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顏喀拉塊體東南緣應力演化及魯甸地震自發(fā)破裂模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5 05:09
巴顏喀拉塊體活動導致的昆侖—汶川地震系列,是目前中國大陸唯一一組7級以上地震序列,未來幾年該塊體仍是發(fā)生7級地震的主體地區(qū)。巴顏喀拉塊體東緣從走滑運動向逆沖運動轉換的構造動力學性質使得活動塊體兩個相鄰邊界帶存在大地震序列的關聯性。研究表明近期逐漸加速的塊體東邊界強震序列是北邊界強震活動的響應,巴顏喀拉塊體南邊界的鮮水河斷裂帶同樣以左旋走滑的方式向東邊界擠壓,但巴顏喀拉塊體東南緣地震呈現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強震大都發(fā)生在巴顏喀拉塊體東邊界斷裂帶,東邊界強震序列呈現加速狀態(tài);二是南邊界鮮水河斷裂帶在1973年爐霍7.6級地震后,已有40多年沒有發(fā)生7級以上地震,鮮有6.5級以上強震,在此次地震序列中表現出一種大震缺失的狀態(tài)。因此,巴顏喀拉塊體東南緣主要斷裂帶的地震危險性值得關注和研究。同震庫侖破裂應力及震后粘彈性松弛在解釋余震序列分布,分析強震序列相互作用關系及未來地震危險性分析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汶川地震之后,一些研究者利用彈性位錯模型計算了汶川地震的同震庫侖破裂應力變化,并對龍門山區(qū)域未來的地震危險性進行了估計。一些研究者分別計算了汶川地震和蘆山地震后周邊斷層的同震庫侖應力變化,...
【文章來源】:國際地震動態(tài). 2019,(02)
【文章頁數】:2 頁
本文編號:3343916
【文章來源】:國際地震動態(tài). 2019,(02)
【文章頁數】:2 頁
本文編號:33439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34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