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典型河段地質災害調查及處理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12-21 19:16
通過InSAR檢測法、無人機航拍法以及人工現場踏勘法調查湖南湘江湘潭段、資江大新集段等典型河段,發(fā)現其存在崩塌、滑坡及河岸崩岸等地質災害,分析兩河段地質災害的形成機理,并針對性采取排水導滲法、拋石護岸法等治理措施進行整治,旨在為河段地質災害調查及處理提供參考意見,有效預防和解決相應河段地質災害。
【文章來源】: 湖南水利水電. 2020(03)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概況
1.1 基本地理情況
1.1.1 湘江湘潭段
1.1.2 資江大新集段
2 地質災害調查方法
2.1 InSAR監(jiān)測
2.1.1 采用數據
2.1.2 技術流程
2.1.3 湘江灣區(qū)湘潭段/資江大新集段河道沿岸地表沉降速率及累計沉降量
2.2 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
2.3 人工現場踏勘
2.3.1 前期的準備工作
2.3.2 野外調查工作實施
2.3.3 調查資料的整理
3 典型地質災害
4 地質災害處理方案
4.1 崩塌防治措施
4.1.1 湘江灣區(qū)
1)坡式護岸
2)水下拋石、拋枕工程
3)水上砌體護坡工程
4)垂直護岸
4.1.2 資江大新集段區(qū)
1)利用水庫蓄積洪水,減少河水沖刷力
2)采取護岸措施,編制鐵絲網
4.2 滑坡防治措施
1)排水導滲
2)砍頭壓腳(足)
3)支擋
4.3 崩岸應對措施
4.3.1 湘江灣區(qū)
1)拋石護岸(腳)法
2)模袋混凝土護腳法
4.3.2 資江-大新集段
1)丁壩導流法
2)塑枕防護法
4.4 水流沖刷誘發(fā)地質災害處理措施
4.5 人為因素處理措施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江蘇經驗——“2019全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典型經驗”課題調研 [J]. 李從玉,潘旺旺. 人民論壇. 2019(S1)
[2]新疆葉爾羌河中游堤防護岸工程形式的選擇 [J]. 丁秀英,余晗碩,崔新風.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9(03)
[3]水利工程中導截流技術的特點及運用 [J]. 張宏洲.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9(06)
[4]一種新的生態(tài)垂直護岸方式在山洪災害重點防治區(qū)工程治理中的應用研究 [J]. 陳文熙. 水利技術監(jiān)督. 2019(03)
[5]試論水利工程渠道滑坡成因與防治對策 [J]. 萬兆. 農家參謀. 2019(06)
[6]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技術與防治措施 [J]. 褚曉杰. 工程技術研究. 2018(09)
[7]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 [J]. 鄂竟平. 時事報告(黨委中心組學習). 2018(04)
[8]河岸滑坡治理若干地質問題的分析及處理方法 [J]. 周國臣. 資源信息與工程. 2017(06)
[9]河湖地區(qū)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以澧縣為例 [J]. 張慧,廖秀英,彭釗,黃棟良.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1)
[10]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成因和防治 [J]. 王慧敏. 水利科技與經濟. 2016(06)
博士論文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研究[D]. 潘文嵐.上海師范大學. 2015
[2]沅水中上游傳統(tǒng)集鎮(zhèn)商貿空間研究[D]. 余翰武.華南理工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小型航測無人機構建與航測應用[D]. 孟朋飛.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8
[2]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態(tài)護岸景觀營造及評價研究[D]. 王菁菁.浙江大學. 2016
[3]富林水庫浸水路基的穩(wěn)定性分析與防護[D]. 舒廣志.江西理工大學. 2014
[4]中部非省會城市居住區(qū)開發(fā)前期的規(guī)劃研究[D]. 歐陽鐸.湖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545026
【文章來源】: 湖南水利水電. 2020(03)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概況
1.1 基本地理情況
1.1.1 湘江湘潭段
1.1.2 資江大新集段
2 地質災害調查方法
2.1 InSAR監(jiān)測
2.1.1 采用數據
2.1.2 技術流程
2.1.3 湘江灣區(qū)湘潭段/資江大新集段河道沿岸地表沉降速率及累計沉降量
2.2 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
2.3 人工現場踏勘
2.3.1 前期的準備工作
2.3.2 野外調查工作實施
2.3.3 調查資料的整理
3 典型地質災害
4 地質災害處理方案
4.1 崩塌防治措施
4.1.1 湘江灣區(qū)
1)坡式護岸
2)水下拋石、拋枕工程
3)水上砌體護坡工程
4)垂直護岸
4.1.2 資江大新集段區(qū)
1)利用水庫蓄積洪水,減少河水沖刷力
2)采取護岸措施,編制鐵絲網
4.2 滑坡防治措施
1)排水導滲
2)砍頭壓腳(足)
3)支擋
4.3 崩岸應對措施
4.3.1 湘江灣區(qū)
1)拋石護岸(腳)法
2)模袋混凝土護腳法
4.3.2 資江-大新集段
1)丁壩導流法
2)塑枕防護法
4.4 水流沖刷誘發(fā)地質災害處理措施
4.5 人為因素處理措施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江蘇經驗——“2019全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典型經驗”課題調研 [J]. 李從玉,潘旺旺. 人民論壇. 2019(S1)
[2]新疆葉爾羌河中游堤防護岸工程形式的選擇 [J]. 丁秀英,余晗碩,崔新風. 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9(03)
[3]水利工程中導截流技術的特點及運用 [J]. 張宏洲.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9(06)
[4]一種新的生態(tài)垂直護岸方式在山洪災害重點防治區(qū)工程治理中的應用研究 [J]. 陳文熙. 水利技術監(jiān)督. 2019(03)
[5]試論水利工程渠道滑坡成因與防治對策 [J]. 萬兆. 農家參謀. 2019(06)
[6]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防治技術與防治措施 [J]. 褚曉杰. 工程技術研究. 2018(09)
[7]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 [J]. 鄂竟平. 時事報告(黨委中心組學習). 2018(04)
[8]河岸滑坡治理若干地質問題的分析及處理方法 [J]. 周國臣. 資源信息與工程. 2017(06)
[9]河湖地區(qū)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以澧縣為例 [J]. 張慧,廖秀英,彭釗,黃棟良.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1)
[10]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成因和防治 [J]. 王慧敏. 水利科技與經濟. 2016(06)
博士論文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研究[D]. 潘文嵐.上海師范大學. 2015
[2]沅水中上游傳統(tǒng)集鎮(zhèn)商貿空間研究[D]. 余翰武.華南理工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小型航測無人機構建與航測應用[D]. 孟朋飛.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8
[2]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態(tài)護岸景觀營造及評價研究[D]. 王菁菁.浙江大學. 2016
[3]富林水庫浸水路基的穩(wěn)定性分析與防護[D]. 舒廣志.江西理工大學. 2014
[4]中部非省會城市居住區(qū)開發(fā)前期的規(guī)劃研究[D]. 歐陽鐸.湖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545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54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