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1、2號構造東一段儲層孔隙結(jié)構特征及測井表征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12-16 08:45
綜合巖心、錄井及巖石物理實驗等資料,對南堡凹陷1、2號構造東一段儲層的巖性巖相及孔隙結(jié)構進行分類劃分,并結(jié)合常規(guī)測井、成像測井等測井資料建立東一段巖性巖相及孔隙結(jié)構的定量識別標準,進而對其進行單井縱向連續(xù)劃分,最終分析得出巖性巖相對孔隙結(jié)構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東一段儲層物性較好,為典型的中孔中滲儲層,主要發(fā)育的孔隙類型包括粒間孔、粒內(nèi)溶孔及晶間微孔;喉道類型主要包括縮頸型、片狀、彎片狀及管束狀喉道。結(jié)合壓汞、巖心核磁、鑄體薄片及掃描電鏡等巖石物理實驗資料將東一段儲層定性劃分為四類孔隙結(jié)構:Ⅰ類大孔粗喉型、Ⅱ類中孔中喉型、Ⅲ類小孔細喉型及Ⅳ類小孔微喉型;并選取儲層品質(zhì)指數(shù)RQI對其進行定量化分,得知孔隙結(jié)構越好,RQI值越大。Ⅰ類儲層儲集性能及滲流能力均最好,主要發(fā)育水層及薄層油層;Ⅱ類儲層在東一段最為常見且主要發(fā)育油層、油水同層;Ⅲ類儲層滲流性能較差,但其可能發(fā)育有低阻油氣層;Ⅳ類孔隙結(jié)構所對應儲層則多為干層。與此同時,東一段儲層巖性巖相對孔隙結(jié)構有明顯的控制作用,這與其較強的沉積繼承性有很大關系,分析發(fā)現(xiàn),水下分流河道中砂巖相主要發(fā)育Ⅰ類及Ⅱ類孔隙結(jié)構并以Ⅰ類為主;水下分流河道細砂...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論文技術路線圖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碩士學位論文-7-第2章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2.1研究區(qū)位置南堡凹陷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秦皇島市內(nèi)(圖2.1),是渤海灣盆地黃嘩坳陷北部一個典型的新生代箕狀斷陷[43];是冀東油田勘探開發(fā)的重點對象;其中南堡1、2號構造為南堡凹陷最為主要的構造帶亦是本論文主要的研究目標,其存在廣泛的油氣分布[44,45]。南堡凹陷面積約為2462km2,且涵蓋陸地與海域兩部分領域[46],其北起西南莊斷層,東至柏各莊斷裂,南接沙壘田凸起,西北塘凹陷[47,48]。圖2.1南堡凹陷地理位置及區(qū)域構造圖(據(jù)郭玉超[44],2014)Fig.2.1GeographicallocationandregionalstructuremapofNanpuSag(AccordingtoGuoYuchao[44],2014)2.2構造特征南堡凹陷以早期張性正斷為主且兼具扭滑勝質(zhì),構造格局可總結(jié)為“三凹夾兩隆,構造環(huán)邊走”的特點[49];其中南堡1號構造位于南堡凹陷西南方向(圖2.1),其面積約為100km2,屬于典型的潛山披覆構造,其主要受控于北東走向的南堡1號斷層[50];南堡2號構造位于南堡凹陷中南部(圖2.1),其構造面積與構造類型均與1號構造相類似,但其主要受控于北北東走向的斷層,而在這一斷層的影響下導致其構造西部存在大量背斜構造,這亦為其油氣儲集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43]。
第2章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8-2.3地層特征鉆探顯示,南堡凹陷自下而上發(fā)育古生界奧陶系、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沙河街組、東營組、新近系館陶組和明化鎮(zhèn)組和第四系平原組地層(圖2.2)。研究區(qū)東營組為典型的二級構造旋回,其中旋回的底界為東營組與沙河街組的分界面,在凹陷邊緣可見不整合,頂界以一不整合界面與館陶組相接觸[51]。旋回內(nèi)部劃分為東三段(Ed3)、東二段(Ed2)、東一段(Ed1)3個巖性地層單元;其中目的層段東一段主要為一套進積式辮狀河三角洲沉積,地層巖性主要為灰、淺灰色細砂巖和灰、灰白色粉砂巖與灰、灰綠色泥巖的不等厚互層。圖2.2南堡凹陷古近系地層綜合柱狀圖(據(jù)冀東油田,2009)Fig.2.2ComprehensivehistogramofPaleogenestratainNanpuSag(AccordingtoJidongOilfield,200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扇三角洲不同粒級砂巖儲層微觀孔隙結(jié)構定量表征:以石臼坨凸起陡坡帶東三段為例[J]. 萬琳,王清斌,趙國祥,湯國民,高曦龍. 地質(zhì)科技情報. 2018(05)
[2]渤海LD油田低阻油層成因機理與評價方法[J]. 徐錦繡,呂洪志,劉歡,許賽男,鄭華. 中國海上油氣. 2018(03)
[3]基于常規(guī)測井的儲層孔隙結(jié)構評價新方法[J]. 王麗,袁偉,程光華,胡向陽. 海洋石油. 2018(02)
[4]基于測井資料的辮狀河三角洲沉積儲層精細描述[J]. 賴錦,韓能潤,賈云武,季玉山,王貴文,龐小嬌,賀智博,王松. 中國地質(zhì). 2018(02)
[5]綜合識別方法在低阻油氣層勘探應用中的探討[J]. 于丹. 化工管理. 2018(11)
[6]常規(guī)測井評價復雜砂巖儲層孔隙結(jié)構的方法與應用——以鶯歌海盆地黃流組儲層為例[J]. 何勝林,張海榮,馬文宏,吳進波.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7(06)
[7]渤海灣盆地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層“混合型河口壩”成因及沉積學意義[J]. 夏景生,王志坤,王海榮,薛林,王愷,劉成權.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7(06)
[8]低阻油氣層成因及測井識別評價方法分析[J]. 楊濤濤,王霞,何文昌. 油氣地球物理. 2017 (04)
[9]不同方向運移油氣在斷裂附近聚集特征的差異性[J]. 姜振海. 大慶石油地質(zhì)與開發(fā). 2017(05)
[10]南堡凹陷1號構造源上油氣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 康海亮,林暢松,張宗和,劉曉. 中國石油勘探. 2017(03)
博士論文
[1]低阻油氣層識別評價技術及分布規(guī)律研究[D]. 程相志.中國石油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致密油儲層巖性巖相測井識別及應用[D]. 周正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6
[2]南堡凹陷2號東段東營組油氣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D]. 郭玉超.東北石油大學 2014
[3]南堡油田東一段油氣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韓娜.東北石油大學 2013
[4]南堡1號構造東營組第一段儲層精細描述與研究[D]. 光友會.長江大學 2013
[5]南堡凹陷古近系東營組層序地層研究與有利區(qū)帶預測[D]. 吳鐵壯.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2006
[6]基于電阻率測井資料研究致密砂巖孔隙結(jié)構特征[D]. 陳杰.西南石油學院 2005
[7]渤海灣盆地典型地區(qū)儲層評價[D]. 王磊.大慶石油學院 2004
本文編號:3537843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論文技術路線圖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碩士學位論文-7-第2章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2.1研究區(qū)位置南堡凹陷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秦皇島市內(nèi)(圖2.1),是渤海灣盆地黃嘩坳陷北部一個典型的新生代箕狀斷陷[43];是冀東油田勘探開發(fā)的重點對象;其中南堡1、2號構造為南堡凹陷最為主要的構造帶亦是本論文主要的研究目標,其存在廣泛的油氣分布[44,45]。南堡凹陷面積約為2462km2,且涵蓋陸地與海域兩部分領域[46],其北起西南莊斷層,東至柏各莊斷裂,南接沙壘田凸起,西北塘凹陷[47,48]。圖2.1南堡凹陷地理位置及區(qū)域構造圖(據(jù)郭玉超[44],2014)Fig.2.1GeographicallocationandregionalstructuremapofNanpuSag(AccordingtoGuoYuchao[44],2014)2.2構造特征南堡凹陷以早期張性正斷為主且兼具扭滑勝質(zhì),構造格局可總結(jié)為“三凹夾兩隆,構造環(huán)邊走”的特點[49];其中南堡1號構造位于南堡凹陷西南方向(圖2.1),其面積約為100km2,屬于典型的潛山披覆構造,其主要受控于北東走向的南堡1號斷層[50];南堡2號構造位于南堡凹陷中南部(圖2.1),其構造面積與構造類型均與1號構造相類似,但其主要受控于北北東走向的斷層,而在這一斷層的影響下導致其構造西部存在大量背斜構造,這亦為其油氣儲集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43]。
第2章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8-2.3地層特征鉆探顯示,南堡凹陷自下而上發(fā)育古生界奧陶系、中生界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沙河街組、東營組、新近系館陶組和明化鎮(zhèn)組和第四系平原組地層(圖2.2)。研究區(qū)東營組為典型的二級構造旋回,其中旋回的底界為東營組與沙河街組的分界面,在凹陷邊緣可見不整合,頂界以一不整合界面與館陶組相接觸[51]。旋回內(nèi)部劃分為東三段(Ed3)、東二段(Ed2)、東一段(Ed1)3個巖性地層單元;其中目的層段東一段主要為一套進積式辮狀河三角洲沉積,地層巖性主要為灰、淺灰色細砂巖和灰、灰白色粉砂巖與灰、灰綠色泥巖的不等厚互層。圖2.2南堡凹陷古近系地層綜合柱狀圖(據(jù)冀東油田,2009)Fig.2.2ComprehensivehistogramofPaleogenestratainNanpuSag(AccordingtoJidongOilfield,200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扇三角洲不同粒級砂巖儲層微觀孔隙結(jié)構定量表征:以石臼坨凸起陡坡帶東三段為例[J]. 萬琳,王清斌,趙國祥,湯國民,高曦龍. 地質(zhì)科技情報. 2018(05)
[2]渤海LD油田低阻油層成因機理與評價方法[J]. 徐錦繡,呂洪志,劉歡,許賽男,鄭華. 中國海上油氣. 2018(03)
[3]基于常規(guī)測井的儲層孔隙結(jié)構評價新方法[J]. 王麗,袁偉,程光華,胡向陽. 海洋石油. 2018(02)
[4]基于測井資料的辮狀河三角洲沉積儲層精細描述[J]. 賴錦,韓能潤,賈云武,季玉山,王貴文,龐小嬌,賀智博,王松. 中國地質(zhì). 2018(02)
[5]綜合識別方法在低阻油氣層勘探應用中的探討[J]. 于丹. 化工管理. 2018(11)
[6]常規(guī)測井評價復雜砂巖儲層孔隙結(jié)構的方法與應用——以鶯歌海盆地黃流組儲層為例[J]. 何勝林,張海榮,馬文宏,吳進波.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7(06)
[7]渤海灣盆地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層“混合型河口壩”成因及沉積學意義[J]. 夏景生,王志坤,王海榮,薛林,王愷,劉成權.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7(06)
[8]低阻油氣層成因及測井識別評價方法分析[J]. 楊濤濤,王霞,何文昌. 油氣地球物理. 2017 (04)
[9]不同方向運移油氣在斷裂附近聚集特征的差異性[J]. 姜振海. 大慶石油地質(zhì)與開發(fā). 2017(05)
[10]南堡凹陷1號構造源上油氣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 康海亮,林暢松,張宗和,劉曉. 中國石油勘探. 2017(03)
博士論文
[1]低阻油氣層識別評價技術及分布規(guī)律研究[D]. 程相志.中國石油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致密油儲層巖性巖相測井識別及應用[D]. 周正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6
[2]南堡凹陷2號東段東營組油氣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D]. 郭玉超.東北石油大學 2014
[3]南堡油田東一段油氣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韓娜.東北石油大學 2013
[4]南堡1號構造東營組第一段儲層精細描述與研究[D]. 光友會.長江大學 2013
[5]南堡凹陷古近系東營組層序地層研究與有利區(qū)帶預測[D]. 吳鐵壯.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2006
[6]基于電阻率測井資料研究致密砂巖孔隙結(jié)構特征[D]. 陳杰.西南石油學院 2005
[7]渤海灣盆地典型地區(qū)儲層評價[D]. 王磊.大慶石油學院 2004
本文編號:35378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5378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