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高校地學學科思政元素的探討與挖掘——以東華理工大學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7-01 15:38
課程思政建設是新時代高校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徑。以東華理工大學這所極具核地學特色的省部共建高校為例,深入分析當今地質勘探行業(yè)和自身存在的問題,著眼于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服務核軍工的歷史使命、地方經濟建設的需求,凝練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核軍工精神以及江西省地學元素等三大思政元素。這些思政元素包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yè)素養(yǎng)等多方面內容,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前提和關鍵著力點。
【文章來源】: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39(02)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地學學科人才培養(yǎng)面臨的矛盾與不足
(1)人才培養(yǎng)與行業(yè)需求的矛盾。
(2)行業(yè)精神的缺失與工作需要的矛盾。
(3)信息、選擇多元化與服務國家需求的不足。
(4)服務核工業(yè)、地方發(fā)展需求和師生的相關觀念不足。
2 課程思政育人的目標
(1)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2)服務國防、核工業(yè)發(fā)展。
(3)服務江西省社會發(fā)展和經濟建設。
(4)助力學校學科建設。
3 思政元素
3.1 馬克思主義哲學
3.2 核軍工精神
(1)核心意識、家國情懷。
(2)責任擔當、甘于奉獻。
(3)工匠神韻、勇于創(chuàng)新。
3.3 江西省地學元素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做到“兩個維護”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試金石[J]. 賀新元. 人民論壇. 2019(25)
[2]理工科大學開展“哲學通識課”的實踐探索[J]. 王娜,趙健. 北京教育(高教). 2019(Z1)
[3]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工匠精神培養(yǎng)研究[J]. 王豐曉. 高教學刊. 2019(09)
[4]“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同向同行[J]. 萬林艷,姚音竹. 中國大學教學. 2018(12)
[5]論課程思政的內在規(guī)定與實施重點[J]. 邱偉光. 思想理論教育. 2018(08)
[6]黃大年:用生命詮釋教師本色[J]. 于平. 中國教師. 2017(17)
[7]放射性地質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 張樹明,郭福生,孫占學,朱志軍,張群喜.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8]具有核地學特色的信息檢索教材建設構想與實踐[J]. 胡光林,張文華,許邦蓮,王筱明.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9]江西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與對策思考[J]. 朱嵩,郭志忠.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 2009(06)
[10]觀念更新:大學人才培養(yǎng)改革設計的價值引領[J]. 眭依凡. 中國高等教育. 2009(12)
本文編號:3259407
【文章來源】: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39(02)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地學學科人才培養(yǎng)面臨的矛盾與不足
(1)人才培養(yǎng)與行業(yè)需求的矛盾。
(2)行業(yè)精神的缺失與工作需要的矛盾。
(3)信息、選擇多元化與服務國家需求的不足。
(4)服務核工業(yè)、地方發(fā)展需求和師生的相關觀念不足。
2 課程思政育人的目標
(1)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2)服務國防、核工業(yè)發(fā)展。
(3)服務江西省社會發(fā)展和經濟建設。
(4)助力學校學科建設。
3 思政元素
3.1 馬克思主義哲學
3.2 核軍工精神
(1)核心意識、家國情懷。
(2)責任擔當、甘于奉獻。
(3)工匠神韻、勇于創(chuàng)新。
3.3 江西省地學元素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做到“兩個維護”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試金石[J]. 賀新元. 人民論壇. 2019(25)
[2]理工科大學開展“哲學通識課”的實踐探索[J]. 王娜,趙健. 北京教育(高教). 2019(Z1)
[3]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工匠精神培養(yǎng)研究[J]. 王豐曉. 高教學刊. 2019(09)
[4]“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同向同行[J]. 萬林艷,姚音竹. 中國大學教學. 2018(12)
[5]論課程思政的內在規(guī)定與實施重點[J]. 邱偉光. 思想理論教育. 2018(08)
[6]黃大年:用生命詮釋教師本色[J]. 于平. 中國教師. 2017(17)
[7]放射性地質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 張樹明,郭福生,孫占學,朱志軍,張群喜.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8]具有核地學特色的信息檢索教材建設構想與實踐[J]. 胡光林,張文華,許邦蓮,王筱明.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9]江西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與對策思考[J]. 朱嵩,郭志忠.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 2009(06)
[10]觀念更新:大學人才培養(yǎng)改革設計的價值引領[J]. 眭依凡. 中國高等教育. 2009(12)
本文編號:3259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25940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