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地震探測技術在布爾臺煤礦四盤區(qū)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5 17:50
在煤田研究方面,三維地震探測技術是非常有效的物理勘探手段,給礦山企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本文利用三維地震探測技術在布爾臺煤礦四盤區(qū)的應用,查明了四盤區(qū)內(nèi)地質構造的發(fā)育情況及煤層賦存狀態(tài),為確保安全高效生產(chǎn)和盤區(qū)設計提供可靠的地質依據(jù)。本文根據(jù)生產(chǎn)地質條件和地形地貌特征,將研究區(qū)劃分為A、B兩區(qū),垂直構造走向及地層走向施工三維地震研究線束49束,施工面積13.82km2,滿覆蓋面積8.4km2,完成施工物理點8958個。本文研究表明,四盤區(qū)傾角為1°3°,呈現(xiàn)出一個地層極其平緩、向南西方向傾斜的單斜構造格局。在單斜構造發(fā)育的基礎上,還形成有寬緩的褶曲和斷裂構造分布在EW向、SN向、NW向和NNE向。主要煤層賦存形態(tài)整體表現(xiàn)為由西南向北東逐漸抬升的變化規(guī)律。本文共解釋組合斷層30條,全部為正斷層。按照落差大小分類:落差510m的有12條,落差小于5m的有18條。按照可靠程度分類:可靠斷層有20條,較可靠斷層有6條,控制程度較差斷層有4條。預測結果表明,區(qū)內(nèi)3-1煤層厚度比較穩(wěn)定,煤厚在3m左右;5-1...
【文章來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81 頁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發(fā)展歷程及研究現(xiàn)狀
1.3 主要研究內(nèi)容
1.4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區(qū)地質概況及地震地質條件
2.1 研究區(qū)范圍及自然地理條件
2.2 布爾臺煤礦地質概況
2.2.1 地層
2.2.2 含煤地層
2.2.3 構造
2.3 布爾臺煤礦四盤區(qū)煤層情況
2.3.1 含煤性
2.3.2 可采煤層
2.3.3 不可采煤層
2.4 布爾臺煤礦四盤區(qū)地震地質條件
2.5 本章小結
3 三維地震探測技術的基礎理論
3.1 地震探測原理
3.1.1 地震波的反射與透射
3.1.2 地震波的衰減
3.1.3 地震研究的分辨率
3.2 三維地震探測技術的工作步驟和基本方法
3.2.1 三維地震探測技術工作步驟
3.2.2 三維地震探測彎線多次覆蓋法
3.2.3 三維地震探測面積測量法
3.3 本章小結
4 三維地震探測數(shù)據(jù)的采集
4.1 試驗工作及結論
4.1.1 潛水面及低速帶調查
4.1.2 激發(fā)和接收條件的選擇試驗
4.1.3 結論
4.2 三維地震探測觀測系統(tǒng)
4.3 測量工作
4.3.1 起算數(shù)據(jù)
4.3.2 圖根測量及放樣測量
4.3.3 精度統(tǒng)計
4.3.4 施工中的技術難點及采取的措施
4.4 三維地震探測的具體內(nèi)容
4.5 三維地震探測野外施工的質量保障措施
4.6 本章小結
5 地震資料處理和解釋
5.1 地震資料處理
5.1.1 資料處理流程
5.1.2 主要處理模塊
5.1.3 處理成果質量評述
5.2 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方法
5.2.1 通過反射波的信息構建地質層位
5.2.2 波的對比
5.2.3 速度研究
5.2.4 地震資料的地質解釋
5.3 本章小結
6 布爾臺煤礦四盤區(qū)地震地質成果
6.1 主要煤層賦存狀態(tài)
6.2 構造控制
6.2.1 褶曲
6.2.2 斷層
6.2.3 斷層描述
6.2.4 地震研究前后構造對比
6.3 煤層厚度變化趨勢
6.4 對2-2中煤層的說明
6.5 煤層的分叉
6.6 本章小結
7 結論及存在問題
7.1 成果評價
7.2 存在問題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復雜地表條件下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的應用 [J]. 楊彥明,龐小宇. 陜西煤炭. 2018(06)
[2]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在煤層厚度預測中的應用分析 [J]. 司志堅. 能源與節(jié)能. 2018(11)
[3]寸草塔煤礦精細三維地震勘探技術與應用 [J]. 高振宇,孫黃利,楊茂林,王淑燕. 煤礦安全. 2018(S1)
[4]三維地震資料構造解釋技術探討 [J]. 胡敏. 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 2018(01)
[5]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在山東巨野煤田某井田的應用 [J]. 劉芳曉. 西部探礦工程. 2017(11)
[6]三維地震在煤田地質物探中應用 [J]. 陳哲. 民營科技. 2017(09)
[7]綜放面回采巷道二次采動影響下強礦壓顯現(xiàn)誘發(fā)因素 [J]. 李鵬,馮宇峰,季文博. 神華科技. 2017(07)
[8]基于探采對比分析的三維地震資料精細解釋方法探討 [J]. 湯紅偉. 中國煤炭. 2017(04)
[9]布爾臺煤礦煤質特征淺析及可選性研究 [J]. 解國強. 內(nèi)蒙古煤炭經(jīng)濟. 2017(Z2)
[10]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在陜北煤田中的應用 [J]. 劉松. 科技視界. 2016(14)
博士論文
[1]杜家村礦大傾角松軟煤層綜放開采礦壓特征與圍巖控制[D]. 朱衍利.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2012
[2]三維地震斷層自動識別與智能解釋[D]. 嚴哲.中國地質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內(nèi)蒙古東勝煤田布日其井田含煤地層聚煤特征研究[D]. 王貿(mào).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8
[2]錦州義縣地區(qū)地熱成礦條件分析及潛力評價[D]. 李金龍.吉林大學 2018
[3]布爾臺煤礦小采放比綜放面礦壓規(guī)律及控制技術研究[D]. 郭瑞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8
[4]寸草塔二礦31煤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及管理對策研究[D]. 楊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8
[5]盾構法施工煤礦斜井圍巖變形規(guī)律及管片安全性評價[D]. 崔增輝.北京交通大學 2015
[6]地震勘探在查找深部煤礦中的應用研究[D]. 楊再立.東華理工大學 2013
[7]三維地震在煤田地質勘查中的應用研究[D]. 蔡萍萍.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 2011
[8]高家梁煤礦斜井圍巖蠕變規(guī)律的研究[D]. 馬強.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008
[9]基于Discovery活雞兔井田構造研究[D]. 滕壽仁.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78243
【文章來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81 頁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發(fā)展歷程及研究現(xiàn)狀
1.3 主要研究內(nèi)容
1.4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區(qū)地質概況及地震地質條件
2.1 研究區(qū)范圍及自然地理條件
2.2 布爾臺煤礦地質概況
2.2.1 地層
2.2.2 含煤地層
2.2.3 構造
2.3 布爾臺煤礦四盤區(qū)煤層情況
2.3.1 含煤性
2.3.2 可采煤層
2.3.3 不可采煤層
2.4 布爾臺煤礦四盤區(qū)地震地質條件
2.5 本章小結
3 三維地震探測技術的基礎理論
3.1 地震探測原理
3.1.1 地震波的反射與透射
3.1.2 地震波的衰減
3.1.3 地震研究的分辨率
3.2 三維地震探測技術的工作步驟和基本方法
3.2.1 三維地震探測技術工作步驟
3.2.2 三維地震探測彎線多次覆蓋法
3.2.3 三維地震探測面積測量法
3.3 本章小結
4 三維地震探測數(shù)據(jù)的采集
4.1 試驗工作及結論
4.1.1 潛水面及低速帶調查
4.1.2 激發(fā)和接收條件的選擇試驗
4.1.3 結論
4.2 三維地震探測觀測系統(tǒng)
4.3 測量工作
4.3.1 起算數(shù)據(jù)
4.3.2 圖根測量及放樣測量
4.3.3 精度統(tǒng)計
4.3.4 施工中的技術難點及采取的措施
4.4 三維地震探測的具體內(nèi)容
4.5 三維地震探測野外施工的質量保障措施
4.6 本章小結
5 地震資料處理和解釋
5.1 地震資料處理
5.1.1 資料處理流程
5.1.2 主要處理模塊
5.1.3 處理成果質量評述
5.2 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方法
5.2.1 通過反射波的信息構建地質層位
5.2.2 波的對比
5.2.3 速度研究
5.2.4 地震資料的地質解釋
5.3 本章小結
6 布爾臺煤礦四盤區(qū)地震地質成果
6.1 主要煤層賦存狀態(tài)
6.2 構造控制
6.2.1 褶曲
6.2.2 斷層
6.2.3 斷層描述
6.2.4 地震研究前后構造對比
6.3 煤層厚度變化趨勢
6.4 對2-2中煤層的說明
6.5 煤層的分叉
6.6 本章小結
7 結論及存在問題
7.1 成果評價
7.2 存在問題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復雜地表條件下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的應用 [J]. 楊彥明,龐小宇. 陜西煤炭. 2018(06)
[2]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在煤層厚度預測中的應用分析 [J]. 司志堅. 能源與節(jié)能. 2018(11)
[3]寸草塔煤礦精細三維地震勘探技術與應用 [J]. 高振宇,孫黃利,楊茂林,王淑燕. 煤礦安全. 2018(S1)
[4]三維地震資料構造解釋技術探討 [J]. 胡敏. 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 2018(01)
[5]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在山東巨野煤田某井田的應用 [J]. 劉芳曉. 西部探礦工程. 2017(11)
[6]三維地震在煤田地質物探中應用 [J]. 陳哲. 民營科技. 2017(09)
[7]綜放面回采巷道二次采動影響下強礦壓顯現(xiàn)誘發(fā)因素 [J]. 李鵬,馮宇峰,季文博. 神華科技. 2017(07)
[8]基于探采對比分析的三維地震資料精細解釋方法探討 [J]. 湯紅偉. 中國煤炭. 2017(04)
[9]布爾臺煤礦煤質特征淺析及可選性研究 [J]. 解國強. 內(nèi)蒙古煤炭經(jīng)濟. 2017(Z2)
[10]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在陜北煤田中的應用 [J]. 劉松. 科技視界. 2016(14)
博士論文
[1]杜家村礦大傾角松軟煤層綜放開采礦壓特征與圍巖控制[D]. 朱衍利.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2012
[2]三維地震斷層自動識別與智能解釋[D]. 嚴哲.中國地質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內(nèi)蒙古東勝煤田布日其井田含煤地層聚煤特征研究[D]. 王貿(mào).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8
[2]錦州義縣地區(qū)地熱成礦條件分析及潛力評價[D]. 李金龍.吉林大學 2018
[3]布爾臺煤礦小采放比綜放面礦壓規(guī)律及控制技術研究[D]. 郭瑞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8
[4]寸草塔二礦31煤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及管理對策研究[D]. 楊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8
[5]盾構法施工煤礦斜井圍巖變形規(guī)律及管片安全性評價[D]. 崔增輝.北京交通大學 2015
[6]地震勘探在查找深部煤礦中的應用研究[D]. 楊再立.東華理工大學 2013
[7]三維地震在煤田地質勘查中的應用研究[D]. 蔡萍萍.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 2011
[8]高家梁煤礦斜井圍巖蠕變規(guī)律的研究[D]. 馬強.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008
[9]基于Discovery活雞兔井田構造研究[D]. 滕壽仁.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782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47824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