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錦旗地區(qū)十里加汗區(qū)帶下石盒子組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3-13 16:25
十里加汗地區(qū)位于鄂爾多斯盆地杭錦旗地區(qū)的南部,以泊爾江海子斷裂為其北部邊界,天然氣資源量大,以下石盒子組盒1段為主要的含氣層段,在近幾年的勘探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該地氣藏有低孔、低滲的特點,儲層非均質(zhì)性強,導致氣水分異不明顯,氣水分布復雜,成藏機理復雜,制約著該地區(qū)下一步的勘探。本論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礎(chǔ)上,采集并分析大量的地質(zhì)、地震、鉆井、測試分析及試氣資料,對十里加汗地區(qū)烴源巖分布、儲層及物性特征、地層壓力特征、有效圈閉、成藏期次、保存條件進行了研究,分析了氣水分布主控因素以及形成獨貴加汗地區(qū)局部富集帶的條件。研究表明,杭錦旗十里加汗地區(qū)上古生界天然氣大多屬于成熟-高成熟煤型氣,主要來源于海陸過渡相半咸水沉積環(huán)境下形成的腐殖型干酪根。盒1段砂巖儲層的孔隙度在平面上變化復雜,十里加汗地區(qū)普遍較差。滲透率可能與斷裂走向強相關(guān),由研究區(qū)北緣泊爾江海子斷裂向西南方向遞減。十里加汗地區(qū)多發(fā)育河道砂體,為典型辮狀河道砂體。盒1段橫向大面積分布的砂體是有效的輸導體系。整個十里加汗地區(qū),除錦55井區(qū)有以錦96為中心的局部高值外,其他地區(qū)剝蝕厚度從西南向東北逐漸變厚,剝蝕厚度范圍分布在500m—80...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杭錦旗地區(qū)地質(zhì)簡圖
技術(shù)路線圖
鄂爾多斯盆地構(gòu)造區(qū)劃分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斷裂密集帶及附近下生上儲式油氣富集的控制因素[J]. 付廣,王宇鵬. 巖性油氣藏. 2018(02)
[2]廣安氣田須六段致密砂巖氣藏復雜氣水關(guān)系控制因素[J]. 李勇,陳世加,吳柄燕,邱迪,林若鵬,李俊良. 新疆石油地質(zhì). 2017(02)
[3]鄂爾多斯盆地北部十里加汗區(qū)帶致密砂巖儲層流體賦存狀態(tài)及分布特征[J]. 李功強,陳雨霖,賈會沖,趙永剛,謝銳杰,劉四洪,李麗. 天然氣工業(yè). 2017(02)
[4]致密砂巖氣地質(zhì)認識新進展[J]. 魏新善,胡愛平,趙會濤,康銳,石曉英,劉曉鵬. 巖性油氣藏. 2017(01)
[5]辮狀河三角洲巖相特征及沉積模式——以鄂爾多斯盆地蘇南地區(qū)盒8段為例[J]. 李志華,黃文輝. 巖性油氣藏. 2017(01)
[6]杭錦旗地區(qū)地層水特征研究及其油氣地質(zhì)意義[J]. 楊婭敏,趙桂萍,李良. 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報. 2016(04)
[7]鄂爾多斯盆地杭錦旗地區(qū)十里加汗區(qū)帶下石盒子組1段巖性圈閉成藏動力及氣水分布特征[J]. 張威,李良,賈會沖.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6(02)
[8]不同成因類型致密砂巖氣成藏過程及機理研究進展[J]. 孫麗娜,張明峰,吳陳君,王自翔,熊德明,妥進才. 沉積學報. 2015(05)
[9]鄂爾多斯盆地北部盒8段砂體形成機理分析[J]. 劉曉鵬,趙小會,康銳,漆亞玲. 巖性油氣藏. 2015(05)
[10]元壩氣田長興組礁灘相氣藏復雜氣水關(guān)系成因[J]. 李宇平,范小軍,郝景宇,潘磊,王銀. 海相油氣地質(zhì). 2015(03)
博士論文
[1]川中地區(qū)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四段氣藏成藏機理研究[D]. 庫麗曼·木沙太.成都理工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080545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杭錦旗地區(qū)地質(zhì)簡圖
技術(shù)路線圖
鄂爾多斯盆地構(gòu)造區(qū)劃分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斷裂密集帶及附近下生上儲式油氣富集的控制因素[J]. 付廣,王宇鵬. 巖性油氣藏. 2018(02)
[2]廣安氣田須六段致密砂巖氣藏復雜氣水關(guān)系控制因素[J]. 李勇,陳世加,吳柄燕,邱迪,林若鵬,李俊良. 新疆石油地質(zhì). 2017(02)
[3]鄂爾多斯盆地北部十里加汗區(qū)帶致密砂巖儲層流體賦存狀態(tài)及分布特征[J]. 李功強,陳雨霖,賈會沖,趙永剛,謝銳杰,劉四洪,李麗. 天然氣工業(yè). 2017(02)
[4]致密砂巖氣地質(zhì)認識新進展[J]. 魏新善,胡愛平,趙會濤,康銳,石曉英,劉曉鵬. 巖性油氣藏. 2017(01)
[5]辮狀河三角洲巖相特征及沉積模式——以鄂爾多斯盆地蘇南地區(qū)盒8段為例[J]. 李志華,黃文輝. 巖性油氣藏. 2017(01)
[6]杭錦旗地區(qū)地層水特征研究及其油氣地質(zhì)意義[J]. 楊婭敏,趙桂萍,李良. 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報. 2016(04)
[7]鄂爾多斯盆地杭錦旗地區(qū)十里加汗區(qū)帶下石盒子組1段巖性圈閉成藏動力及氣水分布特征[J]. 張威,李良,賈會沖.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6(02)
[8]不同成因類型致密砂巖氣成藏過程及機理研究進展[J]. 孫麗娜,張明峰,吳陳君,王自翔,熊德明,妥進才. 沉積學報. 2015(05)
[9]鄂爾多斯盆地北部盒8段砂體形成機理分析[J]. 劉曉鵬,趙小會,康銳,漆亞玲. 巖性油氣藏. 2015(05)
[10]元壩氣田長興組礁灘相氣藏復雜氣水關(guān)系成因[J]. 李宇平,范小軍,郝景宇,潘磊,王銀. 海相油氣地質(zhì). 2015(03)
博士論文
[1]川中地區(qū)上三疊統(tǒng)須家河組四段氣藏成藏機理研究[D]. 庫麗曼·木沙太.成都理工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0805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0805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