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地塊早白堊世高硅花崗巖結晶分異過程
發(fā)布時間:2021-04-11 13:20
高硅花崗巖通常認為是在巖漿晶粥中經過巖漿-晶體的分離作用而形成。然而,高硅熔體在被抽取后是否還能經歷進一步發(fā)生明顯的結晶分異作用存在爭議。本研究對中國西南騰沖地區(qū)130 Ma高硅花崗巖及其中的鋯石開展了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為解決該爭議提供新的角度。高硅花崗巖的SiO2平均含量約為76%,具有低的Zr/Hf比值(20.7-24.0,平均為22.4)和高的Rb/Sr比值(2.6-23.0,平均為13.7)。,從花崗巖中結晶的鋯石可以根據(jù)其微量元素特征分為兩組。第1組鋯石有較低的Hf(<12200 ppm),U(710-1103 ppm,平均為891 ppm)和Yb(688-1106 ppm,平均為903 ppm),以及較高的EuN/Eu*N(0.11-0.18)。而第2組鋯石具有更高的Hf(>12200 ppm),U(936-2429 ppm,平均為1557 ppm)和Yb(755-1556 ppm,平均為1134 ppm)以及較低的EuN/Eu*N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常見造巖礦物及巖石的密度值(據(jù)Best,2013)
圖 1-2 原位結晶分異模型(據(jù) Langmuir et al., 1989)此外,Gualda et al.(2012)也通過熱力學計算模型 Rhyolite-MELTS 計畢夏普(Bishop)凝灰?guī)r的結晶分異過程。將凝灰?guī)r中的熔體包裹體成漿的初始成分。設置初始的壓力為 175 MPa, 初始氧逸度為 Ni-NiO 緩飽和條件。計算結果發(fā)現(xiàn)僅僅三攝氏度的溫度下降(757℃-762℃)就有石、石英和黑云母發(fā)生結晶分異。而在該結晶分異過程中,全巖的 Si持在 77-78%左右(圖 1-3)。綜上,高硅花崗質巖漿能否發(fā)生分異,以及如果可以分異,它的分異機進一步的研究。.2 項目依托本文依托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中國西南特提斯典型復
hyolite-MELTS 計算的美國畢夏普高硅凝灰?guī)r結晶分異過程(a)分離的礦,總質量為 100g;(b)SiO2vs. 溫度;san=透長石,qtz=石英,plag=斜bio=黑云母,mag=磁鐵礦(據(jù) Gualda et al., 2012)究現(xiàn)狀及認識高硅花崗巖成因硅花崗巖(SiO2> 70 wt%)通常位于巖漿房的頂部(Lee et al., 20花崗巖的成因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是不相容元素(包括 Sn-稀載體,又通常與流紋巖的噴發(fā)和大地構造演化過程有關(Bachmz, 2004, 2008)。關于高硅花崗巖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兩種模型:(1石低程度部分熔融,不經歷明顯的分異過程。Searle et al.(2009)013)以西藏淡色花崗巖為例,通過詳盡的野外調查和巖石相平衡的藏淡色花崗巖是由中下地殼(4-6 kbar;15-20 km)的片麻巖和混
本文編號:3131327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常見造巖礦物及巖石的密度值(據(jù)Best,2013)
圖 1-2 原位結晶分異模型(據(jù) Langmuir et al., 1989)此外,Gualda et al.(2012)也通過熱力學計算模型 Rhyolite-MELTS 計畢夏普(Bishop)凝灰?guī)r的結晶分異過程。將凝灰?guī)r中的熔體包裹體成漿的初始成分。設置初始的壓力為 175 MPa, 初始氧逸度為 Ni-NiO 緩飽和條件。計算結果發(fā)現(xiàn)僅僅三攝氏度的溫度下降(757℃-762℃)就有石、石英和黑云母發(fā)生結晶分異。而在該結晶分異過程中,全巖的 Si持在 77-78%左右(圖 1-3)。綜上,高硅花崗質巖漿能否發(fā)生分異,以及如果可以分異,它的分異機進一步的研究。.2 項目依托本文依托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中國西南特提斯典型復
hyolite-MELTS 計算的美國畢夏普高硅凝灰?guī)r結晶分異過程(a)分離的礦,總質量為 100g;(b)SiO2vs. 溫度;san=透長石,qtz=石英,plag=斜bio=黑云母,mag=磁鐵礦(據(jù) Gualda et al., 2012)究現(xiàn)狀及認識高硅花崗巖成因硅花崗巖(SiO2> 70 wt%)通常位于巖漿房的頂部(Lee et al., 20花崗巖的成因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是不相容元素(包括 Sn-稀載體,又通常與流紋巖的噴發(fā)和大地構造演化過程有關(Bachmz, 2004, 2008)。關于高硅花崗巖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兩種模型:(1石低程度部分熔融,不經歷明顯的分異過程。Searle et al.(2009)013)以西藏淡色花崗巖為例,通過詳盡的野外調查和巖石相平衡的藏淡色花崗巖是由中下地殼(4-6 kbar;15-20 km)的片麻巖和混
本文編號:31313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13132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