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南部臨汾-運城盆地M L ≥3.0地震平靜異常效能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1-09-08 21:00
自2017年10月19日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發(fā)生ML3.6地震以來,臨汾-運城盆地表現(xiàn)為大范圍的ML3.0弱震活動,截至2020年6月20日ML3.0地震平靜長達974d。應用臨汾-運城盆地內(nèi)自1997年以來的ML≥3.0地震目錄,分析地震平靜異常與異常結(jié)束后該區(qū)發(fā)生ML4.5以上地震之間的關(guān)系。結(jié)果顯示,ML3.0地震平靜異常超過1年,平靜打破后的281d內(nèi)在臨汾-運城盆地有發(fā)生ML≥4.5地震的危險,異常對應率為100%,且地震預報效能評分R值為0.65(R0=0.52)和Molchan檢驗概率增益達到3,說明山西南部臨汾-運城盆地ML3.0地震平靜異常預測效能明顯,可作為區(qū)域危險性判定的依據(jù)之一。
【文章來源】:山西地震. 2020,(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臨汾-運城盆地ML≥3.0地震活動及地震平靜范圍
圖1 臨汾-運城盆地ML≥3.0地震活動及地震平靜范圍R值的統(tǒng)計含義是扣除隨機概率的預報成功率,統(tǒng)計樣本的數(shù)量會影響R值的置信水平,許紹燮編制了保證97.5%置信水平的最低R值(R0)表,如果實際計算R值大于表中對應值,則認為該R值至少有97.5%的置信水平[19]。
平靜區(qū)ML≥3.0地震平靜異常與ML≥4.0、ML≥4.5地震對應情況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見第11頁表1),1997年以來,超出250d的平靜異常共10次,以ML≥4.0地震為目標的地震出現(xiàn)5次,即對應率為50%,研究時段共發(fā)生ML≥4.0地震8次,漏報率為0;以ML≥4.5地震為目標的地震出現(xiàn)5次,對應率為50%,研究時段共發(fā)生ML≥4.5級地震5次,漏報率為0;以360d作為平靜異常閾值共出現(xiàn)4次,當目標地震為ML≥4.0地震時,對應率100%,漏報2次地震,漏報率為25%;當目標地震為ML≥4.5時,對應率100%,漏報1次地震,漏報率為20%。R值計算結(jié)果顯示,平靜異常閾值≥250d時,ML≥4.0與ML≥4.5地震的R值分別為0.19(R0=0.39)、0.43(R0=0.52),且R<R0,未通過效能檢驗(見表1、第12頁圖4a、4b)。平靜異常閾值≥360d的預報效能均有R>R0,通過效能檢驗(見表1、第12頁圖4c、4d)。相比之下,360d作為異常判定閾值,同時結(jié)合R值時序曲線最優(yōu)值對應的預測時間為281d,對應ML≥4.5地震,其效能檢驗達到最優(yōu),R為0.65(R0=0.5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西南部區(qū)域應變場演化與地震關(guān)系的數(shù)值模擬[J]. 李宏偉,劉瑞春,陳永前. 山西地震. 2018(04)
[2]鄂爾多斯地塊北緣b值的時空特征及其地震預測效能分析[J]. 張帆,韓曉明,陳立峰,李娟,李拴虎,胡博. 地震學報. 2018(06)
[3]大同窗異常判定及預測效能初步分析[J]. 李麗,王霞,宋美琴,吳昊昱,梁艷. 地震. 2018(04)
[4]山西地區(qū)不同時段地震目錄最小完整性震級研究[J]. 王霞,宋美琴,李麗,羅勇. 地震. 2014(02)
[5]中長期地震預測中的PI算法改進研究及應用[J]. 孫麗娜,齊玉妍,溫超,張合. 地震. 2012(04)
[6]中長期地震危險性概率預測中的統(tǒng)計檢驗方法Ⅰ:Molchan圖表法[J]. 蔣長勝,張浪平,韓立波,來貴娟. 地震. 2011(02)
[7]南天山地震帶地震平靜與中強震關(guān)系再研究[J]. 王筱榮,王瓊. 西北地震學報. 2010(03)
[8]2008年汶川8.0級地震前川滇地區(qū)6級以上地震平靜異常[J]. 蘇有錦,劉杰. 地震研究. 2010(02)
[9]河套帶、汾渭帶中等地震活動平靜對中強地震的指示意義[J]. 高立新,曹孟娜,張暉. 西北地震學報. 2009(04)
[10]1966年邢臺地區(qū)大震前小震的“密集—平靜”特征及其初步解釋[J]. 林邦慧,胡小幸,王澤皋. 華北地震科學. 2006(02)
本文編號:3391477
【文章來源】:山西地震. 2020,(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臨汾-運城盆地ML≥3.0地震活動及地震平靜范圍
圖1 臨汾-運城盆地ML≥3.0地震活動及地震平靜范圍R值的統(tǒng)計含義是扣除隨機概率的預報成功率,統(tǒng)計樣本的數(shù)量會影響R值的置信水平,許紹燮編制了保證97.5%置信水平的最低R值(R0)表,如果實際計算R值大于表中對應值,則認為該R值至少有97.5%的置信水平[19]。
平靜區(qū)ML≥3.0地震平靜異常與ML≥4.0、ML≥4.5地震對應情況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見第11頁表1),1997年以來,超出250d的平靜異常共10次,以ML≥4.0地震為目標的地震出現(xiàn)5次,即對應率為50%,研究時段共發(fā)生ML≥4.0地震8次,漏報率為0;以ML≥4.5地震為目標的地震出現(xiàn)5次,對應率為50%,研究時段共發(fā)生ML≥4.5級地震5次,漏報率為0;以360d作為平靜異常閾值共出現(xiàn)4次,當目標地震為ML≥4.0地震時,對應率100%,漏報2次地震,漏報率為25%;當目標地震為ML≥4.5時,對應率100%,漏報1次地震,漏報率為20%。R值計算結(jié)果顯示,平靜異常閾值≥250d時,ML≥4.0與ML≥4.5地震的R值分別為0.19(R0=0.39)、0.43(R0=0.52),且R<R0,未通過效能檢驗(見表1、第12頁圖4a、4b)。平靜異常閾值≥360d的預報效能均有R>R0,通過效能檢驗(見表1、第12頁圖4c、4d)。相比之下,360d作為異常判定閾值,同時結(jié)合R值時序曲線最優(yōu)值對應的預測時間為281d,對應ML≥4.5地震,其效能檢驗達到最優(yōu),R為0.65(R0=0.5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西南部區(qū)域應變場演化與地震關(guān)系的數(shù)值模擬[J]. 李宏偉,劉瑞春,陳永前. 山西地震. 2018(04)
[2]鄂爾多斯地塊北緣b值的時空特征及其地震預測效能分析[J]. 張帆,韓曉明,陳立峰,李娟,李拴虎,胡博. 地震學報. 2018(06)
[3]大同窗異常判定及預測效能初步分析[J]. 李麗,王霞,宋美琴,吳昊昱,梁艷. 地震. 2018(04)
[4]山西地區(qū)不同時段地震目錄最小完整性震級研究[J]. 王霞,宋美琴,李麗,羅勇. 地震. 2014(02)
[5]中長期地震預測中的PI算法改進研究及應用[J]. 孫麗娜,齊玉妍,溫超,張合. 地震. 2012(04)
[6]中長期地震危險性概率預測中的統(tǒng)計檢驗方法Ⅰ:Molchan圖表法[J]. 蔣長勝,張浪平,韓立波,來貴娟. 地震. 2011(02)
[7]南天山地震帶地震平靜與中強震關(guān)系再研究[J]. 王筱榮,王瓊. 西北地震學報. 2010(03)
[8]2008年汶川8.0級地震前川滇地區(qū)6級以上地震平靜異常[J]. 蘇有錦,劉杰. 地震研究. 2010(02)
[9]河套帶、汾渭帶中等地震活動平靜對中強地震的指示意義[J]. 高立新,曹孟娜,張暉. 西北地震學報. 2009(04)
[10]1966年邢臺地區(qū)大震前小震的“密集—平靜”特征及其初步解釋[J]. 林邦慧,胡小幸,王澤皋. 華北地震科學. 2006(02)
本文編號:3391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3914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