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zhì)論文 >

二連盆地吉爾嘎朗圖凹陷烴源巖與油氣成藏

發(fā)布時間:2021-11-15 12:09
  本論文主要基于對吉爾嘎朗圖凹陷大量數(shù)據(jù)分析,進行單井烴源巖評價,精細刻畫不同類型有機相烴源巖厚度,厘定烴源灶的熱歷史,預測不同有機相源巖在不同成熟階段排出油氣的性質(zhì)及生排烴強度,根據(jù)油氣的物理性質(zhì)和地球化學特征,推測烴源巖的性質(zhì),討論已發(fā)現(xiàn)油氣藏和烴源灶的關系并進行有利勘探區(qū)預測。吉爾嘎朗圖凹陷有效烴源巖位于騰一段和阿爾善組。有機質(zhì)成熟度Ro范圍主要在0.4%~1.1%之間,生排烴的源巖厚度約為190m,總的排烴量約1.8億噸。利用改進的Δlog R烴源巖測井評價技術對吉爾嘎朗圖凹陷典型探井進行定量評價,結果表明吉爾嘎朗圖凹陷騰一段和阿爾善組烴源巖主體為C相,其中騰一段發(fā)育C1相烴源巖,阿爾善組發(fā)育C2相和D/E相烴源巖。烴源巖主要發(fā)育在中洼槽和西洼槽的深洼沉積處,向凹陷邊緣厚度逐漸減薄。騰一段和阿爾善組的烴源巖屬于一套烴源巖,以湖相藻類的C相烴源巖為主,顯微組分主要為腐泥組。原油基本來自于此套淡水-微咸水的湖相源巖,反映單一的油源特征。根據(jù)原油API,黏度,甾烷參數(shù)對吉爾嘎朗圖凹陷原油作油族劃分,結果表明,原油分為三類,Ⅰ類原油為C1相源巖在低成熟階段生成的原生重質(zhì)油;Ⅱ類原油為C2...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二連盆地吉爾嘎朗圖凹陷烴源巖與油氣成藏


技術路線圖

區(qū)域圖,概況,盆地,油田


第2章研究區(qū)地質(zhì)概況-6-第2章研究區(qū)地質(zhì)概況吉爾嘎朗圖凹陷位于錫林浩特市西部,構造上位于二連盆地烏尼特坳陷西南部,與阿布其而廟凹陷隔隆相鄰。行政區(qū)劃屬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構造隸屬溫都爾廟隆起(圖2.1)。吉爾嘎朗圖凹陷整體呈北東走向,凹陷長約45km,寬約10~15km,面積約600km2。分為東、中、西三個次級洼槽,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中洼槽和西洼槽斜坡帶。自上而下發(fā)育賽漢塔拉組(簡稱賽漢組)、騰二段、騰一段和阿爾善組。從1984年鉆探第一口井勝106井到2006年的林13井,共發(fā)現(xiàn)10個油氣藏,獲工業(yè)油流井60口,探明儲量2754.69萬噸[8]。圖2.1二連盆地區(qū)域概況圖(據(jù)華北油田)Fig2.1RegionalsituationmapofErlianBasin(accordingtoHuabeiOilfield)2.1構造沉積背景吉爾嘎朗圖凹陷構造上位于二連盆地烏尼特坳陷西南部,西北與蘇尼特隆起相接,東南與大興安嶺隆起接壤,北東、西南分別于包爾果吉,布朗沙爾凹陷相連,長67km,寬7~20km,為一北東走向、北斷南超的不對稱半地塹凹陷。

構造圖,吉爾,構造圖,底面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7-吉爾嘎朗圖凹陷早期具有一定規(guī)模沉陷,晚期經(jīng)歷抬升,上部地層被剝蝕,以賽漢組沉積之后的剝蝕量最大,整體為“早盛晚剝”的特點,主要目的層保存較好。吉爾嘎朗圖凹陷在賽漢沉積中期之前為統(tǒng)一匯水湖盆,在賽漢沉積后期發(fā)生強烈的構造運動,被巴德-寶豐、罕尼-錫林兩個橫向構造帶分割成三個次級洼槽(圖2.1)[7]。圖2.1吉爾嘎朗圖凹陷騰一段底面構造圖Fig2.1BottomstructuremapofK1bt1inJiergalangtusag吉爾嘎朗圖無論是斜坡帶還是緩坡帶,都發(fā)育了多個三角洲,沉積體系具有近物源、相帶窄、變化快的沉積特點。阿爾善沉積早期,受燕山活動影響,湖盆擴張,基底熔巖外溢,裂陷作用開始,凹陷邊緣沉積大量粗粒、含雜質(zhì)多的粉砂質(zhì)泥巖及砂礫巖。但由于物源供給不充足,僅在凹陷邊緣形成小型水下扇,沉降中心沉積厚暗色泥巖和白云質(zhì)泥巖,生油物質(zhì)豐富;騰一段早期和騰二段末期發(fā)生兩次大規(guī)模水侵成湖,騰一段早期湖侵,持續(xù)時間最大,湖面廣,是凹陷湖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濟陽坳陷青東凹陷低熟油生烴機理研究[J]. 葛海霞,張枝煥,閔偉,張琳璞,柳東,章成進.  現(xiàn)代地質(zhì). 2016(05)
[2]湖相致密油資源地球化學評價技術和應用[J]. 王飛宇,馮偉平,關晶,賀志勇.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6(02)
[3]二連盆地致密油形成特征及勘探潛力[J]. 王建,孔慶明,董雄英.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4]二連盆地優(yōu)質(zhì)烴源巖發(fā)育特征及成藏貢獻[J]. 王建,王權,鐘雪梅,董雄英,馬學峰,隋麗敏.  石油實驗地質(zhì). 2015(05)
[5]二連盆地吉爾嘎朗圖凹陷勘探實踐及勘探方向[J]. 余小林,楊會麗,祖志勇,呂德勝,李秀英,張玲彥.  中國石油勘探. 2013(06)
[6]湖相致密油資源量和可采性評價技術[J]. 王飛宇,孟曉輝,馮偉平,關晶,賀志勇,王雪.  大慶石油地質(zhì)與開發(fā). 2013 (03)
[7]陸相盆地重質(zhì)油成因類型及其稠變序列——以二連盆地為例[J]. 高日勝,方杰,王暾,李文科,楊春.  石油學報. 2013(03)
[8]渤海海域沙三段烴源灶演化特征研究[J]. 左銀輝,邱楠生,龐雄奇,李建平,郭永華,姜福杰.  地球物理學報. 2010(10)
[9]二連盆地潛山成藏條件及油藏類型[J]. 降栓奇,陳彥君,趙志剛,高雙,李紅恩,李曉紅.  巖性油氣藏. 2009(04)
[10]渤海灣盆地南堡凹陷古近系烴源巖有機相特征[J]. 趙彥德,劉洛夫,王旭東,艾天杰,張枝煥,梅玲,李燕.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5)



本文編號:34967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4967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58e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