. 中國地震. 2014(03)
[2]斷層活動協調比計算方法的改進及震例分析 [J]. 李瑞莎,張希,賈曉東,唐紅濤. 中國地震. 2013(01)
[3]斷層活動協調比在地震預測中的應用 [J]. 張晶,黎凱武,武艷強,李春光. 地震. 2011(03)
[4]云南斷層形變強震異常特征 [J]. 劉強,陳燕,王永安. 地震研究. 2010(04)
[5]云南地區(qū)斷層形變群體異常與成組強震 [J]. 劉強,石紹先. 地震研究. 2005(03)
[6]青藏高原及周邊現今構造變形的運動學 [J]. 張培震,沈正康,王敏,甘衛(wèi)軍. 地震地質. 2004(03)
[7]麗江7.0級地震前跨斷層形變累積率的變化特征 [J]. 王永安,劉強,王世芹. 地震研究. 2004(01)
[8]川滇地區(qū)活動塊體最新構造變動樣式及其動力來源 [J]. 徐錫偉,聞學澤,鄭榮章,馬文濤,宋方敏,于貴華.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3(S1)
[9]云南的地殼S波速度與泊松比結構及其意義 [J]. 胡家富,蘇有錦,朱雄關,陳赟.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3(08)
[10]環(huán)境因素對跨斷層位移測量的影響 [J]. 游麗蘭,韓曄. 地震. 1987(03)
本文編號:3545868
【文章來源】: 中國地震. 2020,36(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斷層協調比方法
2 測點概況及震例選取
3 跨斷層“瞬時協調比”計算結果與分析
3.1 協調比異常時段與氣象關系
3.2 協調比單測點單項及準同步異常與統(tǒng)計區(qū)內M≥6地震關系
3.3 協調比多測點準同步異常與統(tǒng)計區(qū)內M≥6地震關系
4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斷層形變協調比的斷層形變分析 [J]. 李文靜. 中國地震. 2014(03)
[2]斷層活動協調比計算方法的改進及震例分析 [J]. 李瑞莎,張希,賈曉東,唐紅濤. 中國地震. 2013(01)
[3]斷層活動協調比在地震預測中的應用 [J]. 張晶,黎凱武,武艷強,李春光. 地震. 2011(03)
[4]云南斷層形變強震異常特征 [J]. 劉強,陳燕,王永安. 地震研究. 2010(04)
[5]云南地區(qū)斷層形變群體異常與成組強震 [J]. 劉強,石紹先. 地震研究. 2005(03)
[6]青藏高原及周邊現今構造變形的運動學 [J]. 張培震,沈正康,王敏,甘衛(wèi)軍. 地震地質. 2004(03)
[7]麗江7.0級地震前跨斷層形變累積率的變化特征 [J]. 王永安,劉強,王世芹. 地震研究. 2004(01)
[8]川滇地區(qū)活動塊體最新構造變動樣式及其動力來源 [J]. 徐錫偉,聞學澤,鄭榮章,馬文濤,宋方敏,于貴華.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3(S1)
[9]云南的地殼S波速度與泊松比結構及其意義 [J]. 胡家富,蘇有錦,朱雄關,陳赟. 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2003(08)
[10]環(huán)境因素對跨斷層位移測量的影響 [J]. 游麗蘭,韓曄. 地震. 1987(03)
本文編號:35458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54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